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國在漢文帝的「半壁江山一紙書」中化干戈為玉帛
原標題:南越國在漢文帝的「半壁江山一紙書」中化干戈為玉帛
西漢文帝劉恆繼位之初,國家歷經多年戰亂,國力有限,漢文帝順應時代潮流,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然而,此時他卻發現大漢舊臣南越王趙陀在嶺南一帶已經稱帝。
趙陀是秦朝南下平定嶺南的一員戰將,公元前214年,在水路要道靈渠修通之後,秦國兵分五路橫掃嶺南,平定嶺南後設立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秦國軍隊就地駐防,任囂與趙陀共同鎮守南海郡,任囂任南海郡尉,趙陀任南海郡龍川令。
秦帝國是一個短暫的王朝。一轉眼,秦二世而亡,群雄並起、天下大亂,而嶺南因地利之便偏安一隅。在項羽與劉邦為爭奪天下廝殺得難分難解之時,任囂與趙陀兩位前朝將領和他們的幾十萬大軍靜觀其變。任囂此時已年邁體衰,在他油盡燈枯的時候,將南海郡託付給了部將趙陀,囑咐他興兵自守。趙陀遵從任囂遺訓,連忙封鎖嶺南各交通要道,以防受到中原群雄侵襲,在排除異已,培植親信之後,將兵鋒直指桂林和象郡。公元前204年,趙陀在吞併桂林、象郡之後,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雄據嶺南三郡,南越國勢力最大時,疆域包括了今廣東西南、廣西南部、海南島及越南中北部。
在同一時期,劉邦打敗了項羽,掃滅了群雄,建立了西漢。漢高祖在建國初期,面臨北方匈奴的巨大威脅,沒有過多的精力來解決南越國的問題。但劉邦也沒有放棄對南越國的征服和控制,他一方面集結重兵於漢越邊境,一方面封吳芮為長沙王,還將趙陀實際佔領的象郡、桂林、南海分封給吳芮,這明擺著不承認這位趙陀南越王,利用吳芮的長沙國牽制南越國。
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劉邦對南越國的策略也因時勢而改變。公元前196年,西漢大將英布反叛,而長沙王吳芮恰好又是英布的岳父,所以受到劉邦猜忌。在英布反叛的同一年,劉邦遣陸賈出使南越,下詔封趙陀為「南越王」,其實是為了讓南越國反過來制衡長沙國,漢高祖劉邦不愧為老謀深算的戰略高手。
南越王趙陀得到中央朝廷的正式冊封與承認,南越國在漢高祖時朝與中央通使互市,雙方交往進入了密月期。然而好景不長,在劉邦死後,呂后臨朝干政,對南越國釆取強硬態度,並下令對南越國實行經濟封鎖,讓物資貧乏的嶺南地區受到不小打擊。趙陀先後幾次派遣使者到長安,勸說呂后停止封鎖。呂后不為所動,不僅拘押南越國使者,還派人到趙陀河北真定老家,將趙陀兄弟族人斬殺,並掘開其祖墳。趙陀聽聞此事後,不堪受此奇辱,他於公元前183年,自尊為「南越武帝」,並多次發兵攻打長沙國邊邑,長沙國百姓深受其擾,苦不堪言。這時,呂后也派兵南下,征討南越,但因漢軍不適應嶺南濕熱氣候,紛紛病倒,隨著呂后去世,南征也不了了之。
隨後年輕有為的漢文帝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環顧國內,南越國依然傲立於南國之濱,天無二日,漢文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他重新對南越國採取了懷柔之策,他命人修葺了趙陀祖墳,並厚賜趙氏在河北的族人。做好這一切準備工作之後,漢文帝提筆給趙陀寫了一封信,讓趙陀放棄稱帝,趙陀閱完信件後甚為感動,竟然回信答應了,在回信中寫道「長為藩臣,奉貢職」。
漢文帝挾大漢之餘威,用剛柔並濟之文字,使南越王趙陀心甘情願臣服,避免了一場干戈相向,演繹了「半壁江山一紙書「的傳奇。


※劉邦等「亡命無賴之徒」為何能戰勝強大的項羽
※「民國四公子」之袁克文
TAG:歷史的拂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