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祖派德昭房伯全祖入廣世系簡譜

太祖派德昭房伯全祖入廣世系簡譜

原標題:太祖派德昭房伯全祖入廣世系簡譜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編輯 | 趙英雄


太祖派德昭房伯全祖入廣世系簡譜


太祖─德昭─惟忠─從質─世敞─令修─子蠙─伯全─


一世德昭


太祖次子,字日新,母賀皇后,951年後周廣順元年辛亥歲十一月十一日卯時,誕生於汴梁雙龍巷官邸。964年乾德二年甲子歲六月出閤,領貴州防禦使,973年開寶六年三月改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976年開寶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太祖宴駕,太宗繼位。二十五日授兼侍中,陞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封武功郡王。上朝與皇叔齊王廷美同班,位在宰相上。978年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冬,郊祭,加檢校太尉。次年二月,隨太宗征幽州,宋軍初勝,是夜,遼軍援軍突至,偷襲宋營,宋軍不備,營潰,不知太宗所在,諸將謀立德昭爲帝,太宗回營知悉不悅。及歸,太宗以征伐不利之故,不行太原之賞,諸將欲王奏請太宗,八月甲午,王即進奏太宗。太宗當廷怒曰;「待汝自爲之,賞之未晚也。」德昭當眾受責,見叔皇語帶殺機,爲保全家小及胞弟德芳計,唯一辦法只有自盡解脫。退朝囬府,未時,即於私第拔劍自刎,享年二十九歲(951-979年)。薨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謚曰懿,葬河南永安皇陵區。王一生謹重寡言,左右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好喜讀書,不好犬馬之玩。999年真宗咸平二年贈太傅、改封吳王。1022年乾興元年加太師,1064年英宗治平元年封越王,1107年徽宗大觀元年封燕王。後世稱:懿燕王或燕懿王。


娶:王氏,太傅王溥女,封韓國夫人;選:陳氏,封鄭國夫人。


五子:長惟正、次惟吉、三惟固、四惟忠、五惟和。


二世惟忠


德昭四子,初名文起,字令德,母韓國夫人王氏,封舒國公。(略)


娶:田氏,封榮國夫人。

八子:長從恪、次從藹、三從秉、四從穎、五從謹、六從質、七從信、八從讜。


三世從質


惟忠六子,母榮國夫人田氏,生於1002年真宗咸豐五年壬寅歲,大中祥符初授西頭供奉、遷作坊副使,1036年仁宗景右三年改千牛衛大將軍,領蜀州刺史、遷左屯衛大將軍。兄從謹病劇,割股以進,上聞嘉之。累遷信州刺史、充本州團練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開國公,食邑三千戶,實封二百戶。1052年仁宗皇右四年壬辰歲八月甲子薨。享年五十一歲。侯天性孝友,志行修潔,內和外介,奉已簡儉,輕財好施,既薨,合族俱悲。1060年嘉右五年葬永安皇陵區。卒贈定州觀察使、博陵侯。


娶:吳氏,供備庫副使吳嚴守之女,封懷安郡君。


十子:長世哲,次世京,三世廷,四世表,五世鎮,六世家,七世疆,八世敞,九世灼,十世系。


四世世敞


從質八子,母懷安郡君吳氏,追封東陽侯。(略)


元配:李氏,封旌德縣君,先侯卒,生令奧。次王氏夫人、三張氏夫人。


八子:長令奧,次令修,三令澡,四令俒,五令敷,六令僑,七令刑,八令洄。


五世令修

世敞次子,母張氏夫人。生於1061年仁宗嘉右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初授右侍禁,轉西頭供奉官。1086年哲宗即位,轉內殿崇班。1107年徽宗大觀元年,轉西染院副使。


娶:林氏、黃氏。


四子;長子子賢,次子子績,三子子贄,四子子蠙。


六世子蠙


令修四子,母黃氏,承直郎。(略) 娶:劉氏,封夫人。 二子:長伯全、次伯灝(無嗣)。


七世伯全


子蠙長子,母劉氏夫人。生於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庚子歲,靖康之難,隨父南渡居臨安武林,1141年高宗紹興十一年辛酉歲,父喪,恩補將仕郎,1157年紹興二十七年丁丑歲,郊恩轉迪功郎、蕭山縣丞,累遷至黃州通判、平海軍節度通判廳公事。1170年孝宗乾道六年庚寅歲,授宣義郎、潮州推官,入潮任職,創基於潮府郡城使華坊,伯全爲入廣始祖。1178年孝宗淳熙五年卒於任所,享年五十九歲,贈奉直大夫。


