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蘇聯波普藝術,比你想像的更酷、更前衛!

蘇聯波普藝術,比你想像的更酷、更前衛!

科索拉波夫 《這是我的血液》,2001年

二戰過後,美國和蘇聯的冷戰僵持不下,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文藝界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方針。而在冷戰的另一端,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蓬勃發展。為對抗官方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一些蘇聯藝術家們開始了新的探索——蘇聯的政治波普。

公寓里的秘密畫廊

1962年,莫斯科藝術家聯合會批准一批蘇聯「非官方藝術家」在官方美術館辦展,當時的領導人赫魯曉夫親自到場參觀。赫魯曉夫看到展覽中的作品後怒不可遏,痛斥道:「狗屎!下流!」而參展藝術家恩斯特回擊道:「你雖然是總理和主席,但在我的作品面前不是,我們的討論應是平等的。」

恩斯特·內茲韋斯特尼《三面自畫像》,1979年

亞歷山大·科索拉波夫《莫洛托夫雞尾酒》,1989年

赫魯曉夫稱讚了這位藝術家的勇氣,但並沒有承認他的作品。在此之前,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奉為官方藝術,與之相對立的就是「非官方藝術」。

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和赫魯曉夫上台後的文化「解凍」政策,使得非官方藝術得以發展。但是在1962年的這場展覽之後,蘇聯加緊了對非官方藝術的控制。


Dmitri Vrubel《上帝啊,解脫我於這致命的愛吧》,1991年

柯馬爾和梅納米德《在海牙的斯大林紀念碑》

被迫轉入地下的非官方藝術家們沒有公開展示作品的機會,於是他們將自己的公寓作為展覽和交流的「秘密基地」,狹小的公寓實際上起到了畫廊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公寓藝術」。

Vagrich Bakhchanyan《斯大林的臉》,1981年

科索拉波夫 《Sashok,你想喝點茶嗎?》,1975年

從上世紀60年代起,許多在蘇聯的美國學者以各種名義躲避監視,偷偷拜訪這些「公寓藝術家」們,鼓勵、支持他們的創作。美國經濟學家諾頓·道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秘密贊助人」,從1955年起,他在30年的時間內購買了超過12000件作品,並將它們偷渡回美國。

諾頓·道奇和妻子Nancy

社會主義藝術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巨幅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懸掛在紐約的美術館內,而美術館之外的街道中,到處充斥著可口可樂和各種快消產品的商業廣告。與此同時,蘇聯的美術館中懸掛的是歌頌戰爭和勞動的愛國主義作品,街道上都是顯眼的政治廣告牌和帶有紅色宣傳標語的海報。

科索拉波夫 《列寧可口可樂》,時代廣場計劃,1982年

蘇聯政治宣傳海報

1972年,受到達達主義和波普藝術的影響,兩位蘇聯地下藝術家科爾馬和梅拉米德提出了「索茨藝術」(Sots Art)的概念,「Sots」是「社會主義」的簡寫,事實上也是嘲諷。與表現廣告和消費慾望的美國波普藝術不同,索茨藝術以波普的形式嘲諷蘇聯無孔不入的政治宣傳和意識形態滲透。

科馬爾、梅拉米德和安迪·沃霍爾,「我們購買和出售靈魂」計劃宣傳海報,1978年

科馬爾和梅拉米德《安迪·沃霍爾將他的靈魂給了科馬爾和梅拉米德》,1979年

科爾馬和梅拉米德《未來的美國國旗》,1980年

以科馬爾和梅拉米德為代表的藝術家們,將原本用於蘇聯政治宣傳的圖像進行挪用、顛覆,轉化為有趣而奇異的諷刺畫面,從而反向滲透和解放蘇聯人民的思想。

科索拉波夫 《CAMPBELL"S BORSCH》,1989年

科索拉波夫 《ABSOLUT KOSOLAPOV》,1989年

1974年,科馬爾、梅拉米德以及一些其他非官方藝術家們試圖在莫斯科公園舉辦露天展覽以擴大影響力。還沒等他們把畫架布置好,蘇聯當局從市工程局借來了推土機和水炮車等重型器械在現場強行驅趕藝術家和觀眾,反抗的人群被當場逮捕,許多作品也被推土機碾碎。後來,這次展覽被稱為「推土機展覽」。

「推土機展覽」

「推土機展覽」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轟動,蘇聯政府的暴力壓制反而使這些藝術家們「一戰成名」,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都收藏了他們的作品。頓時,蘇聯「異端」藝術家們身價倍增,蘇聯「當代藝術」市場開始火熱起來。

科索拉波夫 《GORBY-MAO》系列,1991年

1976年,紐約Ronald Feldman畫廊為科馬爾和梅拉米德舉辦的展覽在美國大獲成功,據說安迪·沃霍爾在看到他們的「Post-Art」系列作品後,「這位偉大藝術家的臉變得和他最鍾愛的美元鈔票一樣綠」。

科馬爾和梅拉米德《Post-Art》系列No.1(左)、No.2(右),1973年

跌宕的政治波普

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一大批蘇聯非官方藝術家們移居美國,他們開始在國際藝術市場上活躍。與此同時,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的改革讓政治環境寬鬆起來。1988年,蘇富比拍賣行在莫斯科舉辦了第一次「俄國前衛與蘇聯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拍賣總額相當可觀。自此,西方藏家瘋狂購買地下藝術家們的作品,掀起了短暫的蘇聯藝術熱潮。

科索拉波夫 《一切的歷史》,1982年,「一切現存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科索拉波夫 《紐約的天使》,2010年

然而好景不長。1991年,蘇聯的轟然倒塌也引起了西方藝術市場的強烈震蕩,蘇聯的波普藝術也很快失去了地位,往日的輝煌不再。同時,俄國當代藝術也迷失了方向。極端如庫里克(Oleg Kulik)將自己化身為一條狗,赤身裸體地跪在地上吠叫,甚至攻擊人群,以此打入西方藝術市場。

Oleg Kulik《I bite America and America bites me》,1997年

與之相反,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政治波普開始走向繁榮。有人認為中國的「當代藝術」直接模仿了蘇聯的政治波普,繼蘇聯解體後,中國成為西方下一個捧炒的目標。但亦有人指出,在中國當代藝術家們開始創作政治波普之前,他們並不知道蘇聯的索茨藝術。

王廣義《大批判——可口可樂》,1990年

科索拉波夫 《列寧可口可樂》,1982年

無論如何,蘇聯的波普藝術都對東西方藝術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馬列維奇等人為代表的俄國前衛藝術的一次高峰發生在上世紀10-30年代,隨後被蘇聯政府扼殺。在鐵幕下沉寂了30年後,俄國藝術家們再一次破開沉默的土壤,發出政治波普的先聲。

[編輯、文/鄭杜若]

[監製/齊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吳昕3分鐘化眼妝法專治手殘?到底是不是真的......
張嘉倪別騙人了!蛋清臉實名舉報你未成年!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