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自然筆記︱濕地小

自然筆記︱濕地小

Birdsong at the Waterside

 Gentle Nature Noises

Outside Broadcast Recordings 

00:00/

濕地小??

走在濕地的水邊,總是可以聽到ke-ke-ke-ke重複的高音吱叫聲,像極了秋風吹動的銀鈴。不用去觀望,那一定是小鸊鷉(pi"ti)在水間嬉鬧。

他是一種潛鳥,善於潛入水中覓食及躲避危險。經常我會利用岸邊的蘆葦或狼尾草潛行到理想距離時,剛然露頭他便潛入水中。等到再次浮出,離我卻遠去了許多,並且狡猾地回看著我的沮喪,快樂的唱起那特有的歌聲,且歌且遠。

他與我的距離是需要智慧與耐心來縮短,岸邊水淺,是小魚喜歡聚集取暖覓食的地方。他喜食小魚,必然離不開岸邊。對於形狀類人物他存在著天生的畏懼,因為我們中的一些總是會讓他們提早的結束生命。或捕食,或用獵槍,彈弓。總是有殘忍或貪婪讓我與他之間多了警惕。若你有耐心等候,坐著如樹一般靜止,他便如期而來。

我有耐心,但水邊蚊蟲甚多,下意識不免要動手驅趕。但就是這一動作往往讓他受驚而去,讓我懊惱不已。於是,選擇帳篷偽裝。這樣我們雙方都可享受自在。他終於游弋在我身旁,我也可以仔細打量他的樣子。

他大約有長25-29厘米,全身以灰黑色係為主。枕部有黑褐色羽冠,陽光下掛滿水珠,如珠串晶瑩剔透。上頸部具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泛起金屬的質感。偶爾,他會從水面躍起,抖動著小小的雙翅,這時你可以看到他潔白的下體。清晨的陽光灑滿了他的身體,由於經常潛水的緣故,他總是披掛了滿滿的水珠,那些珠兒似乎可以流動,折射出迷人的光澤。但很少會落下,我想這一定與他油質的羽毛有關。

岸邊不遠有幾簇蘆葦,他們每次在水面遊戲完畢,總要回到那裡間隔不久再出來。我想那裡一定是他的家了。

他們喜歡把家建在水中叢生的蘆葦、燈心草、香蒲等上面,利用這些材料來搭建一個可以浮動的家,水位漲落都可以從容應對,不必擔心家中的卵被水淹沒。而水生濕氣,草變質產生熱量剛好適合孩子們快速孵化。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家正是他們千百年來進化的結果。野生鳥類的進化總是可以合理利用環境來最高效的完成生命的延續。這也許是我們人類文明無法比擬的。

孩子們出殼後第二天就可以下水游泳,父母澤護左右並為他們餵食。這樣的一幕天倫樂趣總是感染著春水蕩漾。

他們這段時間總是有10餘只聚集在我帳篷周圍。最精彩的便是嬉戲打鬧中在水面的疾走飛掠,留下串串漣漪任你遐想。這樣的景象是南遷的前兆,漫漫長路需要集體的力量來相互依存。我觀察到冬季的時候,他們中的一些依然會留在這裡,因為這裡有了不結冰的水域,也許他們可以不用再長途跋涉。

離我最近的一隻應該是新生的雛鳥,他的羽色發灰,沒有成鳥那般色澤鮮艷。對於我的帳篷充滿好奇又心生疑慮。他把自己的身體盡量藏在水裡,只露出頭部。這樣的動作是他們常見的一種游泳方式,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他們有了另一個名字(王八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梵凈山,申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