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高成兒 時拾史事 今天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17世紀40年代,世界歷史上的兩件大事幾乎同時發生。

在歐洲的不列顛群島,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

而在遙遠的東方,八旗鐵騎浩浩蕩蕩,殺入了山海關。

對於滿清南下的影響,坊間議論紛紛,有人對它抱以肯定態度,有人則怒斥:「誤中華三百年」。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

那就是為中國清宮劇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你看過清宮劇嗎?你喜歡看清宮劇嗎?近三十年來,清宮劇一拍再拍,屢屢登上熒屏。


高潮迭起

讓我們把時間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許多老百姓剛剛有了彩電,也是第一次接觸到了清宮劇。經典作品有《細說乾隆》、《宰相劉羅鍋》,《戲說乾隆》講的是乾隆皇帝微服出巡的故事,該劇將冒險、英雄、愛情三大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觀眾印象深刻。《宰相劉羅鍋》描述劉墉的一生,從科舉考試到告老還鄉,一輩子與和珅鬥智斗勇,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然後是《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同樣掀起了收視狂潮,特別是《還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收視率都在50%以上,最高時甚至有60%多,每年暑假,湖南衛視幾乎都會重播,如果實在是無聊,又沒有更好看的電視劇,可以回味回味,打發時間。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以上提到的電視劇基本都是戲說,離史實非常遙遠。這時,所謂的「正劇」來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陸續播出,它們都是以帝王為主角展開劇情,但要說符合史實,那真的遠遠談不上。比如《康熙王朝》,孝庄皇太后竟然會說:「我孝庄如何如何」,「孝庄」明明是死後追封的,生前怎麼可能說出這樣的話呢?還有,康熙與蘇麻喇姑青梅竹馬,甚至想封她為妃,可事實上,蘇麻喇姑是太皇太后的陪嫁丫鬟,長玄燁四十歲,一個奶奶輩的人,根本不可能和康熙談什麼戀愛,否則康熙的口味得多重呀;《雍正王朝》里,雍正是個大勞模,一輩子憂國憂民、勤勤懇懇,最後積勞成疾,累死在辦公桌上,這也有過度美化的嫌疑。不過,當電視劇看看還是很不錯的。時至今日,康、雍兩劇仍然被許多電視台重播。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進入10年代,穿越題材的清宮劇突然火了起來。在此之前,穿越劇也並非沒有,但故事背景很少發生在清朝。比如《尋秦記》,講的是項少龍和秦始皇的故事,萬萬沒想到:秦始皇原來是個「冒牌貨」;項羽是項少龍的兒子;焚書坑儒另有原因……再比如《穿越時空的愛戀》,小玩子與大明皇孫朱允炆談了一場戀愛,怪不得朱允炆不知所蹤了,他來到了21世紀……10年代比較火的穿越劇是《宮鎖心玉》、《步步驚心》,晴川先愛上四爺,後愛上八爺;若曦先愛上八爺,後愛上四爺;八阿哥的生母良妃也是穿越的,還給康熙生了個孩子……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再往後,就是宮斗題材的清宮劇了。《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幾年前,雍正皇帝在後宮忙的不可開交,天天和妃嬪們親親我我,你儂我儂;今年換人了,乾隆突然忙了起來,在花叢中身心俱疲。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說到這裡,許多人就有疑問了,能火爆三十多年、推陳出新、長盛不衰,清宮劇到底有何魔力?投資方也不傻呀,他們願意花錢拍,看中的是回報,如果收視率慘不忍睹,市場上也不會有那麼多清宮劇了。歸根結底,還是觀眾們喜歡看、愛看。


康雍乾的特殊性

每次清宮劇播出,總會有許多其他朝代的粉絲抱怨,怎麼不拍拍大唐?怎麼不拍大明?怎麼不拍春秋戰國?清宮劇雖然名為清宮劇,也不是清朝每個時期都能獲得編劇的青睞,擔任男主最多的,還是康熙、雍正、乾隆,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儀,登上熒屏的次數明顯更少。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之所以如此,在於這三位帝王的特殊性。第一是時間近,康熙死於1722年,乾隆死於1799年,距今只有兩三百年,時間越近,能夠保存下來的資料越多,編劇更容易上手。而且時人的思想、觀念、服飾、言談舉止也更易被今人接受。第二是知名度高,提起這三位皇帝,老百姓多多少少都知道點,不管是正面的的「康乾盛世」,還是負面的文字獄、閉關鎖國。第三是發生的故事多,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有擒鰲拜、平三藩、攻台灣、御駕親征、雅克薩之戰等事迹;雍正在位十三年,親歷了九子奪嫡、整治虧空、誅殺年羹堯、攤丁入畝、大義覺迷錄等;乾隆執政六十三年,也有「十全武功」、寵幸和珅、英使訪華等經歷,轟轟烈烈、跌宕起伏,都是良好的素材呀。

