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30張蔣介石照片,講述他的一生,難得一見!

130張蔣介石照片,講述他的一生,難得一見!

每日金句

2018年9月星期一

17

八月初八

戊戌年 辛酉月 壬子日

普通人把生命中不如意的事看做災禍,而勇者卻把它們看成挑戰。

——《勵志語錄》

1887年10月31日,

蔣介石出生在

浙江奉化溪口一戶鹽商家庭里。

他的父母給他取名為蔣中正,

希望他一生正氣。

青年時候的蔣介石,意氣風發,

一身軍裝,看出了日後必定不凡

1908年,

蔣中正以蔣志清名入日本士官學校

1912年

1918年

1919年的蔣介石

蔣介石和他的母親王彩玉

蔣介石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

家道中落,

她的母親王采玉守了26年的寡,

把所有精力和希望

都傾注在兒子的身上。

蔣介石的一生

對他的母親也是極為孝順。

世人都說,生子當如蔣介石!

01

蔣介石在14歲時,

和19歲的毛福梅結婚。

毛福梅是纏足的舊式女子,

樣貌平平,

是蔣的母親給他配的婚姻。

左一妻子毛福梅,中間母親王彩玉,兒子蔣經國,右一蔣介石。

蔣經國

02

1911年蔣介石在上海法租界

邂逅了妓女姚冶誠。

姚冶誠刻意奉迎蔣介石,

投其所好,為其唱歌。

才子愛佳人,

兩人愛情的火花如同火星撞地球。

最終蔣介石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答應替她贖身。

姚冶誠以身相許。

但蔣母王采玉不同意讓姚進門。

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之間沒有孩子,

為了安撫姚冶誠,

蔣介石將戴季陶的

私生子蔣緯國交給姚冶誠撫養。

蔣緯國

03

1919年,

12歲的上海女學生陳潔如

在張靜江家做客時,

偶遇來訪的孫中山和蔣介石,

蔣介石對陳潔如一見鍾情,

並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在1921年,

34歲的蔣介石

最終抱得美人歸,

娶了只有15歲的陳潔如。

這也開始了陳潔如一生的委屈

蔣介石與陳潔如

左一姚冶誠,陳潔如,右一毛福梅

這三個對蔣介石愛而不得的女人。

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

1927年10月18日,蔣介石東渡日本訪晤友人頭山滿

1927年12月,蔣介石、宋美齡與孔祥熙等人合影

在蔣介石35歲的時候,

遇到了自己一生中

最重要的人,宋美齡。

之後便開始展開

對宋美齡的瘋狂追求。

蔣介石經常給宋美齡寫信,

每次到南京第一件事情

就是去看宋美齡。

蔣介石每到一個地方

就寫信給宋美齡。

他親密的稱宋美齡為

「美妹」「三弟」「梅林」。

後來蔣介石和宋美齡

聯繫越來越密切。

但由於蔣介石之前的三段婚姻未了,

宋家人因此並不看好蔣宋聯姻。

而此時宋美齡卻說:

「她這一生非蔣介石不嫁。」

為了迎娶宋美齡,

蔣介石狠心拋棄

自己之前的三段婚姻,

終於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宋美齡。

1927年12月1日,

在蔡元培的證婚下,蔣宋結婚,

遵循基督儀式,一夫一妻制。

1927年和宋美齡大婚

1928年7月6日

1929年,中原大戰前夕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

1930年11月15日,中原大戰結束後

1930年代

1930年代

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特別外交委員會

1932年3月18日,蔣介石於南京就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

1933年

1933年7月,蔣介石於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

1936年5月5日,蔣介石在南京國民會議開幕式上,宣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1936年12月26日

1937年,在武漢大學閱兵

蔣宋聯姻,一般人認為是蔣介石

為聯合美國而和宋美齡結婚的。

但宋美齡的秘書張紫葛透露,

宋美齡曾親口對他說,

當她第一次見到蔣介石時

就被對方的軍人氣質深深迷住了。

曾經蔣介石為取悅宋美齡,

在南京斥巨資打造了一座豪華官邸。

他送給宋美齡一段曠世戀情,

把她視為珍寶。

美齡宮

蔣介石的一生無疑是最愛宋美齡的,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

滿滿都是他對宋美齡的情與愛!

婚禮當日,蔣介石感到幸福之至,

日記云:

「見余愛姍姍而出,如雲霞飄落。

平生未有之愛情,

於此一時間並現,

不知余身置何處矣!」

可見蔣介石對宋美齡

愛的有多麼的痴狂。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姻是幸福的,

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以及神態中

可以看出來,他們彼此尊重,敬愛!

比起之前三段感情,

宋美齡更是蔣介石的良師益友,

他們之間超越生死和親情。

西安事變,

宋美齡不顧自己生命安危

前去西安救他。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後,

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抗日演講

時候的握拳經典照:

