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拉克為何入侵伊朗和科威特,有什麼苦衷?

伊拉克為何入侵伊朗和科威特,有什麼苦衷?

航海大發現以來,世界歷史因為海洋而連接在了一起,出海口成為每一個想要登上世界舞台的強國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有些國家具有先天優勢,比如英國、日本,本來就是島國,所以它們開始就擁有港闊水深的天然良港。有些國家必須通過武力才能成為沿海國家,比如俄國,四面開戰奪取了聖彼得堡、克里米亞和海參崴。還有一些國家則在競爭中落敗,比如奧地利,從一個沿海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伊拉克國富民強,在薩達姆的鐵腕政策之下,伊拉克一度成為世界第四強國,但這顆中東新星卻面對一幅十分尷尬的現狀,伊拉克缺少出海口。

有人說伊拉克不是沿海國家嗎?在科威特與伊朗之間有一段面向波斯灣的海岸,伊拉克的油輪不可以從這裡下海?可以,但要看是多大的船,因為這片海岸是由阿拉伯河的泥沙沖積而成,並不是十分堅固,無法停靠噸位過大的巨輪。更要命的是阿拉伯河口對面的兩個小島歸鄰國科威特所有,這下把伊拉克的出海口完全堵死了,國內開採出的石油怎麼賣?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伊拉克通過約旦的亞喀巴港將石油出口到歐洲,但銷往東亞的石油就不方便走這條路線了,而且從鄰國過境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薩達姆盯上了伊朗的阿拉伯斯坦,也就是阿拉伯河東岸地區,這裡包含波斯灣天然良港,阿巴丹港。如果將這片地區據為己有,伊拉克的石油就能直接進入波斯灣,經霍爾木茲海峽銷往中國、印度和日本。此時伊朗政局剛剛發生動蕩,伊斯蘭革命爆發,巴列維國王流亡海外,薩達姆絕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於是歷時八年的兩伊戰爭爆發。

然而戰爭並沒有伊拉克預想的那般順利,雙方的拉鋸戰斷斷續續,誰也無法取得絕對優勢,反而在無盡的消耗中傾盡了國力。最終雙方在聯合國的調停之下接受了停火協議,伊拉克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奪走。既然向東撈不到便宜,何不考慮向南發展呢?論經濟,科威特是名副其實的富裕國家,可論軍力,科威特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伊拉克的百萬大軍。於是在1990年的一個深夜,伊拉克對科威特發動了閃電戰,僅僅十個小時,伊軍便佔領科威特全境。

隨後,伊拉克宣布科威特為其第19個省,科威特200公里的海岸線歸伊拉克所有。可惜的是這回薩達姆又一次踢到了鐵板上,因為美國人不答應。為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多國部隊對伊軍發起反攻,薩達姆很快便招架不住,這樣一來出海口之夢不但沒有實現,自己反而身死國滅,伊拉克的崛起進程就此中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高清地圖,地圖帝官網,免費下載
西班牙葡萄牙大戰,到底誰是伊比利亞半島的王者?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