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羅斯人花重金在倫敦炒「學區房」,只是為了娃的教育?

俄羅斯人花重金在倫敦炒「學區房」,只是為了娃的教育?

近日,在倫敦炒房的俄羅斯家長們引起關注。

據《商業時報》,近日,萊坊地產經紀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一年,海外家長花了大約20個億購買倫敦學校附近的優質房產,其中不少人來自俄羅斯。

倫敦房地產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外國投資的影響。在2016年英國決定「脫歐」後,房價增長有所放緩,在過去的三年,倫敦的房價已經下跌了10%到20%,

然而,較低的房價和疲軟的英鎊似乎反而吸引了外國家長在倫敦購房。

萊坊房地產代理公司的全球研究主管貝利說:「教育是推動因素,就其對全球市場的吸引力而言,這一領域幾乎不受英國脫歐的影響。」

旅居倫敦的寡頭集團

在威廉王子夫婦所居住的肯辛頓宮背後,有一條「億萬富翁街」,這裡匯聚了倫敦頂級富豪的私人住宅,是倫敦乃至全世界最昂貴的街道之一。

汽車在這裡安靜而緩慢地通過,街道旁所有房屋的私人保安對其進行嚴密監控並禁止行人攝影。

位於該街道的16號房屋是維多利亞時代建造的豪宅,擁有15間房間。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羅曼·阿布拉莫維奇於2009年以9700萬英鎊的價格將其買下。

長期以來,倫敦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寡頭們的避風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外交與經濟都陷入困頓之中,時任總統葉利欽提出了國有企業私有化計劃。

1995年,俄羅斯政府推出「債轉股計劃」,即私人資本家向政府提供貸款,就能獲得一部分國有企業股份。

在這波私有化浪潮中,一些私人資本家將之前被蘇聯工業部門把控的國有企業收入囊中而一夜暴富,成為俄羅斯寡頭。這些寡頭將部分資金轉移至海外房產市場。

2013年,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再一次加快了寡頭們購置海外房產的步伐。

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在2013年中止與歐盟簽署的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欲強化和俄羅斯的關係,導致烏克蘭國內的親俄派和親歐派發生衝突。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許多富裕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將現金轉移到倫敦的房產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東歐寡頭當時利用倫敦的房產市場躲避政府對其資本的制裁。

2013年,俄羅斯人成為購買倫敦100萬英鎊以上豪宅的頭號買家。《紐約時報》稱,俄羅斯在過去幾年中將倫敦最富裕地區的房價炒得上漲了50%。

國際反貪組織「透明國際」曾表示,該組織已發現價值44億英鎊的英國房產屬於可疑財富,其中五分之一由俄羅斯人擁有。

近年來,寡頭資金的湧入引起英國等西方國家政府的關注,並開始呼籲提高房產所有權的透明度。

進軍海外的俄羅斯中產

據《衛報》,實際上,蘇聯解體時不只是寡頭一夜致富,所有住在政府公寓的人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了房,一夜之間創造出了「有產階級」,81%的俄羅斯人成為自住業主。

近年來,莫斯科市中心的房價持續走高,許多當地人開始出售房產,並搬到莫斯科周邊的國家或海外度假勝地居住,而舊街區則被拆除並重建為供新興中產階級居住的豪華公寓。

俄羅斯擁有一個快速壯大的中產階級群體。2014年,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俄羅斯家庭數量增長了18.5%,這些家庭有很多可支配收入,熱衷於海外投資。

一些俄羅斯人為了躲避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選擇在海外購置房產,另一些人則是為了對抗由於過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而導致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對於這些人而言,倫敦富人區的磚頭比俄羅斯盧布更值得信賴。

據《紐約時報》,2008年至2015年期間,英國政府向約700名俄羅斯公民發放了投資簽證,每位公民都為此砸了200萬英鎊。

根據俄羅斯房地產網站Idinaidi的排名,英國在最受歡迎的購房地中排名第十,除了英國,保加利亞、西班牙、法國和美國也是俄羅斯人的熱門選擇。

但是,該網站首席運營官稱,英國是中上層階級購房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一位在莫斯科生活了20年並從事房地產工作的Kim Waddoup稱,英國的旅遊業和教育系統頗具吸引力。俄羅斯人非常喜歡英國的公立學校,過去10年中,俄羅斯人為購買英國「學區房」趨之若鶩。他說:

「有些俄羅斯人在英國購房是為了教育他們的孩子。在某些程度上,他們也把它視為養老金,90年代養老金系統崩潰,人們失去了所有的積蓄,為了以防萬一,把錢帶到國外成為一種趨勢。」

文/方辰

編輯/方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梅姨樹立根除流浪現象「小目標」:先花它一個億
聯合國也缺錢花,古特雷斯敦促各國「快交會費」!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