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解表、清頭明目、舒筋活絡
養生
09-17
天柱穴
出處:《素問·氣府論》
釋義:天即天空,柱即支柱,古稱頸椎為「天柱骨」,此穴在其旁,故名。
位置:位於後頭骨正下方凹處,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厘米左右即是。
取穴:正坐,頭稍前傾,後髮際上0.5寸,再旁開1.3寸的斜方肌外側凹陷中取穴。
主治:頸椎酸痛、落枕、、高血壓、目眩、頭痛、緩解眼睛疲勞等。
配穴:
配列缺、後溪,有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頭痛,項強。
配合谷、太陽,有清熱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配大杼、風池,治項背痛。
配太沖、風池,治高血壓。
配後溪、懸鐘,治落枕。
配百會、風池、太陽、合谷,治頭痛、頸項強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宜向內上方深刺;可灸。


※中國有幾千萬人每天假裝在養生,其實都是在鬧笑話!
※一文在手,艾灸配穴不求人
TAG:時時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