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14個兒子,他一直受人鄙視,武則天篡位只有他敢拚死一搏

李世民14個兒子,他一直受人鄙視,武則天篡位只有他敢拚死一搏

唐朝的開創者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文才武略冠絕一代,無論用兵打仗還是用人治國,都堪稱千古奇才。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貌似這句話用在李世民身上卻並不合適。李世民一生有十四個兒子,有這樣一位傑出的父親言傳身教,還有一群德才兼備的師傅們苦心孤詣,悉心指教,十四個兒子中成器者極少,大都是些難成大事的紈絝之輩。

比如李世民最為器重的皇長子李承乾,八歲就被立為太子,李世民給他任命了一群師傅,于志寧、杜正倫、張玄素,都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的道德君子,結果李承乾卻冥頑不化,最終成長為一個兇狠暴戾、無父無君之輩,一度想發動謀反弒父自立,幸虧被李世民及時察覺,把他廢黜,真要讓他謀反成功,唐朝只怕面臨一場浩劫。

《舊唐書》記載,皇五子李佑,「溺情群小,尤好弋獵」,結交一些不三不四的「綠林好漢」,架鷹走狗胡作非為,長史權萬紀苦口婆心勸諫他改邪歸正,他竟然把權萬紀亂箭射死,氣得唐太宗下旨罵他:「為梟為獍,忘孝忘忠」。皇六子蜀王李愔,「畋獵無度,數為非法」,公然當眾毆打朝廷命官,李世民屢次申斥他卻怙惡不悛,李世民怒斥他「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

尤為令人齒冷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把兒子們分封到各地,擔任藩王,本意是讓他們充當「皇室藩屏」,分享皇室利益的同時,共同拱衛唐朝皇權,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在唐朝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武則天篡位自立之時,身為李唐宗室核心的太宗諸子們,面對祖宗江山社稷即將淪落他人之手,絕大部分被武則天的氣勢嚇倒,大都選擇了逆來順受,根本不敢與之抗衡。

不過李世民的皇子中也並非都是無能之輩。有一個平時一直被人鄙視的皇子,在此時卻挺身而出,悍然起兵,為了保衛李唐皇權,敢與武則天拚死一搏。此人就是皇八子越王李貞。李貞是李世民的寵妃燕德妃所生。燕德妃出身顯貴,祖上歷代擔任北周、隋朝重臣,她祖父是隋朝幽州總管燕榮,她外祖父是隋朝太尉楊雄。

有意思的是,太尉楊雄的親弟弟楊達,正是武則天的外祖父。換而言之,燕德妃的母親和武則天的母親,兩人是堂姐妹。因此燕德妃和武則天向來關係不錯,在激烈的後宮爭寵中,兩人一直是同一戰線的人物。甚至有學者懷疑,當初武則天進宮,推薦人十有八九就是燕德妃。《資治通鑒》記載,唐高宗李治舉行封禪泰山大典時,「武后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李世民當時在世的妃嬪中,只有她享受到如此榮譽。可見兩人關係之「鐵」。

有這一層關係在,越王李貞本來犯不著和武則天兵戎相見。因為即使武則天登基,也未必會把他怎麼樣。武則天臨朝聽政之初,就給了李貞一個太子太傅的榮譽頭銜,就很能說明問題。然而李貞終究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造反了。李貞,貞觀十年封越王,拜揚州都督,此後又陸續擔任安州都督、相州刺史等職務。

《舊唐書》記載,越王李貞是個有才無德之人。他「少善騎射,頗涉文史,兼有吏干」,文武全才。但另一方面,他卻德行惡劣,「官吏正直者多被貶退,又縱諸僮豎,侵暴部人」,「偏受讒言」,欺上虐民,「人皆鄙其行」,一直受到人們的鄙視。

不過,在皇權歸屬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李貞卻表現出色,並沒有因為母親和武則天的關係就傾向她,而是義無反顧站在李唐一方,與武則天公開叫板。垂拱年間,已經準備充分的武則天,開始對皇權發起最後衝刺。她肆意廢立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試探李唐宗室一方的態度。

李唐宗室大大小小百十個王爺們,忽然意識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大威脅。李家的江山,已經籠罩在武則天羽翼的陰影中。如果不採取反擊措施,李唐王朝馬上就會江山易手。危急時刻,這些平時威風八面的王爺們,絕大多數卻都選擇了逆來順受,心存僥倖能躲過一劫。唯獨越王李貞卻義憤填膺,他立即暗中串聯了韓王、魯王、霍王等幾個王爺,秘密商討對策,「密有匡複之志」。

機會馬上來臨。垂拱三年,武則天大興土木興建的明堂落成,即將舉行祭祀大禮,下令各地的李唐王族統一集中到神都洛陽,參加大禮。一則小道消息開始迅速在李唐諸王中傳播開來:「大禮之際,神皇必大行誅戮,皇家子弟無遺種矣」。李唐諸王們認為,武則天是想把他們騙到洛陽一網打盡,斬盡殺絕。

越王李貞一看諸王惶惶不安,人人自危,立即串聯一批有兵權的王爺,告訴他們起兵日期,號召他們「各令起兵接應,以赴神都」,共同發兵進攻洛陽,與武則天開戰。如果李貞計劃成功,各地紛紛起兵造反,加之當時天下人心還顧念李唐,武則天稱帝之事會成為未可知之數,很大可能就此夭折。遺憾的是,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最後關頭出了岔子。

越王李貞暗中招募兵馬,聚草屯糧,準備兵器甲胄,到了約定時間,他率先高舉義旗,起兵造反了。結果卻讓他心涼了半截。《舊唐書》記載,「沖先發,諸王莫有應者」。事到臨頭,其他約好一起起兵的王爺們,紛紛打了退堂鼓,一個響應的都沒有。李貞只能以一州之力,對抗武則天的傾國之兵,未曾交戰就敗局已定。

武則天聞訊,立即調集重兵,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麹崇裕,「率兵十萬討之」。李貞手下只有七千人馬,一大半還都是未經戰陣的新兵,但李貞已無退路,只有拚死一搏。雙方在蔡州城外一交手,由於實力懸殊,李貞的人馬大敗而還。

他逃入蔡州閉門不出,被朝廷大軍重重圍困。李貞眼看大勢已去,慷慨而言:「事即如此,豈得受戮辱,當須自為計」,隨即「飲葯而死」。他的妻子和兒子也都自縊而亡。李貞雖然平時為人不足道,受人鄙視,大是大非之際卻表現的有膽有識,不辱祖宗。然而由於其他李唐王族的怯懦無能,逆轉局面的最後機會就此喪失,從這個角度說,李唐江山落到武則天手裡怨不得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道士對成吉思汗說了7個字,他卻不肯聽,結果一輩子沒能一統天下
曹操一生喜歡寡婦,因為她死了一個兒子,自己也差點被殺!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