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延禧攻略》帶火了紫禁城美學,《未來生活+》探尋圈層進階密鑰

《延禧攻略》帶火了紫禁城美學,《未來生活+》探尋圈層進階密鑰

9月13日,JSTYLE精美跨界沙龍《未來生活+》第九期高清視頻全程版在JSTYLE獨家上線播出,精簡版視頻將於9月19日上線。

本期節目以「法式風情遇上東方美學」為主題,邀請到了著名演員、投資人殷旭,高級定製專業委員會主席、法蘭西文化藝術騎士勳章獲得者趙倩,瑞雅生活創始人、新中產女性優雅與時尚生活方式領袖何佩嶸Sara,時尚藝術公關一哥、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和JINGART藝覽北京聯合創始人包一峰參與分享討論,沙龍由跨界策劃人、創客運動實踐者岳路平主持,在北京山下的凱德麓語錄製。

(從左至右:包一峰、何佩嶸、趙倩、殷旭、岳路平)

今年夏天,乾隆很忙,連著熱播的兩部劇《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清宮題材。被稱為「古裝職場劇」的《延禧攻略》更是創造了超150億的總播放量,成為「劇王」。除了故事情節,兩部劇精良的「服化道」也成為人們的熱議話題。《延禧攻略》中各種非遺文化的元素,讓蘇州緙絲、南京絨花等技藝受追捧。戲中所展現的紫禁城生活美學,不論是服裝、美食、家居擺件,還是禮儀、藝術收藏等都儘可能還原歷史。


《延禧攻略》帶火了紫禁城生活美學

沙龍先從爆款劇《延禧攻略》的觀後感聊起,主持人岳路平拋出了「還珠宇宙」的討論梗,激發了大家的表達碰撞。

劇中「方姑姑」一角的扮演者殷旭,也是這部劇的投資方,她說最初並沒有想到會這麼火爆,「當時接到這個戲,作為投資一方來說我們首先可能是從職業敏感度上捕捉到了這個劇本的一個完整和紮實性在裡面。」

《延禧攻略》能夠把服裝、非遺工藝做得那麼細緻,讓高級定製專業委員會主席趙倩覺得很不簡單了,「這部劇對於文化是有推動作用的,能把宮廷文化植入到大眾的心中。」何佩嶸Sara從宮廷劇對禮儀文化的推廣角度分享了觀後感,「清宮劇里最常提到的詞語就是 『規矩』。」清朝的皇帝都酷愛書畫藝術,乾隆更是被稱為「蓋章狂魔」,他經常在收藏的書畫作品上蓋戳,這樣的人物形象細節在《延禧攻略》中也有體現。作為兩大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聯合創始人包一峰以乾隆皇帝4.8平方米的書房「三希堂」為例分享了他對書畫藝術的偏愛。

魏瓔珞的「盧浮攻略」,要精選哪件「中國好物」?

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正興「中國熱」。那時的中國文化甚至直接影響了歐洲新藝術風格——洛可可風格的產生,它取代了之前奢華的巴洛克風格。在沙龍第二環節,主持人岳路平邀請嘉賓自由暢想「當魏瓔珞去到同時期的法國王宮,她會帶些什麼中國禮物贈與法國王妃」以及「法國王妃可能會回贈什麼禮物」這兩個話題。

殷旭結合魏瓔珞劇中故事,推薦「京綉」,「魏瓔珞本身就是綉坊出身,京綉又稱宮綉,主要是皇宮裡用,這份禮物傳揚了我們的文化,也涵蓋了很多藝術氣息,它是特別保險又有內涵的禮物。」

趙倩推薦了當時被皇家御用的「雲錦」,「雲錦把創意和綉相關的東西直接植入到了面料裡面,它在織作的過程中需要兩個人一上一下,本身的製作過程已經有中國文化的精髓,它有陰有陽。」

何佩嶸Sara暢想了中法王妃的下午茶畫面,她推薦「陶瓷茶具」,「茶發源於中國,當時中國的陶瓷器也很受歐洲歡迎,喝茶又可以是一種高端社交方式。」

包一峰則推薦一套「文房四寶」,「法國的書寫工具跟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送一套文房四寶既可以讓他們了解我們中國文化的精深,也能讓他們看看怎麼樣寫出漂亮的外語。」

關於法國王妃回贈禮的想像,嘉賓們也繼續從不同角度出發討論。包一峰認為可能會送一些洋玩意,比如西洋鐘錶,「乾隆特別喜歡西洋鐘錶,當時西方傳教士就常把鐘錶作為禮品進獻宮廷。」何佩嶸Sara覺得可以送香水,「那時候的歐洲人很少洗澡,香水可以作為高檔禮品來贈送。」趙倩選擇了香檳酒與馬卡龍,「香檳有快樂的氣氛,會有節日的感覺。」殷旭從女性視角,推薦回贈束身衣,「那時候法國宮廷的女性都有束身衣,中國宮廷可能還是肚兜。」


