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式傢具的人文景觀

明式傢具的人文景觀

傢具和生活息息相關,由傢具去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尚,是探索明式傢具的另一樂趣。明清兩代的小說、戲曲、筆記、畫作和木刻插畫,提供了這方面的豐富資料。

/

01

/

人生百年,所歷之時,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間所處之地,或堂或廡,或舟或車,總無一定之地,而夜間所處,則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較之結髮糟糠,猶分先後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當莫過此。

——李漁《閑情偶寄》

這段文字出於明末清初文學家及戲曲家李漁。他認為人生大半時間在床上度過,對它必須細加愛惜,甚至戲言床的地位比結髮妻子還高,足見明人對床十分重視。

/

02

/

禪榻本用於僧侶禪房,宋明以來,文人學士也會靜坐,或為參禪,或為修真,或作為自己進德修業的工夫。明代東林黨領袖高攀龍便將「半日靜坐,半日讀書」視為自己的學習規程,這或是禪榻不止見於禪房,也見於家居的一個原因。

/

03

/

羅漢床外形獨特,不同於架子床或拔步床,一般長兩米,寬一米至一米半,三面帶圍屏但無床柱,用途與榻較為相近。它可卧可坐,也可用來會客,多放於廳堂或廂房。羅漢床之名,不見於文獻,難以稽考。羅漢床一般予人沉穩厚重之感,此床卻簡練輕盈,風格迥然不同,想是文士書齋之物,既可用來坐息,又可在上面調琴讀書、品茗弈棋,洗滌塵慮。

/

04

/

榻在古代可作坐具,又可作卧具。唐代徐堅引東漢服虔《通俗文》曰:「床三尺五曰榻,板獨坐曰枰,八尺曰床」,可見榻本指短小的床。其座面或設圍屏,或立帳子,也可素凈無物。魏晉南北朝以降,形制較大的榻日漸出現。明清兩代,榻多置於廳堂、廂房或書齋,供會客、坐息或讀書之用。

/

05

/

交椅指帶有靠背的交杌,由胡床演變而來,可分為圈背和直背兩類。由於它可以前後摺疊,形態輕巧,攜帶方便,故官宦出遊,多備此物。為了可以摺疊,交椅不能像一般椅子般,在扶手下裝鵝脖或聯幫棍,所以此椅在扶手下裝有金屬支柱,與後腿上端的支撐構件連接,令結構更加堅固。

從傢具去窺視古人生活面貌,以上只是當中的一鱗半爪,內容不能算是全面。不過,這或是探討明式傢具的一個方向。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飾迦」致力於原創古董首飾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故宮博物院館藏精品翡翠
三千年來一塊冰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