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只要街頭還有人賣花,生活就不會太糟糕。6個街頭賣花人的故事

只要街頭還有人賣花,生活就不會太糟糕。6個街頭賣花人的故事

許多姑娘都夢想著開花店,卻為店鋪位置、租金、供貨而苦惱著。每當這時,四月就會開玩笑說,去當一個街頭賣花人吧,走在大街小巷賣花,簡單又幸福~

小時候,四月最羨慕的職業就是賣花人,捧著大束鮮花招搖過市,路人都會忍不住多看兩眼,心情都會變好。

後來四月發現,不同的國家文化不同,也「孕育」出不同的賣花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獨門秘訣,有的擺攤,有的划船,還有的騎自行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啊!

在路旁

 湘江音樂節

鍾立風 

00:00/04:46

{芍藥姑娘 Vol.878 }

x

街頭賣花人

四月不記得在哪裡看過一組攝影作品,印象十分深刻。

攝影師俯視著馬路,載滿鮮花的自行車緩緩駛過,彷彿一座流動在馬路上的花園。

後來才知道,這是泰國街頭的賣花人,每天清晨出動,騎著自行車兜售花朵。

當時四月內心翻湧的羨慕之情啊,恨不能放下工作立刻去當街頭賣花人,哈哈~

其實,賣花人這種職業的歷史很悠久,早在花店沒有出現的時候,街頭就有賣花熱人了。更有趣的是,不同國家的賣花人,有不同的賣花方式,絕對讓你眼界大開。

/英國/

唱歌謠的賣花女

賣花女的佳話,

起源於百年前的英國。

在維多利亞時代,

薰衣草火遍全國,

街頭隨處可見

挽著花籃賣薰衣草的姑娘。

她們走街串巷叫賣時,

會輕輕唱著自編的歌謠,

用美妙的歌聲吸引人們。

漸漸地,

人人都學會了這些小調,

還誕生了經典童謠《藍色薰衣草》。

賣花女還是油畫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形象

經濟大蕭條的時期,

街上遊盪著失業的流浪漢。

賣花人守在安靜的角落,

用幾束新鮮的花朵,

溫暖著失落的人們。

倫敦街邊賣花的老奶奶

正在整理手中鬱金香的中年男人

如今英國街頭的賣花人,

不再像往日那樣,

是畫家和作家們捧在手裡的靈感繆斯。

但在天空灰濛濛的霧都,

手裡能捧著一束紅色玫瑰,

總歸是讓人心生溫暖,

不是嗎?

/法國/

周末集市上的老奶奶

在慵懶的南法小鎮,

選一個陽光溫暖的星期天,

周末集市逛逛,

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玩意兒。

新鮮的蔬菜水果,

手工製作的麵包和果醬,

還有沾著露水的鮮花。

新鮮的花朵開得熱烈,

撲面而來的香氣讓人幸福到暈眩。

集市的價格也比花店親民很多,

愛花女孩怎麼能不心動呢?

