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灣間諜策反大陸學生案內幕

台灣間諜策反大陸學生案內幕

【環球時報記者范凌志】中國國家安全機關近日對外披露一批台灣「軍情局」間諜策反大陸學生的案件,涉及多名台灣間諜和相關人員。《環球時報》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台灣間諜情報機關為服務台當局政策需求,使用金錢收買、感情拉攏、色情引誘等手段,加大對大陸赴台學生等人員的滲透策反力度,大肆布建間諜情報網路,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破壞兩岸和平發展大局。

「桃色陷阱」毀了他的前程

2011年3月,在台灣交流學習的大陸某重點大學學生宋哲,獲邀參加島內朋友組織的聚餐。席間,一名叫許佳瀅的台灣女子對宋哲很感興趣,不斷詢問他所在大陸學校和專業的情況。當宋哲談到系裡在開展幾個在大陸處於領先地位的研究項目後,許佳瀅對他的「好感」更強烈了。

不久,許佳瀅開始單獨約宋哲去酒吧、KTV。隨著距離越來越近,許佳瀅總是有意無意與宋哲進行身體接觸,並在一次旅行時,引誘宋哲發生了關係。當宋哲交流結束準備返回大陸時,許佳瀅要求他回去後將自己的生活狀態,特別是「學業上的長進」拍照分享給自己。此時的宋哲對許佳瀅十分迷戀,言聽計從。

宋哲很快被保送到另一所高校攻讀博士學位,並開始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項目。許佳瀅得知後,在每天通過郵件和微信表達「愛意」的同時,開始頻繁讓宋哲提供實驗室里的論文和研究報告。這讓宋哲開始對許佳瀅的身份產生懷疑,但當他出於恐懼想和對方斷絕聯繫時,卻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許佳瀅一邊匿名向宋哲周圍的老師、同學和親友發送騷擾郵件和簡訊,痛斥宋哲「始亂終棄,不能信任」,一邊用向學校報告宋哲提供研究資料的事來威脅他。迫於壓力,宋哲只能恢復與許佳瀅的聯繫,並陸續提供該實驗室關於我國防科工領域的數百份研究資料,最終毀掉自己的前程。

許佳瀅的手段讓人聯想到某些境外情報機關專門訓練的色情間諜。據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介紹,許佳瀅真名叫許莉婷,是台灣「軍情局」制內間諜,1977年出生,比宋哲足足大了16歲。

噓寒問暖背後的陰謀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安全機關了解到,除色情引誘外,台灣間諜還往往化身成「知心姐姐」或「熱情好客的同學」,或情感拉攏,或金錢利誘,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2015年,大陸學生朱暉到台灣一所大學交流。為撰寫論文,他想採訪一些台灣政治人物,但苦於沒有門路。自稱「立法委員」助理的徐子晴恰巧出現,主動幫朱暉聯絡多名「平時想都不敢想」的採訪對象。之後,在徐運作下,朱暉又拿到島內一個非常熱門的夏令營邀請函。作為回報,朱暉幫助徐聯繫在島內同期交流學習的幾名大陸同學。不久,朱暉又按徐子晴的要求,邀請在國家某部委工作的朋友丁濤赴台旅遊。

這次旅行,徐子晴對剛入職場的丁濤全程陪玩,包辦費用,並像「知心姐姐」一樣教他如何處理與同事、領導的關係。丁濤回大陸後,徐子晴噓寒問暖,主動詢問他的工作、生活情況,並寄送禮物。但逐漸,這位「知心姐姐」異常的要求也隨著「關心」一同出現。

徐子晴多次表現出對兩岸形勢的關心和對祖國統一的期盼,聲稱要到大陸開公司,並以經商需要了解大陸政策走向為名義,向丁濤索要其接觸到的內部文件。徐子晴表示,如果丁濤提供的消息能讓公司掌握商機,就讓丁濤成為公司股東。在前期的感情拉攏和不斷承諾高額「分紅」的誘惑下,丁濤先後向徐提供機密級文件4份、秘密級文件1份。

據國家安全機關掌握的信息,這名活躍在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高校,一會兒是「立委」助理,一會兒是淡江大學博士,一會兒又變成導遊、義工的「知心姐姐」,真實身份是台「軍情局」間諜徐韻媛。而1980年出生的徐韻媛,除以不同面目接近大陸學生外,也對島內人員下手。

