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雞肉味的龜?——簡述雞龜那點事

雞肉味的龜?——簡述雞龜那點事

上面這隻西部雞龜莫名有種我想靜靜的氣質

廢話說了那麼多,現在轉入正題~

正如許多人知道的那樣,據說雞龜這個名字得名於這種龜如同雞肉味的口感。據說這種龜的肉在美國南部很受美帝歡迎,然而也只是據說而已,畢竟我沒在美國呆過~但是無論如何,雞龜的英文」chicken turtle「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羅羅是巴西臉粉絲,但是看到雞龜那詭異的長脖子的時候,內心依然是拒絕的……或許雞龜內心深處有著雖然自己是曲頸龜亞目成員也要cos蛇頸龜的想法(或許說雞龜的cosplay是極其成功的,畢竟也有不少美國玩家將它叫做「美國蛇頸」,那麼問題來了:「求蛇頸龜的心理陰影面積?」)

這脖子不管你們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

除了奇葩的脖子外,雞龜背甲上網狀的花紋也是引人注目的。正是因為這樣的花紋,所以雞龜也有一個另外名字叫做「網目雞龜」。尤其是幼苗階段的雞龜,這個特點更加明顯

顏色極其漂亮的佛羅里達雞龜

雞龜有3個亞種,分別是東部雞龜(Deirochelys reticularia miaria)、佛羅里達雞龜(Deirochelys reticularia reticularia)、西部雞龜( Deirochelys reticularia miaria)。三個亞種各有特點。雞龜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地區。不過具體什麼位置用語言來說實在是太蒼白了,如圖所示,下圖為雞龜各個亞種分布的區域圖。

雞龜的飼養和別的巴西臉基本沒有什麼差異,都是喜歡曬背的陽光好少年,游泳技能也不差。也喜歡吃各類魚蝦和軟體動物、一些昆蟲以及某些蔬菜例如大白菜什麼的。不過,就和大部分雞龜亞科的龜一樣,雞龜是一種體型為中大型的龜(成年雄性通常為中型個體,成年雌性通常為大型個體)。所以在飼養的時候應當注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空間,除了成體大小這一因素外,還因為雞龜也是一種活動能力強的龜。因此在環境布置上要布置較大的曬台,這種龜很喜歡呆在陸地上,並經常長距離跋涉於水域之間,因此有不少雞龜在橫穿馬路時被汽車碾壓而死。

在野外環境下雞龜主要棲息於沼澤、池塘甚至溝渠等地。雞龜在白天是比較活躍的,所以飼養的人可以經常體驗到雞龜「搞事」的本領~

下面說說雞龜3個亞種的區別吧。雖說有區分的方法,但是依舊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區分方式只適用於大部分情況。據Keith.B的研究,在野外,雞龜也有部分個體不適用於這種區分方式,這些雞龜的外貌介於某兩個亞種雞龜之間。( not all individuals will match these, & intergrades are expected)另外,一些雞龜個體也會出現背甲顏色變暗,花紋變模糊(暗淡或者顏色變淺都有可能)等問題,就像許多雞龜亞科家族的其他成員那樣。

東部雞龜苗子

描述:東部雞龜背甲上的條紋較於佛羅里達雞龜更加狹窄暗淡,線條通常為狹窄的綠色或者棕色,背甲看起來也更狹長,背甲緣盾的黃色邊緣狹窄,甲橋處的黑色斑點不延伸至胯盾邊緣(嗯,其實關於甲橋上的區分,羅羅也看到過不少反例)。另外,東部雞龜的腹甲上無黑色花紋。

佛羅里達雞龜苗子

描述:背甲形狀比東部雞龜更寬,背甲盾片的花紋相比於東部雞龜也更加寬,大多為橙色或黃色。背甲緣盾的黃色邊緣更加寬,腹甲橙色或者為亮黃色,與東部雞龜相似,佛羅里達雞龜腹甲也沒有黑色的花紋。

西部雞龜

描述:最好區分的一個亞種。因為只有西部雞龜的腹甲有黑色斑點分布,這在其他兩個亞種身上是見不到的。除了腹甲這一區別外,比較獲得認同的區別還有雞龜亞科的背甲上花紋更加模糊,花紋寬度介於東部與佛州亞種之間。

另外還有少量人認為,從頭紋可以區分三個亞種。但是據我個人的觀察,認為這種方式未必有效。

上面的是比較受人認可的區分方法,但個人覺得似乎這些分法有些模糊,而實際上也的確有不少難以區分的個體。所以在這個方面歡迎大家對我指正補充~

另外,就和其他一些雞龜亞科的成員一樣(例如火焰龜),雞龜尤其是佛州亞種的雌性個體會有更圓更加笨重的體型。據Greg等人研究認為,像佛鱷龜、納氏偽龜(火焰龜)、雞龜這樣的更圓更高的殼是一種對於抵抗鱷魚的適應(a number of Florida turtles have more domed shells, including the Florida Redbelly Turtle and Florida Snapper; it』s been speculated this may be an anti-alligator adaptation)。

但是Cris等人則表示這個猜測有缺陷,因為同地區中另外的一些雞龜亞科的物種,背甲也不都是高背。不過羅羅認為Greg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稍微了解鱷魚的人都知道,鱷魚雖然咬合力強,但是其打開嘴部肌肉比較無力,因而張嘴的角度無法十分大,也很容易被繩子或膠帶等東西輕鬆地捆綁住嘴巴。正是因為鱷魚嘴巴的角度無法張得太大,因而背部較高的個體往往更容易不被鱷魚吞噬,這種現象(鱷魚無法咬住龜)在野外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但是人工條件下就未必,舉個例子:我們依然可以觀察到,養殖廠出品的火焰龜即使是到了成體也未必為高背,因此我覺得雞龜亞科高背的這個現象或許和食物還有生長環境與速度有關係,總之,這種現象應該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鱷:「我咬的一定是假龜……」(嗯,很抱歉找不到雞龜被鱷魚咬的圖,所以分別用河偽龜(東部甜甜圈)、納氏偽龜(火焰龜)做例子~)

另外,雞龜在受到驚嚇或者攻擊時,也會張大嘴巴,發出嘶嘶的聲音恫嚇甚至直接張嘴咬。當然啦,這種現象在野生的其他雞龜亞科物種中也很常見~

雞龜之怒!(為什麼我覺得好萌?)

一大波野生雞龜和棲息環境正在靠近!

rlyl

嘎嘣脆~雞肉味~但是這麼好看的龜被吃掉也太可惜了~

From:中生代爬友

Author:亞羅瓦那

Editor:rly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了容顏不老,她窮盡一生把世界頂級食材做成了……
【rlyl物種說】今日--阿氏銼鱗魨(Picasso triggerfish)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