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三桂放清兵入關前,八旗兵3萬人,百年後乾隆朝有多少八旗兵?

吳三桂放清兵入關前,八旗兵3萬人,百年後乾隆朝有多少八旗兵?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崛起靠的不是八旗兵,而是歸降的數十萬明軍。未入關前,滿清總人口只有十幾萬左右,能夠拿武器上戰場的八旗兵將近三萬人,即便把蒙古軍都算上,滿清所能指揮的兵力也才五萬人。在明末那個動輒幾十萬人割據一方的朝代,八旗兵顯得十分弱小。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的,明朝末年分崩離析,原本忠於明朝的大臣們開始尋找自己的後路,以吳三桂打開山海關為起點,數十萬明軍投降了滿清,並成為滿清奪取天下的最大助力。

平定天下後,清朝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期,安逸的生活促進了八旗的壯大,軍隊的數量也在穩定增加。乾隆晚年時給自己立了一個十大武功,指的是乾隆朝打贏的十場戰爭。從清兵入關到乾隆年間,時間過去了將近百年,清朝的軍力達到了巔峰,那麼此時八旗兵的兵力又增長到了多少呢?

據統計,乾隆朝的巔峰兵力為90萬人,這裡面包含了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漢八旗的兵力最多,達到了57萬人;滿八旗因為人口快速增長,兵力也增長到了18萬人。百年時間,從3萬到18萬,兵力暴漲。清兵入關前,只要拿得動武器的男丁都要參軍,而乾隆朝想參軍還得有選拔,滿八旗的戰鬥力也更強了。

不過這個巔峰並沒能持續多久,伴隨著康乾盛世的結束,乾隆揮霍無度的缺點顯露了出來,清朝國庫不足以養這麼多軍隊,於是八旗兵的輝煌也走向了終點。到了宣統登基時,清軍(包括滿、漢、蒙八旗)總兵力才12萬人,已經虛弱到了極點。

12萬人能守得住清朝疆土嗎?答案是不能的,這一時期守衛國土的是地方軍。曾國藩曾說過:「八旗勁旅,大半鞏衛京師,小半駐防天下」,當時大部分八旗軍都駐守在京城周邊,至於其他地方,幾乎都交給了地方軍,比如湘軍、淮軍、楚軍等等。

就拿太平天國起義來說,初期與太平天國交戰的是八旗軍,結果每一次都是失敗,打到最後不得不請曾國藩的湘軍出手。恰好此時太平天國爆發內鬥,石達開帶著一部分人離開了南京,才給了湘軍擊潰太平天國的機會。

延伸閱讀

二戰德國有這麼多國家可打,為何先滅了法國?這要從一盤棋說起

伊拉克人既然懷念薩達姆,為何薩達姆女兒參選總理,卻沒人支持?

古代弓兵射毒箭時,一般會用什麼毒?主要有三種,第一見血封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蘇聯為了吞併鄰國,臨時拼湊出一個加盟國,17年後吞併失敗,今成俄最盛產美女的地方
清朝當年被迫簽訂天津條約,但卻因此年賺3000萬兩白銀,續命半個世紀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