滿足好奇心

皇宮裡,趙家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絕大多數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正因為神秘,所以感興趣,想要一探究竟。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有朝一日走出宮門,會經歷哪些離奇的事情,也是大家疑惑的;紫禁城,還有一個更加鮮為人知的地方——後宮,對此,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嘉慶十八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有兩三個武裝份子潛逃進了後宮,侍衛們正要搜查,被一幫太監攔住,他們說:你們不能進,只有我們這樣的人才可以。可見常人是沒有機會進入後宮的。再說,後宮是什麼地方?是皇后、妃嬪們住的地方,皇帝和他的大小老婆發生了什麼,涉及到兩性關係,容易激發人們的好奇心。

清宮劇的出現,正好滿足人們的需求。哦!原來清朝皇帝住這樣的地方,妃嬪們穿這樣的衣服。侍寢前,要泡個花瓣澡,然後被子一裹,由太監背到皇帝的寢宮;完事了,還要做記錄,避免被戴綠帽子。《甄嬛傳》里,那些爭寵、滑胎的手段更是讓人大開眼界,想要生個皇子真是太不容易了!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此外,清宮還留下了許多歷史疑案:順治皇帝有沒有出家?孝庄太后有沒有下嫁多爾袞?康熙是不是被雍正害死的?乾隆南巡期間,有沒有尋花問柳,導致皇后剪髮?傳說中的香妃,到底是何方神聖?同治皇帝英年早逝,真得了梅毒?對於種種問題,後人也是非常想了解的,但這些都屬於宮闈秘事,難以定論。清宮劇可以按照自己的邏輯,對謎題作出相應的回答,雖然未必客觀,但也是一種揭秘,使觀眾心內心的疑惑得到了解決。


老百姓的呼聲

「當朝大學士,總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鬢班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樑,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於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還有你們,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們,就那麼乾淨嗎?朕知道,你們有的人,比這七個人更腐敗!朕勸你們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腸子翻出來,曬一曬,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剛即位的時候,以為朝廷最大的敵人是鏊拜,滅了鰲拜,又以為最大的敵人是吳三桂,朕平了吳三桂,台灣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啊,朕收了台灣,葛爾丹,又成了大清的心頭之患。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大清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朝廷,就是在這乾清宮!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們當中,咱們這兒爛一點,大清國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大清各地就會揭竿而起,讓咱們死無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禎皇帝朱由檢,弔死在煤山上才幾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樹還站在皇宮後邊,天天的盯著你們呢!」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康熙王朝》,陳道明扮演的康熙怒斥貪官污吏,有的大臣雖然沒落馬,也被當場嚇哭了;《雍正王朝》,唐國強扮演的雍正推行新政,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撓,他們跪在門口,要求皇帝妥協,但雍正毫不畏懼,怒喊道:「你們上的摺子,朕一個字也不看!一個字也不批!」《宰相劉羅鍋》,李保田扮演的劉墉與大貪官和珅鬥智斗勇,最終邪不壓正,清官取得了勝利;《康熙微服私訪記》,張國立扮演的康熙深入民間,感受底層疾苦,將欺壓百姓的官僚繩之以法。

雖然是電視劇,雖然講的是清朝的事情;但懲治貪污腐敗,打擊為非作歹、魚肉人民的官員,卻是古往今來老百姓的共同願望。兩三百年後的今天,這樣的事情依然時有發生,電視劇借古人之口,喊出了今人的心聲,看過以後,直呼過癮,至少在精神上得到了一種宣洩。但是,這裡面也存在問題,一個小女孩被官府欺壓,跑到京城賣豆腐腦掙錢告狀。這時,恰好被康熙遇到了,於是皇帝寫了個條子,讓她交給官府。小女孩不大懂,問周培公:「這有用嗎?」周培公說:「全天下沒有比這個更管用的了!」冤案的解決,不靠制度,不靠法律,靠的是「明君賢相」,靠的是統治者的良心發現。有意無意,電視劇宣揚了一種「人治」思想,看多了,容易對青少年產生誤導。


出色的演員

鄭少秋、趙雅芝、張國立、張鐵林、王剛、唐國強、焦晃、陳道明、孫儷……出色的演技、實力派演員,為清宮劇增色不少。焦晃老師是話劇演員出身,但他的演技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甚至有人說:「陳道明演的是康熙,焦晃就是康熙。」一個老皇帝晚年的糾結、無奈,被他表現的淋漓盡致。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陳道明也是位非常出色的演員,不知您有沒有印象,《康熙王朝》中,當得知大阿哥曾被葛爾丹俘虜,康熙狠狠扇了胤褆一巴掌。在原先的劇本里,是沒有這個情節的,當時演大阿哥的演員一臉懵逼,是陳道明自己加上了這一段,把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完美展現了出來。十幾年前,紀連海老師在《百家講壇》正說和珅,播出後,反響非常大。對此,王剛老師笑著說自己也有功勞,因為他扮演的和珅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人們看多了戲說的和珅,自然會更有興趣了解史實中的和珅。雖然王老師的體型與真實的和珅格格不入,可憑藉出色的演技,大家早就把兩者划上了等號。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職場·家庭·情感

