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被人彈劾是康有為同黨 他怎樣對慈禧自證清白

李鴻章被人彈劾是康有為同黨 他怎樣對慈禧自證清白

一八九八,戊戌變法。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緒皇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倡導下,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維新運動——戊戌變法。變法的結果眾所周知——慈禧太后以一場流血政變,對這場變法說「不」。參與變法的人中,光緒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直到死都沒被放出;康有為、梁啟超被清廷通緝、追殺,被迫流亡海外;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則被清廷殺害,是為「戊戌六君子」。

戊戌變法以如此慘烈的結果收場,讓許多人意料不及。李鴻章就是其中之一。當「戊戌政變」發生後,李鴻章與正在中國訪問的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見面,表達了同情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態度,稱:「論其罪狀,無非煽惑人心,致於眾怒。」

顯然,在李鴻章看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並沒犯「謀反大逆」的重罪。李鴻章與那些意欲置康有為、梁啟超死地而後快的頑固派,還是不一樣的。

李鴻章為何採取同情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立場呢?原因很簡單,李鴻章本來就是洋務派的中堅力量,他很理解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變法圖強」的主張。他多次對人說:「康有為吾不如也,廢制之事,吾欲為數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深愧焉。」李鴻章認為康有為能夠想到廢除舊制度的事情,比自己更強。

在慈禧太后即將發起「戊戌政變」的一刻,李鴻章敏銳地感覺到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面臨的危險,立即暗示他們有所準備。政變開始後,李鴻章將自己緊緊關在賢良寺,足不出戶。既不參加慈禧太后幽禁光緒皇帝的行動,也沒有發表同情光緒皇帝的言語。他只是悄悄通過自己的渠道,協助康有為、梁啟超離開中國,逃到日本。

康有為、梁啟超在日本之初,過得很不如意。李鴻章又寫信勉勵他們:「精研西學,歷練才幹,以待他日效力國事,不必因現時境遇,遽灰初心。」一個朝廷重臣,向朝廷通緝犯表示寬慰,讓康有為、梁啟超感激不盡,回信致謝。

或許,正是李鴻章的這些舉動,引起了一些頑固派的不滿。當清廷全力通緝、追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時,有人彈劾李鴻章,說他是「康黨」。這可是一種很嚴重的指控,分分鐘讓人腦袋掉地。

慈禧太后有意敲打李鴻章,將這些奏摺拿給他看。

李鴻章回答:「臣實是康黨,廢立之事,臣不與聞,六部誠可廢,若舊法能富強,中國之強久矣,何待今日?主張變法者即指為康黨,臣無可逃,實是康黨。」

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回答。首先,李鴻章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表示,自己不參與「廢立之事」,置身於「帝黨」和「後黨」權力爭鬥之外,保全了自身安全。隨後,李鴻章乾脆大大方方地承認,如果說支持變法就是康黨,那我就是康黨吧。

李鴻章的強硬態度,是慈禧太后所意想不到的。她沉默良久,放過了李鴻章。

1900年1月,李鴻章出任兩廣總督。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而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在廣東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李鴻章到了廣州後,就有人向他請教對康有為的看法。李鴻章幾乎沒有考慮,就再次脫口而出:「朝廷意抓康黨,爾等無需怕,吾即是康黨。」

這番話,把在場的人嚇了一大跳。

【參考資料:《清史稿》《戊戌變法檔案史料》《掩蓋百年的「戊戌六君子」被殺真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和珅府上管家 聚斂家產20萬 被嘉慶皇帝點名問罪
世界盃歷史上最嚴厲的一道命令:要麼奪冠,要麼死!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