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演算法無法創作藝術,但它已經能夠左右你我的審美;是忠粉給了蘋果自信,讓發布會不再那麼有趣

演算法無法創作藝術,但它已經能夠左右你我的審美;是忠粉給了蘋果自信,讓發布會不再那麼有趣

演算法能創造出藝術嗎

在 1997 年,IBM 的深藍在國際象棋上打敗了卡斯帕羅夫時,人們還認為是靈活的人腦輸給了機械的演算法。

二十年後,當 AlphaGo 接連戰勝人類頂級圍棋手時,就連圍棋手本人都表示,人工智慧棋手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和邏輯」。此時,陷入套路和機械的彷彿是人腦,抑或說,人工智慧「開創」了另一種下棋的路數。

二十年前,卡斯帕羅夫在輸棋後一直在探索「高階的國際象棋」,他認為人腦可以和人工智慧結合起來,強強聯合組成戰隊,演算法負責記憶和計算,人腦則負責運籌帷幄,卡斯帕羅夫將這種形式稱之為「半人馬」。如今,「半人馬」之間的國際象棋對壘比賽觀賞程度更高,因為它避免了人類會犯的低級錯誤,棋盤上的戰略被進一步「提純」,觀棋者們可以感受到國際象棋更「規則性」上的美感。而在二十年後,人類棋手「調教」著人工智慧的同時,還在試圖理解它前無古人的下棋路數。那麼問題來了,不管是人類的使用還是人工智慧本身,它是在創造藝術嗎?

首先,作者指出,我們現在其實都是「半人馬」的狀態,人們審美已經在被演算法影響,甚至被它強化,你用手機拍下的每一張照片,你寫文章時候被自動糾錯的拼字和輸入法提供的用詞,甚至你的音樂品味,很難不受到演算法的影響。實際上,這種轉變之於受眾要比藝術家本身更深遠,如今多少人是在演算法推薦系統的影響下來發掘和消費內容的呢?作者指出,大眾的審美間接架構在了由五星評分和社交媒體上的傳播,我們圍繞各種反饋系統來塑造審美期望,從能被你看到的書評影評到你朋友圈裡的各種「安利」,它在潛意識裡影響著你的判斷。那些可以被你看到的,某種程度上是集體認知影響下演算法權重的結果,比如網路大 V 發出的聲音就更可能被你聽到,被眾人打高分的,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甚廣的電影或劇集,吸引力也更大。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無論是創造內容還是傳播內容都更方便和快捷,當一個人面對著前所未有可供選擇的內容量時,推薦機制在其中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至於這個機制本身,正是由大眾和演算法相輔相成塑造出來的。

但是,這樣被平均化甚至是量化過的大眾審美對藝術的創作是有益的嗎?比如美顏工具是否會從一開始的迎合審美到定義審美呢?當一切不完美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彌補時,缺陷美是否就會消失,從缺陷中孕育出的新的美感是否還能被人發現?

近幾年來,軟體和網頁的界面設計越來越精緻,另一面,許多藝術家轉向了對更為「粗糙」的數字藝術的探索,比如像素化和 8Bit 的復興,似乎在用一種強調機器感的方式來反對計算機對美學的限制。像是《我的世界》中湧現的無數精巧的建築和設計,它提供了一套規則和設計,任大眾去創造作品。這又像回歸到了「半人馬」,演算法更適合參照過去已有的信息給出判斷,而演算法作用的媒介,要做出有創造性的內容時,還是需要依靠人類的創造力。就像社交網路上爆火的各種 meme,演算法很難理解到它的幽默和深層的含義,它只能通過數據知道哪些 meme 很受歡迎,需要被更廣泛地傳播。

換句話說,在藝術上,演算法難以提供新的視角給人類,就像杜尚把一個小便池送到美國獨立藝術家展,演算法可給不出這樣的建議,至少在短期內,「驚世駭俗」還是人類的專利。就像原子彈帶來的蘑菇雲,震蕩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而延伸出的後現代藝術。但當今的問題或許是,演算法致力於給你營造一種「熟悉感」而非「陌生感」,營造一種「方便」而非「阻礙」,它讓你「想知便知」而無需停留在「模糊地帶」。