2015年3月,一名蔡姓台籍男子被國家安全機關人員當場抓獲,並搜獲存儲卡5張,內有多份大陸黨政機關涉密文件。原來,蔡某表面上是商人和台灣某協會的秘書長,背地裡卻是徐韻媛發展的情報員,他常年頻繁往返兩岸,與大陸政商界人士交往密切。據了解,徐韻媛早早便盯上蔡某,而當蔡某一時經濟窘迫時,她及時出現,亮明身份,開出價碼讓蔡某搜集、竊取情報。

在異鄉遇到幫助是件幸事,但有時這種「幸運」並非想像中那麼美好。2012年,攻讀政治學系研究生的劉楓作為交換生到台灣淡江大學學習,其間,她約大陸同學在島內自由行。這時,劉楓結識的一名叫「陳小自」的台灣青年主動提出充當導遊。陳出手闊綽,帶他們品嘗小吃,為他們購買緊俏演唱會的門票。「感覺他不是很在乎錢,完全圍著我們轉」,劉楓回憶說。

劉楓回到大陸後不久,陳小自聯繫上她,說自己換了工作,單位想找大陸熟人到航展幫忙拍點東西,除解決食宿外,還給幾千元跑腿費。劉楓對此起疑,後在父母阻止下未答應對方的要求。之後,陳小自又提出讓她幫著寫論文、購買國防白皮書。這讓劉楓覺得陳小自愈發可疑,便斷絕了與他的聯繫。

根據國家安全機關的資料,陳小自真名為陳泰宇,是台灣「軍情局」間諜,1988年出生。

大陸學生成為重點「獵物」

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大陸學生陸偉。2014年,他到台灣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負責接待的是一名與其年齡相仿的台灣人林慶哲。林慶哲不僅為陸偉提供周到的食宿安排,還利用空餘時間陪其遊玩,兩人迅速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陸偉返回大陸後,林慶哲請他幫助搜集一些國內公開發表的學術期刊,陸偉不好推辭,就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很快拿到幾千元報酬。正當陸偉為這份既增進「友誼」又有豐厚報酬的兼職沾沾自喜時,國家安全機關找到了陸偉。

林慶哲真名叫林家輔,1984年出生,主要以台灣某基金會志工身份出現,在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物色目標,而陸偉正是由於在大陸航天航空專業學習的背景,成為其「獵物」。

據國家安全機關人士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被台灣間諜盯上的大陸學生,大多來自政治、經濟或涉國防科工類專業。他們看中這些學生處於上升發展階段,有著好的就業前景。正像陳泰宇給劉楓打氣,鼓勵她考公務員,說等劉楓當了大官會來找她一樣,這些台諜對很多大陸學生都講過,希望他們今後進入黨政機關、國防科研院所任職。

值得注意的是,像陸偉查找公開刊物一樣,台諜最初要陸生搜集的很多資料本身並不具備密級。他們這樣做有更深考慮,即通過給一些利益,將大陸學生套牢。一位國家安全機關人士說:「一旦我們的學生走上核心敏感崗位,再想拒絕台諜提出的更加深入、嚴重的情報活動要求,台諜就會撕下溫情的面具,以之前的交往為把柄,要挾他們就範。」

2014年,國家安全機關曾公布多起台灣間諜策反大陸學生的案件,並予以嚴厲譴責。大陸有關部門也建議台灣方面對此予以關注,凈化高校環境。但隨著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台,台間諜情報機關為竭力表忠,加大力度對大陸赴台學生實施滲透策反。

據前述安全官員透露,2016年以來,由台灣間諜情報機構實施、證據確鑿、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審查的網路策反境內學生的案件,同樣呈上升趨勢,一些境外間諜已將黑手伸向校園。他們多以20歲左右的在讀高校生為主要目標,藉助網聊工具、校園論壇、招聘網站等物色「調研員」。「受聘」學生先做一些搜集、整理、匯總信息的工作,嘗到「甜頭」後,台灣間諜便開始引誘他們從事情報搜集工作。

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認罪悔過態度好」的學生的處理以教育挽救為主,且出於保護學生的目的,有關部門往往會第一時間警示,要其終止與對方聯繫,而不會刻意放線。國家安全機關提醒在外就學的學子:警惕無緣無故的恩惠,拒絕免費提供的午餐。(宋哲、朱暉、丁濤、劉楓均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推動全球全面停止購買伊朗石油:誰不遵守規則,就要被制裁!
剛剛,李登輝坐著輪椅抵達日本,會和安倍見面嗎?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