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恍如隔世:上海灘之搖滾煙雲

恍如隔世:上海灘之搖滾煙雲

在不同的音樂類型的舞台上,都能看到Fender的身影:從流星般划過星空的搖滾樂先驅Buddy Holly,到活躍舞台大半世紀的滾石樂隊Keith Richards;從Jimi Hendrix狂野奔放的即興,到Pink Floyd理性和情感兼具的表達;從黃家駒這樣的華語搖滾先驅,再到今天梁博像這樣年輕而有實力的音樂人:Fender樂器把他們聯繫在了一起。像是一個跨越時空的音樂橋樑,在過去數十年來,無數音樂家通過Fender,拉近了和樂迷間的距離。

自進入亞洲市場以來,Fender也致力於成為東西方音樂、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樑。最近Fender中國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Fender的品牌元素,和老上海的插畫風格結合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我是在便利店裡排隊,看著櫥窗里陳列的各種不同的煙盒時,想到了這個創意:把兩種不同的『復古』風格結合在一起,應該會很有趣」 – Fender中國總監Jonathan Heeter

為了提煉出有代表性Fender的視覺元素,我們覺得必須找到最經典、最有視覺衝擊力的一組Fender老廣告,那是由Bob Perine在五六十年代創作的一系列海報。

具有年代感卻又不讓人感到老氣的畫風,讓Bob Perine的廣告海報,成為了當前這一輯「文化碰撞」系列插畫的參考標準。

通過重溫這一組經典,Fender中國總監Jonathan得到一個啟示:如果將插畫中的場景變成老上海插畫的風格,換成東方人面孔,想必能得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覺組合。

「Fender品牌的宗旨,是要『創造歷史(Make History)"–需要有獨特的視角和絕妙的創意,才能實現這一點。」 – Fender中國總監Jonathan Heeter

而對老上海插畫的研究,又讓插畫設計師Rich Akers有了新的心得:老上海插畫本身也是一個文化衝撞的產物 – 穿著旗袍的摩登女子,進入了由20世紀初期起源於西方的Art Deco(裝飾藝術)元素所搭建出來的背景當中 – 這其中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也是我們至今依然為這些老上海插畫感到著迷的原因。

「對我來說,老上海插畫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根本不知道那都是誰畫的:我腦海里設想的是一些很有才華的插畫師,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小屋子裡,創造出的卻是當時現代中國都市生活的新場景。」 – 設計師Rich Akers

在作圖的過程中,Rich和他的團隊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怎麼把Fender所代表的品牌文化理念,和老上海插畫的畫風結合在一起:老上海的風格是如此鮮明,如果生搬硬套,就難以傳達出Fender作為一個音樂相關品牌的性格。

所以Rich大膽地將更現代的人物形象,加入了插畫當中,通過突出畫中人物的個性,展現出Fender的音樂態度。

「老上海插畫里,大家看著都特別快樂,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微笑。我覺得我們這次得畫出Fender的態度 – 大家仍然很快樂、開心,不過他們不用笑 – 他們知道自己很酷,不用非得擺出笑臉來迎合誰。」 – 設計師Rich Akers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無數次草圖繪製、配色、做舊渲染、背景邊框等工序的反覆修改,Rich Akers和團隊終於完成了這一輯插畫:不僅有著對過去的懷舊,更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 – Fender一直在不同的時代,鼓舞著大家走近音樂,你也可以像插畫里的人物那樣,通過Fender,得到穿梭音樂時空的鑰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麵條沿著黃河走
把普通妹子拍出女神范兒,就用這 5 招!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