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第三強國緊急向中國求援,中國遂派兵支援,瞬間增加百萬疆土

世界第三強國緊急向中國求援,中國遂派兵支援,瞬間增加百萬疆土

唐高宗年間,強大的大唐帝國業已攻滅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百濟等強國,疆域到達了極盛,總面積達到1080萬平方公里,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此時的唐朝,西部疆域早已跨越蔥嶺,到達阿姆河流域,幾乎將鹹海化為中國的內湖。此時,唐朝的疆域已經逼近另一個世界強國——波斯薩珊帝國。正當唐朝想與波斯重申傳統友誼時,卻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原來,波斯帝國馬上就要被阿拉伯帝國滅亡了。

波斯薩珊帝國曾是世界第三強國(次於唐朝和東羅馬帝國),其疆域東到呼羅珊(中亞),西到兩河流域,是一個人口眾多、戰鬥力強悍的大國。從公元4世紀到6世紀,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戰鬥中,波斯人佔盡上風,幾乎將羅馬在亞洲和非洲的領地全部奪取。然而好景不長,羅馬雄主希拉克略皇帝展開軍事改革,並向波斯帝國發動反擊,不僅重新收復了失地,而且還攻陷了波斯帝國的都城——泰西封。

經過百年戰爭,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皆精疲力盡,無力再戰。而在此時,一個新的強國突然從阿拉伯半島的沙漠中崛起,它就是阿拉伯帝國。強悍的阿拉伯騎士在沙塵暴的掩護下,騎乘著駱駝,同時向羅馬和波斯發動進攻。由於羅馬和波斯兩敗俱傷,因此無力抵擋阿拉伯人的進攻。相比羅馬,波斯的損失尤為慘重,因為波斯無論是人口、財富還是底蘊,都遠遠不如阿拉伯人。

公元637年,波斯大軍在一場決戰中慘敗於阿拉伯人,首都泰西封再一次被攻破。從此以後,波斯帝國一蹶不振,如無外力援助,國家必亡無疑。為了尋求援助,波斯王亞茲德格爾德三世想到了唐朝。因此,他於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連續四次向唐太宗李世民尋求援助。李世民權衡利弊,認為波斯絕遠,即使幫助波斯復國,對唐朝也沒什麼好處。如果失敗,就更得不償失,因此拒絕了波斯人的請求。

沒有了唐朝援助,波斯人的局面變得更加被動。公元651年,波斯人只剩中亞的一隅之地,阿拉伯人只要吹口氣就能將其滅亡。同年,波斯王亞茲德格爾德三世在一座磨坊中,被叛徒殺害。波斯王死後,其子卑路斯王子繼續組織抵抗。

當時,卑路斯盤踞於唐波邊境,而阿拉伯人忌憚唐朝的實力,因此不敢輕易消滅卑路斯,只敢派偏師騷擾。為了光復祖國,卑路斯於公元654年派遣使節,向唐朝求援,此時的皇帝已經換成了唐高宗。和父親一樣,唐高宗也認為波斯並無援助的價值。因此僅僅只派了個使節,將卑路斯冊封為波斯王了事。同時,還在卑路斯駐地建立波斯都督府,名義上將整個波斯納入唐朝的版圖。事實上,這主要是警告阿拉伯人,現在卑路斯由我罩著,別輕舉妄動。

一開始,阿拉伯人的確被唐朝唬住了,一時間不敢攻打卑路斯。但到後來,卻發現卑路斯只是狐假虎威,唐朝根本沒有力量支援他。因此阿拉伯人聚集兵力,一舉將卑路斯余部擊潰,倉皇間卑路斯只好東逃長安,被唐高宗冊封為右威衛將軍。僅僅兩年後(公元677年),卑路斯鬱悶而死,其子泥涅師繼承了他的爵位。

一天,泥涅師突然接到一個「好消息」。唐高宗向他頒布旨意,要派兵護送他回波斯當國王,並由大唐名將裴行儉護送。泥涅師喜出望外,一向高冷的唐朝終於答應了自己的請求。然而泥涅師沒想到的是,唐朝此舉其實別有深意,幫助他做王,不過是個幌子。

原來,唐朝剛剛在青海慘敗於吐蕃,西域局勢隨之動蕩不安,唐朝在中亞的領地已經有多處獨立。為了平定西域,裴行儉向唐高宗出了個主意,即以護送泥涅師復國為名,派大軍奔赴西域,平定所有的叛亂者。對此,泥涅師和西域諸國都蒙在鼓裡,以為唐朝大軍前來,並非為了平定禍亂。

裴行儉到達西域後,立即以共同打獵為名,召集西域諸國王與酋長。隨後,裴行儉率領唐軍與西域諸國部隊突襲了西突厥叛黨——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的駐地,並將他們一舉擒獲。隨後裴行儉追亡逐北,一直殺到了碎葉城(今天吉爾吉斯坦托克馬克市),並在那裡勒石記功。

到達目的後,裴行儉立即帶兵回國,將一臉懵逼的泥涅師留在了中亞,除了波斯王的虛名,不給他留一兵一卒。說白了,泥涅師不過是裴行儉施展奇謀的工具。唐朝的西部疆域重新得到了鞏固,影響力更是遍及今天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一帶,拓境達到百萬平方公里。

沒有唐朝的援助,泥涅師就不過是阿拉伯東侵浪潮中的一葉孤舟。阿拉伯的呼羅珊總督立即向泥涅師駐地發動進攻,並將之一舉擊敗。狼狽的泥涅師只好逃亡長安,做了大唐的臣子,並與709年死在了那裡。直到今天,西安仍有許多波斯人的後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陶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擁有500嬪妃,大多是敵人的妻子和女兒,卻為何不怕她們暗殺自己?
諸葛亮派馬超修復一座古代水壩,千年後,卻幫助中國打贏抗日戰爭

TAG:陶陶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