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能挖、不敢挖、找不著的三座皇陵

不能挖、不敢挖、找不著的三座皇陵

文章來源:收藏馬未都(ID:gxtv-scmwd)

圖丨定陵

帝王陵寢,向來都是人們想要窺探的秘地,只是帝王早在他們生活的年代便想到了這一點,使後人難以打擾他們的安眠。

在中國,有這麼三座知名度極高的陵墓,卻至今未見天日。

不敢挖——秦始皇陵

既然說到知名度,那麼秦始皇秦墓肯定是首先要說的了。始皇帝以一掃六合的雄主之氣,開始了中國此後長達兩千多年的帝王史,觀今日的這一小部分兵馬俑,就已經覺得嬴政的威嚴與霸道穿越時空,震撼世人。

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是那個時代的統治者絕無僅有的奢侈厚葬。

秦始皇陵發現於1974年,距今已經40多年了,仍然沒有挖掘。一種原因是,按照古人所載,秦始皇陵中有許多機關,能讓入侵者深陷萬劫不復。比如史記《史記》中就說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輒射之。」

如果說自動擊發的暗弩尚能防護,但秦始皇陵中一直相傳有的水銀河流,則是所有盜墓者的夢魘——我國考古工作者已經用現代科技探明了秦始皇陵中有流動的金屬。

皮膚與粘膜很容易吸收劇毒的汞蒸汽

歷史上,項羽、黃巢等人曾經試圖盜秦始皇陵墓,但項羽只不過燒了秦皇陵的地表建築,並沒有找到地宮的入口,估計也是因為害怕傳聞中陵墓的種種防盜措施吧。

從今天考古的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對秦皇陵不進行開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文物保護和修復技術的局限性,以當前的科技水平,突然開掘秦皇陵,很容易造成文物破壞。

圖丨定陵考古被認為是考古史的一大悲劇

埋藏於地下兩千多年之久的兵馬俑,原本是彩色的,在重見天日之前,基本處於無氧的環境中,一經出土,短則幾十分鐘,長則一天,就會立即褪色成我們熟悉的樣子。更不要說衣物、文獻、墓誌、繪畫等文物了。

圖丨定陵的龍袍出土後迅速風化

不知蹤——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而死後,他的去向卻成了千古之謎。

和所有帝王不希望死後被打擾一樣,一代天驕臨終前曾經囑咐過忠心的屬下:死後不要明著發喪,要遵守祖上留下來的風俗秘密下葬。

當時的蒙古族貴族當時的下葬風俗是以平地建陵,不起墳頭。隨後在封墓的時候,當著哺乳母羊的面殺一隻羊羔,最後牽過馬來將痕迹踏平。

到了祭祖的時候,貴族的後人便牽著那隻母羊回到墳墓埋藏的位置進行祭拜,而一旦這隻母羊也死了,就很難再找到這個位置了。

目前在全國各地發現的全部都是埋藏著他生前衣物或用品的衣冠冢,並沒有存放遺體的棺槨被發現。

圖丨位於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衣冠冢

關於他真實陵墓的位置,向來眾說紛紜,一說位於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一說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還有人說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總之,這位軍略橫跨歐亞的大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人打擾。

挖不開——乾陵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的一生有著許多傳奇色彩。武則天死後恰逢政局動蕩,人們無暇關注此事,而事後關於她的說法又爭議很多,貶褒不一。

雖然貴為皇帝,但武則天沒有自己單獨的陵墓,而是重新打開了已經埋葬李治22年的乾陵,與她深愛了一生的丈夫合葬——這也是我國唯一合葬了兩位皇帝的陵墓。

圖丨乾陵

據說,乾陵里陪葬珍寶無數;據說,乾陵里就是一座盛唐的縮影;據說,消失了的《蘭亭序》真跡就埋藏在乾陵中……對於鼎盛時期的李唐家族的皇家陵寢,總是能激起各個時代的人們的想像。

圖丨乾陵無字碑

唐末農民起義,黃巢拉開了唐朝覆滅的序幕,因缺少軍資,他曾動用40萬士兵盜挖乾陵,直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半個梁山都快被剷平了,卻也沒有找到墓道口。

不論歷史上是挖不動,還是找不到,還是不敢挖,巧妙的陵墓設計都讓這些帝王陵墓得以逃過一劫。

雖然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來說,讓古老的地宮重現世間並非難事,但我們自知並沒有做好保障出土文物的萬全準備。僅憑這一點,規定「不主動開掘帝王陵墓」的現代人,才是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者。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人生幸福,無非這四件事
落花為茶,落葉為秋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