中西文化融合的參考意義與生活嘗試

美是世界各國文化共通的語言,不論是法式風情,還是紫禁城美學,時空不同,審美體系不同,都不會阻止中西文化的融合共生。古往今來,觀照於當下,不同的媒介體、藝術家都在給出自己的思考嘗試與答案。

殷旭從演員這個職業角度,談及自身感受。她對比中外影視行業,最明顯的體會是影視圈對女演員年齡的要求不同。她說,「對於國外的女演員來說,三十歲是最好的年齡,但中國市場來說,對於三十歲的女演員是非常尷尬的年齡段。從生活閱歷上來說,我覺得其實真正女人最美的時候應該是從三十歲開始,能帶給觀眾深層次的演繹是會不一樣的。」

趙倩在2018年榮獲了法蘭西文化藝術騎士勳章,此前,金庸、李安、王家衛、鞏俐、郎朗、章子怡等人都獲得過這個榮譽。她還會在巴黎頂級時尚地標蒙田大道開設自己和朋友們聯合創辦的「騎士之家」,這是一個複合美學空間會館,將中國極致美學當代化的表現與歐洲的經典文化碰撞。面對中西文化的融合,趙倩藉以中法時尚文化,給出了自己當代化的嘗試,她正著力打造一個中國極致美學的「世外桃源」。

當有越來越多機會進入國際社交場合,西方禮儀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課,何佩嶸Sara所做的就是高端精修國際禮儀培訓。中西禮儀看似差異明顯,但在Sara看來,它們是共同的,「禮儀就是讓別人覺得跟你在一起更舒服」,她也解讀了中西禮儀在當代生活中的差異化。

在藝術創作領域中西融合的當代化嘗試就更多了,包一峰以著名藝術家徐冰的大型個展「徐冰:思想與方法」為例,分享了徐冰自創的「新英文書法」,將漢語方塊字與英文字母進行跨文化的對話嘗試。他還談及了著名雕塑藝術家隋建國的「中山裝」系列作品和「留法三劍客」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對西方抽象藝術的中國意境演繹。包一峰說,「藝術品不只屬於美術館,生活當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的擁有者,家裡只要有一面牆就可以放一幅小的畫,這幅畫每天給你帶來的能量,是很難用價值去表述的。」


詮釋關鍵詞,尋找圈層進階密鑰

在沙龍最後一環節,每個嘉賓根據拿到的標籤牌,分享了自己對圈層進階關鍵詞的理解。

殷旭從演員的多元體驗角度詮釋了對「一人千面」標籤牌的理解,她說「作為演員,可以選擇不同的人生去體驗,這是一個特別過癮的事情」。

趙倩從「美學權力」這個關鍵詞出發,結合多年來的巴黎生活經歷,她認為巴黎是全世界在美學方面最有力量的城市,「全世界那些能人都把他們的能量信息留在了巴黎。」她說,「美是一種權力,它是對人精神世界的加持。美是一個維度很高的能量,就像愛一樣。美可以讓資產找到階級,同樣的一筆財富,數字上是一樣的,它在能量維度不同的人的手裡,它所發揮的作用會是完全不同的。」

何佩嶸Sara解讀關鍵詞「氣質密碼」,她說:「你的環境、你的著裝,甚至你的妝容都會影響到你的狀態,會影響到你的氣質。禮儀就是一個氣質密鑰。」

包一峰解讀了「藝術轉譯」一詞,「轉譯」這個詞語源於英語translation,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都有各自的反射弧,「藝術是一個開放性提問題的媒介,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藝術釋放那些不好的能量。」

如趙倩所說,「美是一種信仰,不是一種享受,並非是我們要去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它是根植於一個人內心的單純、天真。」《未來生活+》第9期以《延禧攻略》為引線,以影視、服裝、禮儀、藝術為介質,探尋藝術、美學、生活方式、圈層之間更好的互動進階。

(全程視頻戳鏈接:http://app.jstyle.cn/newwap/index.php/Home/Index/videodesc?id=2686 )

沙龍結束之後,每位嘉賓還在特別版的禮物上簽名,給《未來生活+》送上了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style精美 的精彩文章:

宋威龍亮相MCM 19春夏男裝發布秀場;Tomas Maier離開Bottega Veneta
HILOOK:菅紉姿 「鄰家」酷女孩!不玩美也是一種完美

TAG:Jstyle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