娶:徐氏,贈淑人。


八子:長師讜、次師覸、三師丞、四師諍、五師止、六師登、七師壯、八師淀。


八世師丞

伯全三子,登孝宗乾道五年(1169)己丑科鄭橋榜進士。授修職郎、建寧主簿,父喪入潮,定居潮州。


三子:長希迂、次希剛、三希規。


九世希剛


師丞次子。


一子:與譆。


十世與譆


希剛子,又名與嘻。後裔遷饒平南溪、官田、程鄉、興寧、長樂、大埔、海陽大和、揭陽等地。支分陸豐、南海等地。


一子:孟瑞。


十一世孟瑞


與譆子。

四子:長由憲、次由聖、三由讀、四由講。四子分遷各地。


十二世由憲


孟瑞長子,官副使。


三子:長宜瓊、次宜瑤、三宜琛。後裔一支遷饒平南溪,由憲尊爲南溪始祖。另一支散處郡府城北以及東廂、涸溪一帶。


由聖 孟瑞次子,遷海陽大和始祖。(由聖,遷潮安鳳塘書圖隴鄉)


由講 孟瑞三子,遷揭陽始祖。 (由講,遷揭西鳳江鎮赤料鄉)


由讀 孟瑞四子,遷饒平三饒官田始祖。(由讀,遷饒平東界官田)


十三世宜琛


由憲三子。


四子:長順鱗、次順鯉、三順鯤、四順鰍。四子分遷各地。

十四世順鱗


宜琛長子,號元齋,遷饒平三饒。無傳。


順鯉 宜琛次子,號享齋,過繼由聖爲孫,遷潮安鳳塘鎮書圖隴鄉。


順鯤 宜琛三子,號利齋,海陽豐政新坡立籍居焉,


四子:長溥衍、次溥顯、三溥富、四溥耀。分遷大埔、程鄉(今梅縣)、 興寧、 長樂(今五華)


順鰍 宜琛四子,號貞齋,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因避戰亂,由潮府遷饒平隆都南溪立籍開族焉(1954年隆都南溪劃歸澄海),形成澄海南溪房,二子:長溥稱、次溥淵。


十五世溥衍


順鯤長子,號仁昌,位大郎,爲大埔古埜,程鄉西洋、金盤始祖。


溥顯 順鯤次子,號仁貴,位三郎,無傳。


溥富 順鯤三子,號仁富,爲興寧始祖。後裔未詳。

溥耀 順鯤四子,號仁用,位七郎,爲長樂清仕都莆尾始祖。後裔未詳。


十五世溥稱


順鰍長子,號南山,居南溪,後裔一支遷陸豐碣石、南澳後宅、澄海東里。


溥淵 順鰍次子,號源清,居南溪,後裔一支遷大埔古埜、海豐東門外、山東寧海、江西寧都。豐順龍崗桔演村。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戊午馬年,溥稱之裔孫十九世輝庠,從澄海南溪遷居陸豐碣石立籍開族,形成陸豐碣石房。分居於碣石鎮大草埔、北門頭、宋昔寮(南溪村)、新饒村、梅田村、虎獅湖、淺澳、下汕尾等地。


順鰍次子溥淵,號源清,後裔一支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從澄海南溪遷三饒官田鄉。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年),溥淵之孫十七世鼎毅即崇政公,率五子從饒平三饒官田鄉,遷大浦古埜鄉開基創業,形成大浦古埜房。


伯全祖入廣至今,歷經838年蒼海桑田的變遷,其後裔遍佈粵東各市縣和省內外、海內外,主要有:澄海南溪房(圖二A),陸豐碣石房(圖二B),大埔古埜房(圖二C),潮安書圖隴房(圖二D),揭西赤料房(圖二E),潮州涸溪房(圖二F)。合計人口約30000多人。


這有

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氏宗親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一些趙姓人物,他們卻改變了歷史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真的了解「家族事務」嗎?

TAG:趙氏宗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