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四家發布自動駕駛安全報告:看Nuro如何定義安全的無人配送

第四家發布自動駕駛安全報告:看Nuro如何定義安全的無人配送

美國時間本周四,無人配送車新創公司 Nuro 主動發布了自動駕駛安全報告,雖然成立才兩年多,但這家由兩位谷歌前谷歌工程師搭建起來的企業依然是業內第四家發布自動駕駛安全報告的公司,而排在它之前的只有 Waymo、通用和福特。

眾所周知,2018-2021 年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期,在這期間大批公司的自動駕駛項目都會按原定計劃正式完成商業化落地,到時自動駕駛之戰就會正式進入第二階段。不過,今年 3 月份 Uber 的一場事故卻讓許多人冷靜了下來,因為沒有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據雷鋒網新智駕(微信公號:AI-Drive)了解,Nuro 這份 33 頁的報告起了個一語雙關的題目——《配送安全》,報告中詳細解釋了公司為安全部署無人配送車隊做出的努力以及用到的技術和程序。

成軍於 2016 年的 Nuro 早已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它不搞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無人配送服務才是「真愛」。最近,這家新創公司還聯合食品雜貨巨頭 Kroger 在亞利桑那(都快成自動駕駛基地了)進行了試點性質的無人配送服務。在報告中,Nuro 還分析了自己在這個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我們相信,無人配送以及由此帶來的好處能很快讓大眾收益,此外其成本也比自動駕駛乘用車低得多。我們的配送車要讓一切都變的更觸手可及,無論是雜貨、寵物食品、處方葯還是乾洗過的衣服。」Nuro 在報告中寫道。

除了 Waymo、通用、福特和 Nuro 四家公司,其他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無論是汽車巨頭還是創業新秀,在自動駕駛安全報告上都毫無作為。

其實自動駕駛安全報告也是個明確信號,它象徵著一家公司對自家技術的信心,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家公司的進度,因為報告要向公眾透露大量細節。除此之外,這份報告也是自動駕駛公司最好的營銷工具,畢竟安全和透明一直是消費者最重視的細節。

不過,這些報告大多也猶抱琵琶半正面,它們總是會缺少一些相關統計數據,比如車隊規模、累計測試里程和「脫離率」(即車輛需要安全駕駛員緊急介入控制的次數)等。

一位 Nuro 發言人表示,公司的目標就是在無人配送原型車 R1(內部代號)正式路測前發布安全報告。

R1 是 Nuro 專為無人配送設計,它比正常的轎車或 SUV 更苗條也更矮。第一眼看到它,你會覺得它就是在輪子上架了個巨大的飯盒。

如果非要在業內給它找個親戚,恐怕和 R1 最有「夫妻相」的就是 2017 年退役的 Waymo 自動駕駛測試車螢火蟲。

R1 就是這份安全報告的中心,相比普通乘用車,它「更輕、更窄也更敏捷,不過運行速度要慢上不少。」R1 最高速度也就 25 英里/小時(約合 40 公里/小時),這就意味著它與高速無緣。同時,在類似體育場館或酒吧這樣有限速的地方,R1 也會遵守規矩。

為了安全,Nuro 也犧牲了很多,它的車隊將最先進駐那些沒有干擾因素的城市。

「由於不用考慮駕駛員或乘客,因此我們的車輛做的更輕更靈活,同時它還搭載了業界最先進的軟體,擁有最強大的感知能力(永遠不會分心)。由於體型小、製造成本低,我們可以快速進行大批量製造。此外,由於它能自動駕駛且採用電動機驅動,因此配送成本會低上不少。」Nuro 的報告中寫道。

除此之外,Nuro 還透露了個有趣的細節,它可以給配送車灌入一個「自我犧牲程序」,一旦碰撞不可避免,它會為了人類的安全而獻身。鑒於車裡沒乘客,所以也不用擔心「電車難題」了。

雖然 R1 採用了不走尋常路的設計,但現在負責測試自動駕駛軟硬體的還是改裝版豐田普銳斯和日產聆風,這些車方向盤後也端坐著安全駕駛員。

Nuro 還在報告中描述了安全駕駛員嚴格的訓練項目,畢竟 Uber 致命事故中安全駕駛員頻繁低頭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報告中還提到了用戶體驗。Nuro 表示「凡是在網上定過披薩或包裹的都會感覺很熟悉。」

用戶只需在網站或手機應用上下單,選擇一個派送窗口,隨後就是等待了,無人配送車會將貨物送到你家。在車輛駛出商店和即將到達時,你還會受到確認信息。與其他配送服務類似,一旦 Nuro 的配送車上路,你還能在地圖上追蹤它的實時位置。

「鑒於許多用戶是第一次與自動駕駛車輛接觸,我們還準備了實時客服,用戶可以打電話或通過派送車的觸控屏與我們聯繫。」報告中寫道。

派送車即將到達時,你會收到一個打開密碼,有了它,用戶才能打開派送車的車廂門。整個取貨過程也相當簡單,只要你輸對了密碼,車廂門就會自動打開。取下貨品後,你可以點觸屏上的「完成」,也可以直接拿著貨走人,車廂門隨後會自動關閉。

與傳統快遞小哥不同,Nuro 的遞送服務只能送到樓下,因此住公寓的用戶得多跑腿了。此外,那些在家帶小孩的用戶、老人或是殘疾人也會稍有不便。

當然,這份報告中大家最關心的還是 Nuro 對無人配送車運營區域的描述。此外,它到底何時能大規模部署也沒人願意給一個定心丸。在 Uber 自動駕駛測試車發生致命事故後,這些問題也成了自動駕駛行業不敢回答的軟肋。

對於這些問題,Nuro 倒是沒有玩什麼春秋筆法,它直接公布了自家派送車的活動區域和相關條件。Nuro 也承認,自家派送車現在只能在「精確探測」過的區域運營。此外,如果天氣變壞,Nuro 的車輛也會「抓緊回巢」。

從這些特性來看,Nuro 的無人配送車還真是貨真價實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路、郊區和好天氣才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未來呢?難道它們只能在這樣的條條框框下執行任務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AI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機構TOP100排名,中國哪六所機構上榜了?
第20屆光博會上,我們看到了哪些自動駕駛的「眼睛」?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