集市上擺攤賣花的,

大多數是老奶奶,

不願意每天宅在家看電視,

出來賣賣花、和客人聊聊天,

認識幾個新的朋友,

也是很開心的一天。

有的奶奶已經滿頭白髮,

撐傘坐在攤位前,

守著自己的一片小花園,

對每一個過路的人微笑。

法國人骨子裡浪漫,

尤其偏愛花朵,

每次路過都會買幾支,

送給愛人或者朋友。

這已經成為生活習慣,

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越南/

自行車上的流動花園

如果你去過越南,

一定會驚訝於隨處可見的賣花商販。

即使大多數人的生活並不富裕,

但一點不影響越南人對鮮花的熱愛。

清晨的菜市場里,

除了正常供應蔬菜水果,

還會順帶賣一賣鮮花,

是菜農們自己采來的,

價格十分親民。

另一部分小販們賣花的方式更奇特。

騎一輛載滿鮮花的自行車,

穿梭在河內的大街小巷,

猶如一片流動的花海。

走過熙熙攘攘的街道,

走過寂寥無人的小巷,

走過喝茶看報的老人,

走過嬉戲打鬧的孩童。

這輛散發著芬芳的自行車,

猶如黑暗中流竄的焰火,

點亮灰色的城市,

讓每個路過的人會心一笑。

/泰國/

漂浮在河裡的鮮花市場

如果你想體驗最真實的泰國風情,

一定要去曼谷的水上市場

在長滿熱帶植物的運河上,

人們撐著載滿貨物的船,

在狹窄的水道上擦身而過。

船上載滿了剛剛捕撈的海鮮,

肥美的魚蝦蟹任你挑選。

還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尤其是大青芒,便宜又香甜。

水上市場最耀眼的還是鮮花。

搖曳的木船里裝滿各色花朵,

隨著河流飄向遠方,

竟然有一種浪漫的氣氛。

在這裡一定要眼疾手快,

瞅准了你想買的東西,

在錯身而過的瞬間,

抓緊機會買買買。

買幾支鮮花,稱幾顆芒果,

一邊吃一邊觀賞沿途風景,

不要太愜意哦~

/印度/

充滿歡樂與心酸的花環

印度也是一個鮮花的國度,

小時候經常看的印度歌舞片,

每個載歌載舞的人都會戴一串花環。

賣花人常常一大早就坐在街邊,

這些花不僅是裝飾,

還是製作香料和食品的原料。

婦女們會用鋼針或竹籤牽引一根細線,

把一朵朵鮮花串起來,

做成花環。

如果哪個印度少女要嫁人,

或者家庭舉辦慶典,

都會用花環來裝飾。

按照傳統的風俗,

大部分印度女人在家相夫教子,

但是許多家庭連溫飽都是問題,

女人們不得不出來販賣鮮花,

用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

但是她們大多很堅強,很樂觀,

無論是本地人還是遊客,

她們都會露出熱情的笑容。

或許是與花為伴的日子

給了她們勇氣,

去直面生活的艱辛。

印度最壯觀的花市在加爾各答,

上千人在瑪麗克河岸邊兜售鮮花,

鮮花的海洋幾乎淹沒人群。

賣花不再是女性的專屬,

男人們也穿上鮮花的衣裳,

尤其引人注目。

攝影師Ken Hermann

為他們拍了一些列肖像照,

還因此獲得世界焦點攝影特等獎。

/中國/

地鐵口賣玉蘭花的姑娘

說了這麼多國家的賣花人,我們生活最常見的賣花人,大概是在情人節那天攔住你推銷玫瑰花的孩子了

四月記得,許多年前的賣花人似乎更自由。老人們會把自己采來的鮮花裝進竹籃里,慢悠悠地走在大街小巷,向城市裡的人們兜售。

作家林清玄寫過這樣一段,「在通化市場散步,擁擠的人潮中突然飛出來一股清氣,使人心情為之一爽,發現有一位賣花老人正在推銷從山上采來的野薑花,每一把有五支花,一把10塊錢。我買了十把野薑花,想起這位可愛的老人,心中深埋著一種甜蜜的回憶。」

後來,這種職業漸漸消失了,街邊沒有賣花人的身影,似乎少了許多浪漫和驚喜。

圖片來自新浪博主@小-不_點-兒

直到有一天,下班的四月走出地鐵口,碰到一個十四五歲的姑娘,衣著樸素,怯生生地對我說,「姐姐,買一串玉蘭花吧!」這種民間俗稱「玉蘭花」的花,其實學名叫白蘭花,也叫黃桷蘭。

布袋裡玉蘭花被細心地綁好,三五支串在一起。馥郁的味道衝進鼻子,疲憊的心突然輕鬆了許多。

我立刻買下一串玉蘭花,小姑娘幫我系在包上。走回家的路上,玉蘭的香氣一直陪伴著我,整個晚上的心情都輕盈得像小鳥。

圖片來自新浪博主@小-不_點-兒

花朵確實有神奇的力量,能夠治癒人心。著名作家沈從文,曾遭到無數次的批鬥,還被下放到湖北咸寧做粗重活。

可他卻十分樂觀,給自己的表侄,也就是畫家黃永玉寫信說:「這兒荷花真好,你若來……」

一句簡單的話,竟然讓苦難的日子裡飄出荷花的芬芳,實在讓人感動。

這座城市像是一架龐大的機器,

每天無休止地運轉著,

各行各業都忙著創造價值,

坐在咖啡館裡的高管們,

隨口就是幾百萬的業務。

相比之下,

賣花人遊盪在牆角街邊,

似乎微不足道,甚至被人瞧不起。

但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

一定不能少了賣花人的身影。

他們沒有偉大到改變世界,

卻用手裡的鮮花,

創造出一點驚喜,一點溫暖,

點亮這座冰冷的城市。

也許男孩隨手買的一束花,

就贏得了某個女孩的芳心,

這不就是世間最美麗的意外嗎?

你和街邊的賣花人發生過什麼故事?在留言區講給四月聽吧~

END

本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和instagra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芍藥姑娘 的精彩文章:

35歲以上不得入內,想睡還要先面試!
他將雨林搬進花店,還讓兔子做店長,這樣的「奸商」卻讓16萬人愛到不行

TAG:芍藥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