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

悉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之後開始了全面抗日。

1937年,

國民黨高級將領朱培德病故,

蔣介石出席朱的追悼會,

神情中難掩悲痛。

難過的流下了眼淚。

1943年10月10日,蔣介石於林森逝世後,在重慶就任國民政府主席

1943年11月22-26日,

中美英三國首腦在埃及開羅開會,

蔣介石作為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出席會議,

簽訂了著名的《開羅宣言》,

給中國也給自己掙足了面子。

1943年夏,史迪威代表羅斯福總統頒贈勳章給蔣介石

1944年9月28日,蔣介石,與經國、緯國兄弟合影

1945年

1945年,廬山

1945年,重慶

1945年,重慶

1945年3月24日,蔣介石、

宋美齡在昆明與志願來華參戰的美國空軍「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合影

1945年8月24日,蔣介石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簽署《聯合國憲章》

1945年9月,蔣介石在中央電台廣播告全國同胞書

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步出官邸

1945年11月,北平碧雲寺,與宋美齡

1945年11月,北平碧雲寺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的毛蔣合影。

1946年1月,政協,到會代表38人,國民黨8人,共產黨7人

1946年1月

1946年1月

1946年1月

1946年5月3日

1946年6月的蔣介石

1946年10月21日,蔣介石在台灣

1946年12月31日,蔣介石於南京簽署憲法頒布令

1947年蔣介石投票

1948年

1948年國民政府選總統,

結果蔣介石繼續擔任總統,

但桂系「黑馬」李宗仁半路殺出,

選上了副總統。

老蔣不爽,

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給李使絆子。

他告訴李宗仁穿軍裝出席典禮,

而自己卻穿長袍馬褂的大禮服。

就職典禮上的副總統李宗仁

簡直成了蔣介石身後的一警衛員。

1949年12月,蔣介石偕家人重遊日月潭

蔣介石是一位真正的大孝子,

1949年4月,蔣介石在敗退之前,

還特地帶著蔣經國一起,

最後一次到浙江奉化老家,

前往他母親的墳墓慈庵祭拜;

那一天,蔣介石長跪不起,淚流滿面...

即使敗退台灣後,

他心中仍然經常思念母親,

並命人在1971年

他的老母親逝世50周年時,

在台灣日月潭建造了一座慈恩塔,

以示永誌不忘母親養育之恩。

1950年,台灣

蔣介石從大陸敗退台灣,

宋美齡一直陪在他的身邊。

也是因為宋美齡,

蔣介石學會了說英文「達令」

蔣介石的眉眼裡分明是對夫人宋美齡的寵愛

走下飛機的蔣介石夫婦

在外人面前勾肩搭背,只要有夫人陪伴,老蔣心裡就像吃了蜜糖

和夫人在一起就是那麼的開心

嘴角不自覺的往上揚,露出大白牙笑

好氣啊,為什麼夫人有花「我」沒有,老蔣不開心

公眾場合下和夫人手牽手,

擦亮皮鞋,對待生活一絲不苟

你吃肉,我不吃,來給你吃

晚年的宋美齡喜歡畫畫

蔣介石作為她的「小粉絲」

宋美齡一生未育

為了保護宋美齡在蔣家的地位,

蔣介石早早立下遺囑,

告訴自己的兒子除了宋美齡之外

你們沒有第二個母親!

1956年7月28日,蔣介石全家在桃園角板山野餐

宋美齡做飯

1957年在中橫公路

1957年11月11日,蔣介石乘直升機於台灣海峽參觀第七艦隊

1957年11月11日蔣介石聽取對蓋格計數器的講解,

蓋格計數器是用於偵測核輻射強度的設備

1957年11月11日在艦橋上向外凝視的蔣介石

1960年,蔣中正參加昔日曾兵戎相見的閻錫山大殮

1960年6月18日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

1960年代的士林官邸

1961年,蔣介石背影

1961年

1961年

1961年

1962年

1966年

1966年閱兵的蔣介石

1968年9月7日,蔣夫人宋美齡在士林官邸舉辦戶外烤肉餐會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1964年6月23日,

宋美齡和蔣介石,宋時年67歲

1971閱兵

1970年代,蔣介石親手為宋美齡炒飯

步入高齡的蔣介石、宋美齡夫婦。

敗退台灣後的蔣介石,兩個兒子陪伴左右

晚年蔣公喜抱長孫

(圖中的女士是蔣介石的大兒媳婦蔣方良),人生美事一件

這是比較全的一張蔣氏家族成員四世同堂全家福

晚年蔣介石與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長鬍適交談。

胡適也是,居然敢大大咧咧地

在蔣介石面前蹺二郎腿,

而此時的蔣公修為也很了得,似乎也不介意

晚年的蔣介石,深得曾國藩修為真傳,

每天早上早起記日記不輟,

能夠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實在難得

紀念封和郵票

在蔣介石敗走台灣以後,

他和宋美齡

始終只承認一個中國,


他談台灣:是中國領土

兩個中國太荒謬。

這和台獨份子大不相同。

1969年蔣介石車禍後,

身體就大不如從前了。

心臟病、氣喘都病發了。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永遠離世。

對操辦後世的家人只說了句:

「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將來,

有一天葬到大陸,葬到家鄉去!」

就在蔣介石去世那天,

侍衛把消息告訴了

遠在大陸的毛澤東,

毛澤東聽後,一臉凝重。

那天,他只吃了一點點東西,

沉默莊嚴地把張元干送別詞,

《賀新郎》的演唱錄音放了一天。

這首詞只有幾分鐘長,

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種葬禮的氣氛。

毛澤東時而靜靜地躺著聽,

時而用手拍床,擊節詠嘆,神情悲愴。

詞里寫道:

目盡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釋意:

你我都是胸懷古往今來

和國家大事的人物,

不是那些卿卿我我

談論兒女恩怨私情的人。

在蔣介石離世後,蔣介石的孩子

依照浙江奉化老家習俗,

兒子蔣經國給他穿上

7條褲子、7件內衣,包括長袍馬褂。

遺體貼身包著絲綿、黑褲、黑皮鞋。

還有他最愛讀的書,一本四本。

《聖經》、《荒漠甘泉》、

《三民主義》、《唐詩》。

人的一生,

到了最後都會面對自己的內心。

安靜地回到自己最初的位置上,

就像難以把握的命運。

在塵歸塵、土歸土之後。

等待來世緩緩降臨。

今天我們不說先人是非功過,

僅僅思念和緬懷歷史風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與生活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國山西發掘出—神奇彩色冰洞!轟動世界!值得一去!
南懷瑾:生命的能量來自寧靜

TAG:健康與生活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