也正是因為今天演算法在潛移默化地左右著我們的判斷,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藝術的創造性才顯得更為寶貴。它不僅需要個體做到跳脫出環境,去審視已經被影響的領域,比如「你 Google 一下」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演算法在觀察人類,人類在參照演算法。演算法不一定就不「藝術」,它根植於抽象的、符號的數學系統,在它的書寫者眼中,它也有自己獨特的美感,但當機器的美和它的造物主在這個時代越來越交融時,創作者究竟是誰就顯得更為關鍵,至少目前,「半人馬」的頭還來自人類。

iPhone 在從「自信」走向「自大」嗎?

iPhone X 成了蘋果歷史上最短命的一款旗艦機,推出不到一年,已被 Apple Store 下架,下架原因或許並不是因為它不夠優秀,蘋果更多的是怕 X 這個前綴,成為四款 iPhone X 系產品的衝撞路口。Ben Thompson 本周就在他的博客上發表了他對 iPhone 這個系列產品的在過往戰略上吃的虧,以及給出了他對今年蘋果推出三款 iPhone X 系列的戰略判斷。

近五年來,蘋果曾在四次推出過「非旗艦機型」的 iPhone,但很少有人會買當年旗艦款後再買一台備用 iPhone,而 iPhone 又是蘋果在硬體上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也是蘋果架構的生態圈中的核心產品,Ben 認為,每一次蘋果推出非旗艦款 iPhone,都是蘋果在 iPhone 上戰略轉換的關鍵交匯點。

比如在 2013 年,當時蘋果面臨著高端市場的飽和以及平價高性能的 Android 機的崛起,它們推出了 iPhone 5C。但市場告訴蘋果的是:用戶只想要最好的 iPhone,買不起這代旗艦我就去買上一代旗艦,沒什麼用戶想要個「廉價感十足的 iPhone」。相比之下,iPhone SE 則更有「誠意」一點,足以媲美當時旗艦款的配置,處理 iPhone 5 遺留的部件同時還可以留住小屏手機用戶群,同時拉攏一批對蘋果生態躍躍欲試的觀望者們。

去年,蘋果推出了常規換代的 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以及更像是「One More Thing」的 iPhone X。iPhone X 並不被認作是「今年旗艦」,它的定位更像「智能手機的未來」,同時它也成為有史以來定價最高的一款 iPhone。現在,在這周的發布會上,庫克驕傲地表示,iPhone X 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手機,儘管還未披露準確數字,但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到目前為止,該機的銷量大約是 6300 萬部,雖然比不過近年來蘋果最暢銷的 iPhone 6(不到一年出貨 9000 萬台),但 iPhone X 不僅自身定價高,且市場的反饋也轉達給蘋果,用戶嫌貴,但也會買,因此 iPhone X 證明了 iPhone 還有「提價空間」。這傳遞給蘋果的信號即是,對蘋果的忠實用戶而言,價格始終不是太大問題。

iPhone XR 的出現,或許正是蘋果吃了前幾年的前車之鑒後的結果。

iPhone XR 看似是「廉價旗艦款」,但並不會給人 5C 那種「廉價感」,它更像 SE,配置足夠強勁到可以做主力機用,在設計上,比 XS 稍大的屏幕,玻璃背板和鋁製外殼都讓它也擺脫了「低端質感」,讓大多數用戶可以忍受甚至無視它比上一代 iPhone X 還寬的邊框以及被砍掉的 3D Touch 功能。iPhone X 在官網的迅速下架,似乎也是蘋果意識到影響 iPhone XR 銷量的,不是 XS,而是 X。無論是 X、XR 還是 XS,蘋果是鐵了心讓 iPhone 全面漲價了,暫且不提它是否真的如庫克所回應的「提供足夠的創新,就會有人為此付錢」,既然 iPhone XR 都已經 6499 元起售了,為什麼還要多花 2000 多購買 XS 甚至近萬元的 XS Max 呢?

正如去年 iPhone 8 和 iPhone X 同時出現,iPhone 8 幾乎淪為背景板,在今年發布會上都成了新產品的「參照系」,X 系列則不同,它象徵的是「全新」,設計上的創新也讓交互發生了變化,已經持有 iPhone X 的用戶,大部分應該不會考慮升級,而這時,無論是蘋果的態度還是價位的區隔,去年開始持保守態度、持幣觀望的用戶都可以放心升級到 X 系產品。Ben 認為,儘管 XR 會影響到 XS 的銷售量,但 9599 起的 XS Max 又一次刷新了用戶對 iPhone 定價的「心理預期」,哪怕定位「廉價旗艦款」的 XR 也是 6499 元起,長期以來 5000 多買 iPhone 旗艦款的預設心理被連年推翻。所以儘管銷量不一定如往年一樣多,但總營收會保持不變甚至略有增長。產品的定價錨一旦改變,或許現在你的 6S 還能「再戰一年」,那明年你還用得下去嗎?

