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是一個「光芒萬丈」的人,結果卻「遺臭萬年」,至今被世人痛恨

本是一個「光芒萬丈」的人,結果卻「遺臭萬年」,至今被世人痛恨

說起太平軍,捻軍,兩支晚清時期反抗滿清統治主戰場上的義軍,家喻戶曉,婦孺多知。相比於此,也曾威震兩淮的另一個反清人士——苗沛霖,就難得有人知曉了。

在我們的觀念里,「從一而終」是固有的價值準則。因此,「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侍二夫」被我們奉為圭臬。其實,這一點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如果,少了這份「從一而終」的信念,那麼,我們干任何事情都不會不遺餘力了。

苗沛霖就是一個背棄了從一而終的人,這個名字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確實是有一點陌生,但是,提起那個被他出賣的人卻是如雷貫耳。他叫陳玉成,太平天國後期的中流砥柱,驍勇善戰,被封英王,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正是因為苗沛霖,陳玉成則被清朝廷凌遲處死。

在苗沛霖還沒有成為「多姓家奴」的歲月里,他其實是一位非常值得同情的才子。

苗沛霖出生於嘉慶年間,那時候,康乾盛世的富麗堂皇已經蕩然無存了。他從小家境貧寒,世代務農為生,為了改變自己和整個家族的命運,為了承擔起封妻蔭子的責任,他寒窗苦讀。只是,科考這條獨木橋上的競爭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直到而立之年他才考中了秀才。

然而,得了個秀才的身份並沒有實現他的夢想,也沒有讓他的生活因此有些許起色。苗沛霖依然家徒四壁,孩子們嗷嗷待哺,這樣的生活讓他絕望。這或許是他一生中最不願意回首的日子,他在這種黑暗中掙扎了三十年,本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卻發現依然遁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之後,自感懷才不遇的苗沛霖反思自己的人生經歷,查找自己落魄的原因,最終,把它歸結為詩書對自己的耽誤。他以詩明志,借文消愁地在《秋霄獨坐》中寫道:

「手披殘卷對青燈,獨坐搴帷數列星;

六幅屏開秋黯黯,一堂蟲鳴夜冥冥。

杜鵑啼血霜華白,魑魅窺人燈火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之後,全國各地土匪猖獗、戰亂不斷。於是,為了保證社會治安,一些家境殷實的人會搜集錢糧,招兵買馬,組織團練。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苗沛霖彷彿看到了一個機會,接著辦團練的幌子,給自己訓練了十幾萬之眾的苗家軍。他倒沒有個造反的膽子,只是想靠這個獲得別人的賞識而已。

要說這苗家軍確實是極具戰鬥力的軍隊,苗沛霖大敗捻軍之後,果然,得到了清朝廷的賞識。欽差大臣勝保算是他的伯樂,不僅將他譽為「奇才」,而且,為他補了知府的頭銜。這麼多年來孜孜以求的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此時,他所嚮往的頂戴花翎已經戴的穩穩噹噹的了。

如果他可以安安分分地做個忠臣,那麼,朝廷和歷史都是不會虧待他的。可是,鼠目寸光者一旦熱衷於投機,那麼,災難離他就不會很遠了。

1860年,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勝保向咸豐皇帝舉薦了苗沛霖,讓他率領精兵強將進京救駕。他的苗家軍是他好不容易才培植起來的勢力,他怕一戰失利,自己損兵折將,還要被朝廷怪罪,所以,在他認為:這不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兒嗎?更何況,清朝廷已經是日薄西山,不過是推天度日。

此時,他可不想被打回原處了,他再也不想回到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鬼日子。於是,他一轉臉就投靠了太平天國。1861年,他與太平軍、捻軍聯手進貢壽州。在與朝廷軍交戰時,他感覺到了朝廷的力量,自己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最終,為了保存實力,苗沛霖輕而易舉地投降了。

為了保全自己,苗沛霖選擇了出賣陳玉成。

他修書一封給遠在廬州的陳玉成,邀請他來壽州,與自己共商大計。陳玉成一世英明,卻在這一次輕信了苗沛霖的鬼話。於是,他力排眾議來到壽州與苗沛霖回合,卻被他扭送到了天子腳下,終年26歲。陳玉成被凌遲之後,太平軍和捻軍也是氣數將盡,接連敗亡了。

與此同時,苗沛霖的「伯樂」勝保也被朝廷法辦,苗沛霖失去了自己的靠山。因此,朝廷要求苗沛霖遣散苗家軍,只留兩千人,其餘人等送回原籍。格外看重自己羽翼的苗沛霖怎麼可能遵旨,面對清朝廷的咄咄逼人,苗沛霖最後一次造反了。

半年之後,在一次激戰中,苗沛霖戰死了,他的一生就被交付在了戰場之上。此時的他已經是一位六十五歲的老者了,他的前半生白首為功名,後半生得志便猖狂。「我自橫刀向天笑」,這是一句多麼膾炙人口的詩。它的作者被我們認為是譚嗣同,其實,譚嗣同只是借用了苗沛霖的詩句。我們不知道他有多少才情,單單這句詩,就足以看出他具有何等的氣魄。

如果,那次勤王他去了,那麼,他肯定不會留下一個「朝三暮四」的罵名,反而,會因此成就他的畢生之志。然而,歷史容不得假設,年少的不幸讓他太貪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以至於,要不惜任何代價地守護。

綜其苗沛霖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應該是準確的:「心比天高,目比寸短!」但是,殊不知,若是捨棄了這些小小的恩惠,則還有更寬廣的前途在等待他去成就。

1862年6月4日,在延津西校場玉石關帝廟,陳玉成英勇就義。延津人民感其功德,偷偷掩埋其屍,並築土修墓,數月焚香不止。1990年,陳玉成的曾孫陳久年和曾孫女陳清泉到延津縣祭祖。在碑前他們敬了酒,獻了花,叩了頭... ...

參考資料:

『《中國歷史故事》 劉南、《捻軍》 史清祿著、《太平天國諸王傳略》 劉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兩個國家唇亡齒寒,等他們反目成仇後,第三國瞬間將它們都滅國了
宰相跟外國人談話,一人突然喊:宰相要謀反,結果宰相被活活射死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