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侵華日軍圍城,縣長跳城殉國,高喊「中國不會亡」

面對侵華日軍圍城,縣長跳城殉國,高喊「中國不會亡」

文|和佛賞花去

抗戰以來,只有殉土的將領,沒有殉職的地方官,吾願開此先例」。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是1938年山東滕縣縣長周同說的。他說完這番話後,跳下10米高的城牆殉國。成為抗戰以來首位殉職官員。當時的戰地記者范長江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

中將師長王銘章

滕縣保衛戰,也許並不為人所知。1937年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軍事要地徐州。而距離徐州100公里的滕縣是徐州的大門,日本第十步兵聯隊4000多名手持精良武器日軍,在飛機、大炮、裝甲車掩護下開始了瘋狂攻城。滕縣主要是川軍8個團,但真正的戰鬥部隊不到3000人,且武器落後,主要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槍、大刀、手榴彈和為數很少的土造機槍。滕縣自古軍事要地,規模宏大,城牆高達10米,厚5米。守城的是稟性正直、驍勇善戰的中將師長王銘章。對於敵強己弱的形勢,王銘章抱定以死報國的打算。

滕縣百姓給了守城川軍大力支持。史料記載,僅1938年1月送到師部的豬百多頭,粉條千多斤,大白菜一萬多斤。不管部隊收與不收,送到就走。商店一致商量,不許漲價。川軍曾勸阻百姓不要饋贈,然而各村送禮物的人,仍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川軍出川時正值秋季,多穿短褲、草鞋,來到山東正值隆冬時節,百姓紛紛送棉衣,還無償幫助抬擔架、挖戰壕,搞運輸,極大地鼓舞了士氣與鬥志。這裡也有藤縣縣長周同的功勞。關於周同的記載並不多,他是河南人,寡言語,擅文墨。他來藤縣也才4個月。剛到任就趕上,日軍沿津浦鐵路大舉南下,韓復榘率十萬大軍不戰而逃。滕縣城危在旦夕,民眾紛紛攜眷逃亡。為了穩定民心。周同逮捕了準備投日的商會會長,槍斃了擅離職守的警察巡官。直到川軍趕來。周同帶領著滕縣警察和保安團隊五六百人,配合川軍保衛滕縣城。周同還偕同師長王銘章,巡視城牆要點,給軍民以鼓舞。

3月18日,日軍不顧及城內有許多德國教堂,會引起國際糾紛,用60門大炮和30架轟炸機,狂轟濫炸縣城。此時王銘章已將滕縣外城陣地的部隊全部調進城內,集中兵力防守。全城一片火海,遍地都是焦土。兩小時後,日軍十餘輛坦克從東城牆的塌口衝過。已經守城3天半的王銘章登上西北城牆,親自指揮警衛連一個排進攻西門城樓。最終全部陣亡。無兵可派的王銘章,拍下最後一封電報:決心死拼,以報國家。然後砸毀電台,如士兵一樣衝鋒,身中數彈,當場殉國。

李宗仁

周同抱住王銘章的屍體大哭。他登上10多米高的城樓,環顧城內斷壁殘垣,城外炮火連天,滕縣就要淪亡了。他突然堅定地對身邊的人說了這句話:中國不會亡!中華民族不會亡!我要用行動表明,中國人民是不會向敵人屈服的。」身邊的人還沒有領悟過來,周同縱身一跳,從城上墜下,追隨王銘章以身殉國。此戰,守城部隊自王銘章以下3000官兵全部殉難。滕縣之戰,為徐州一帶中國軍隊的集結贏得了時間,為之後的台兒庄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高度評價: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庄大捷。 隨後,國民政府追贈王銘章為陸軍上將。戰地記者范長江發表了《悲壯的滕縣之役》一文,小縣長周同被國人視為抗戰中殉職的第一位地方官。參考資料《悲壯的滕縣之役》《李宗仁回憶錄》

日軍攻入騰縣縣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湖煙雨十年燈 的精彩文章:

出嫁女眼中老公和父親誰更親?兩千年前她做出選擇,爭議至今
大波浪發、小坤包,原來於鳳至年輕時這般漂亮時尚

TAG:江湖煙雨十年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