一台 iPhone 的定價錨年年漲

今年大家都覺得 iPhone 在產品本身上的創新誠意不足,或許今年發布會蘋果用意不在「我們發了這麼好的東西,快來買吧!」而是「就這麼幾個,你根據需求自己選吧」。正如原文標題《The iPhone Franchise》中 Franchise「特許經營權」一詞,蘋果它已經有了一種自信,不是對它自己的產品,而是對它的用戶,那些無論是「心甘情願」還是「不情不願」都會選擇蘋果的用戶。蘋果給了這些用戶足夠的多樣選擇,而用戶相應付出的代價就是為硬體之外的「溢價」買單。一方面這體現著蘋果可以創造出獨一無二價值的能力和與之對應的品牌魅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給它這種自信的,是大量用戶被「果挾」的事實。

延伸閱讀與參考:

TechBoard #14《蘋果在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媒體平台》,這篇文章既寫了蘋果正在利用其用戶留存度高的優勢來統籌硬體、軟體、服務和內容,試圖創造出「唯有蘋果可以提供」的個性化體驗,好到讓用戶難以脫離也無需脫離蘋果的「生態系統」。

互聯網在用短鏈接矇騙你

你是在哪裡點進的這期 TechBoard 的呢?是訂閱了官網的 RSS 或公眾號,還是來自熱心讀者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的鏈接?前者是你「主動關注」後預期內會接收到的信息,後者則更多地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它傳播範圍更大,也更有「私心」,你看看上面備註的不到 25 個字元的「原文鏈接」就知道了,實際上的原文鏈接共有 251 個字元,這篇文章想要揭露的,就是你眼熟的「https://t.co」短鏈接背後的「陰謀」。

有時你在點進一個鏈接時,網頁會在你還沒察覺到的時候先刷新一下,再刷新一下,然後才呈現出內容,仔細觀察(網頁地址框),還會發現它變了兩次。這是平台耍的小手段,通過生成「短鏈接」或專有的鏈接樣式,進行二次跳轉。這一做法從 Twitter 到微博,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或許有幾次你會遇到跳轉失敗後莫名彈出的「404」,但又不知道源網頁的鏈接,只好作罷。但這篇文章中指出,這種「重定向」就好似一層精美的品牌包裝紙,而你拆了包裝後,原本在那的東西還會因為被包裝過,繼而有消失不見的可能,比如有時你分享到微信的鏈接可能在微信里打開就是另一種樣式,甚至 URL 本身都被替換了。

若是用戶出於方便,選擇性進行重定向 URL 還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的網頁端不同以往,設計和呈現形式越來越複雜。更讓人擔憂的是,Twitter、Facebook,或者說國內的微博、微信等大平台打著「營造應用內流暢的整體體驗」旗號,對這種技術的全面使用。作者指出,這些平台目前的商業模式,就是在用戶不知不覺間,讀取用戶瀏覽器網頁中的信息,比如檢測用戶的 IP 地址,靠瀏覽器中 JavaScript 讀取物理定位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讓用戶「主動」訪問伺服器,用一個跳轉鏈接,眨眼之間用戶的 IP 地址就到手了。而在社交類應用中,短鏈接更多是靠分享的方式傳播出去的,分配到每名用戶,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鏈接,因此平台方能更直觀的看到一條信息從發出到傳播的「流動軌跡」,哪怕是這條短鏈接已經跳脫出平台內部在傳播,比如通過電子郵件附上的鏈接,這些信息依舊會被收集。

這就像在一個無盡互聯網中開闢一塊區域網,儘管重定向鏈接沒有剝奪你看什麼的權利,但它卻悄咪咪的改變了你抵達它的方式,讓你不知不覺,給「圍牆花園」添磚加瓦,同時,它讓你進行了不必要的跳轉,增添了訪問失敗的可能性,甚至讓你無從得知「我到底是要去哪兒」。作者指出,這種技術並不包含在構建互聯網網路的技術標準中。Tor 這種通過中轉來隱藏真實地址、「混淆視聽」的目的是為了防範流量分析和網路監控,那平台方使用這種「套皮」技術,更多的則是出於一己私利來隱秘且強制應用在用戶上的一種「霸權」行為。

