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日本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日本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手藝門

中國 ? 手藝文創生活平台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日本電視節目邀請到了一位名叫Nobuo Okano的手工匠人, 他花了30多年的時間在舊書修復工作上。

有人曾拿來一本老舊的英日詞典, 希望Nobuo Okano幫忙修復。請求者稱這是他年輕時候使用的, 而現在他打算將這本詞典交給女兒繼續使用。

Nobuo接受了這項委託,下圖是Nobuo的工作台。

首先, Nobuo將舊書脊上的膠水全部刮掉:

然後,其中有一些說英語國家的地圖,這些頁面受損嚴重, Nobuo只得將他們重新黏在了新的紙上。

這個顏色看起來並不那麼匹配, 但Nobuo表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進一步降解來解決。

這份書籍修復工作中最枯燥的部分可能就是將每一頁的書角重新弄整齊……這需要用鑷子一頁頁完成。

……並且,之後還要使用熨斗進一步燙平才行。

看Nobuo的專用小熨斗……

看起來似乎大功告成? 詞典的擁有者這時表示書籍的側頁上還寫著高中時候喜歡女生姓名的首字母。

但現在,顯然不能將這個傳給女兒啊,老婆大人會打死我的……

於是,這台重型切紙機被隆重請出,以切掉側邊。

現在終於大功告成。

再加上一個新的封面,這完全就像是一本嶄新的書籍一樣。

再來看一眼這本書之前的樣子。

正如「克拉克三定律」第三條所言:大凡足夠高深之技術, 都與魔法無異。

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間國寶」認定製度。政府在全國不定期的選拔認定「人間國寶」,將那些大師級的藝人、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後由國家保護起來,並予以雄厚資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藝的流失

竹藝匠人

匠人文化的本質,只是二個詞:一是敬業、一是認真。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當匠人文化被全社會所承認,敬業和認真這二個詞,被整個日本社會接受和發揚。它們被化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成了日本社會的「常識」。

藍染匠人

「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日本匠人對於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並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合傘匠人

「職人」中,有豆腐師父、三味線師父、藍染師父、居酒屋老闆娘、玩具店師父等等傳統藝匠,舊式工作方式所具有的情味,人與技藝日日相依,相互扶持走過的年代,令人心生敬意。

鐵器匠人

對於如何使手藝達到熟練精巧,他們有著超乎尋常甚至可以說近於神經質的藝術般的追求。他們對自己每一個產品、作品都力求盡善盡美,並以自己的優秀作品而自豪和驕傲。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任憑質量不好的產品流通到市面上,會被看成是匠人之恥。

和菓子匠人

工藝之美是健康之美,不能有逆反之情,炫耀之心和自我之念。好的器物,當具謙遜之美,誠實之德,和堅固之質……美術是越接近理想就越美,工藝是越接近現實就越美。日復一日的相處,產生不能分割的情感。

相比較而言,我們民間匠人的手藝以及對待手藝的態度也並不比日本差,但是那些散落在各個地方的老手藝卻在一點點的沒落、衰敗,甚至面臨失傳的局面。也許在保護手藝傳承方面,我們需要向日本學習,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手藝門中國 ? 手藝文化傳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法國「人魚眼淚」滴眼液,緩解眼部乾澀疲勞,讓雙眼綻放魅力!
看著就涼快!世界超妖孽泳池設計,見過2個以上算你厲害

TAG:手藝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