甄嬛是甄遠道的女兒,她最初參加選秀,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被皇帝看中,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涉世不深的「小白兔」,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後宮一把手。魏瓔珞的入宮也是陰差陽錯,但她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令妃,兒子後來也當上皇帝。甄嬛、魏瓔珞的升職經歷,與當今社會的職場有很大的相似性。進入公司,你會接觸到挑剔的上級,遇見嫉妒你的競爭者,每當捲入利益旋渦,往往身不由己,嘗盡人情冷暖。安陵容、華妃、太后、沈眉庄、陳常在……很多人物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她們的影子。

就拿安陵容來說,她的父親安比槐是松陽縣縣丞,和普通百姓比,家境不錯;但是,放在偌大的後宮裡,就顯得非常低下,擺不上檯面,每當提及出身背景,安小主就會感覺自卑,正因為上面沒人,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實現野心,她攀龍附鳳,成為別人的棋子;在日常生活中,安陵容善於用歌聲、顏值取悅上級,獲得領導信任;又會因為利益,背棄自己最初的朋友,甚至反目成仇,伺機陷害。職場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呢?正因為相似,觀眾才會產生共鳴,與主角同呼吸、共命運。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許多人厭惡職場,反感裡面的爾虞我詐,可到頭來,又不得不留在職場,因為要生存。房貸、車貸、教育支出、醫療開銷……你為什麼不生孩子?因為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你為什麼吃泡麵、喝二鍋頭、用拼多多?因為沒錢消費了!沉重的生活壓力使人們喘不過氣來,急需放鬆心情。一些清宮劇幽默、詼諧,為都市百姓釋放了壓力。《還珠格格》,小燕子效仿香妃吸引蝴蝶,沒想到引來的是蜜蜂;《宰相劉羅鍋》,大臣們都說麒麟下凡了,實際上就是條狗而已。《李衛當官》,大部分都是《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馬,主角徐崢,自帶喜感。一個個滑稽的情節,使觀眾忍俊不禁、開懷大笑,心中的壓力自然而然獲得了緩解。

工作之餘,就是愛情、家庭,清宮劇對這些內容有細膩的演繹,讓人感覺真實、貼近生活。《康熙王朝》儘管是部男人戲,也存在許多愛情故事、家庭糾葛,蘇麻喇姑喜歡伍次友,最終卻無法如願,伍次友哪敢與天子搶女人呀!太后讓蘇麻嫁給皇帝,她抗旨不遵、出家修道;寶日龍梅為了報父仇,拒絕大阿哥的追求,一心想要嫁給康熙;康熙深愛容妃,卻因為太子問題,不得不把她一貶再貶,可是在容妃死後,又下令將看過她洗馬桶的太監全部殉葬。藍齊兒是康熙的掌上明珠,同樣因為利益,被迫嫁給了葛爾丹,丈夫死後,與父皇漸行漸遠,令人唏噓。《孝庄秘史》,大玉兒在丈夫皇太極、情人多爾袞、兒子福臨之間,進退維谷,糾結萬分;《金枝欲孽》、《大清後宮》等電視劇講的就是後宮,家庭戲、感情戲更是少不了的。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批評之聲

對於清宮劇的熱播,也有許多觀眾並不買賬,譏之為「辮子戲」。滿人南下時,規定「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漢人頭上的辮子,就是一種被征服的象徵。清宮劇的泛濫,傳播了奴性意識,面對妃嬪,宮女、太監天天喊「奴才,奴婢」,面對皇帝,大臣們也以自稱「奴才」為榮。李衛和小翠生了孩子,取名「李忠四爺」,不光他自己,李家的世世代代都要為主子盡忠,雍正聽後大喜過望,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建議改名為「李忠」。

還有,對歷史不了解的人,容易把清宮劇當作史實,從而對人物的理解產生偏差。比如看多了《雍正王朝》,會認為雍正是個難得的勞模皇帝;看多了《甄嬛傳》,會以為雍正天天忙碌於後宮,是個風流的天子;《還珠格格》看多了,會覺得乾隆就是張鐵林那樣的,常常瞪著大眼,忙於老婆、女兒那攤子事。

你最喜歡看哪部清宮劇?對哪位演員印象最深?快到評論區交流交流吧φ(≧ω≦*)?


清宮劇為什麼能火爆三十年?原因在這裡!



END

作者高成,一個熱愛歷史的孤寡「老人」,喜歡創新,擅長搞怪。今日頭條ID:麥園居士


往期目錄

中世紀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書為何稱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國人在做什麼?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被邀請出席新中國開國慶典的幫會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

死人是怎麼結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是怎麼失去南京的呢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古代女子出嫁前一晚,要做什麼準備?
為了生存他找了份殯儀場的工作,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恐怖陰謀……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