短鏈接的使用應該是一種例外,而非規範。大多數時候,你我都能通過短鏈接抵達原本的目的地,但結果正確並不意味著流程正義。這些互聯網公司讓用戶覺得「並沒有損失什麼」,但小到眨眼間跳轉的一秒,大到未經允許的信息獲取,這都不應該被套上「短鏈接可以讓發布內容里加入更多字元」的方便理由,用戶也不應該被動的成為「築牆工具」。

如何從受眾手上賺最多的錢同時最少的流失廣告收入

近幾年來,廣告驅動的媒體商業模式弊端日益凸顯,數字訂閱在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媒體作為一種營收的重要手段,然而,不是每個媒體都有底氣直接建起付費牆,對絕大多數媒體和它們的受眾來說,「免費+廣告」依舊是個共贏的商業模式。但這篇文章則通過對數據的研究,呼籲媒體尋找到一個邊際效益點,既能從受眾手裡賺到足夠的訂閱費用,又能最少的流失廣告收入。

就目前來說,網路上能獲取的信息太多了,如果不是質量非常高或獨一無二的媒體,很難純靠用戶付費訂閱來支持,訂閱費訂的太高,要麼老讀者不買賬,要麼就只能服務少而精的讀者,訂的太低,又難以為繼,因此目前已經有很多有影響力的媒體在實行「雙軌制」了,比如《紐約時報》、《連線》、《經濟學人》等都實行了「免費閱讀文章數量,超額請訂閱」的模式。那麼要找到那個邊際效益點,媒體自身需要做些什麼呢?

首先是要估算出當前和未來受眾里,有多少是會為你內容付費的,這需要結合定價策略、呈現形式、市場中的「競品」等要素。而隨著付費門的開啟,由於分流,從廣告商那裡獲得的營收勢必會下降,媒體一方面需要服務好付費用戶的體驗,另一方面還要安撫不滿的廣告商,要能做到「腳踩兩隻船」,媒體需要在轉型前先充分地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

文章中就用統計數據分析了兩個樣本媒體網站,第一家是美國大城市中的第二大報,平均月瀏覽量近 1000 萬,獨立訪客有 450 萬,專註於發表長篇文章;第二家則是地區出版物,月瀏覽量近 1.2 億,獨立訪客約 2200 萬,以瀑布流的短文為主。作者通過用總頁面瀏覽量、內容長度、讀者停留時間等六個指標量化出了讀者的內容付費傾向,並把讀者細分出「死忠讀者」、「主動讀者」、「被動讀者」以及「路人讀者」等幾個層次,最終判斷出免費文章數量和訂閱費定多少可以達到「用戶付費-廣告」的邊際效益點。除此之外,嘗試轉型的媒體還要考慮到讀者願意付費的驅動點,除了最大的驅動力內容質量外,還可能有媒體獨特的價值主張、媒體形式和讀者之間的關聯、讀者閱讀體驗到獨特性……

弄清楚誰會付費,願意付多少錢的過程,也是弄明白媒體核心受眾的過程。無論未來的媒體商業模式的走向哪邊,站在十字路口總是最容易轉向的。

延伸閱讀與參考:

TechBoard #11中的《Email,沒錯就是 Email,是下一個絕好的媒體平台》,其中提到的 Newsletter 通過提供一種「獨到」的內容形式,不失是對潛在訂閱用戶的一種「試探」。

TechBoard #9中的《付費訂閱制噩夢》,講的就是在付費訂閱浪潮來襲時,生怕落後的媒體盲目建起付費牆後遭遇的困境,作者也給出了他心中良好的訂閱體驗是什麼樣的。

《「De Correspondent」描繪了成功的會員制的樣子》這篇文章分析了在媒體會員制上做得非常好的荷蘭媒體 De Correspondent 成功的原因,核心既是 De Correspondent 提供的超過高質量內容本身之外的「會員體驗」。

編輯:宋德勝

題圖:Don Relye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76% 漲幅背後:蔚來的上市與李斌的「北坡」
谷歌 CEO 稱中國版搜索就算有也不會「很快」;特斯拉遭前員工舉報瞞報失竊、販毒事件;蘋果回應少年黑客入侵伺服器事件:未損害客戶數據 | 極客早知道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