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空軍頻頻墜機的原因終於找到了:飛行員居然在降落時打瞌睡

印度空軍頻頻墜機的原因終於找到了:飛行員居然在降落時打瞌睡

在印度空軍戰鬥機接連墜毀之後,來自印度國內民眾、政府和媒體的質疑顯然將印度空軍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而在近日,印度空軍總參謀長公開表示:事故可能和飛行員的睡眠狀況相關。通過研究近期一起米格-21戰鬥機在著陸時的墜毀事故,印度空軍醫學研究所認為該機的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打瞌睡,繼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圖為降落時正在拋出減速傘的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

對此,印度空軍總參謀長向印度空軍醫學研究所下達命令,要求後者找到飛行員睡眠問題的解決方案。乍一看來,印度空軍的確像是找到了事故頻發的原因和理由,甚至在已有飛行員起訴空軍地勤保養不力的現在,印度空軍的這一番表態大有"責任不在飛機,所以責任不在空軍"的意思。

實際上,"問題在飛行員打瞌睡"聽上去責任似乎的確不在印度空軍,但其背後透露出的信息,卻更折射出印度空軍的組織渙散,戰鬥力低下、管理混亂等一系列現狀。

圖為圖-95MS轟炸機的座艙,可見其中配有用於休息的席位。

首先,飛行過程中打瞌睡看似不可思議,但這種情況並非是印度人的專利。往近了說,巴西和英國在新千年後對民航機飛行員進行的調查都顯示,飛行員在飛行當中(無論有無輪班)打瞌睡以緩解疲勞是普遍情況。此外,長程飛行的戰略轟炸機或客貨機還另外配有休息用的床鋪,以及輪休用的飛行員。

往遠了說,為飛行員配發精神類藥劑以提振其精神的行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還為美日英法德各國所紛紛採用。上述事實起碼能證明一點:高集中度的飛行活動必定會快速消耗飛行員的精力,出現疲勞情況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圖為正在接受空中加油的幻影2000D戰鬥機。

當然,在單座的戰鬥機上,更換飛行員來避免疲勞飛行情況出現,繼而杜絕"打瞌睡"就明顯不可行了。好在單座戰鬥機執行任務的時間普遍都不長,其內油至多只能支撐3個小時,平時休息夠了,訓練時出問題的概率不能說沒有,至少"打瞌睡"的可能性不大。

但若印度空軍的"打瞌睡"不是個例,而是需要空軍總參謀長親自下令解決的"普遍情況",那麼印度空軍的日常活動一定是有問題的。

圖為正在密集編隊飛行的殲-20和殲-16戰鬥機。

當然,從有限的消息當中,筆者難以推測印度空軍的日常活動與事務到底是哪裡出問題——飛行員的睡眠不足,既有可能是坊間說的"管不住手機",也很有可能是訓練和學習安排不科學,還有可能是飛行員住處的條件過差,甚至還有可能是印度為戰鬥機飛行員的飲食安排不妥當……而這些因素可能有一種在作祟,也可能有很多種同時產生複合作用。

圖為美國空軍飛行員公寓。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現代戰爭首先打的是後勤。確切點說,若在後勤上不能"達標",則現代軍隊根本不具備上戰場的資格:飛行員帶著睡意上飛機,地勤帶著睡意修飛機,裝彈藥,那這仗壓根沒法打。

而印度空軍此時面對的,就正是這樣的問題。不同於兵器落後、數量短缺這種我們常見的"落後",飛行員打瞌睡背後的惡劣影響要常人所想更加深遠,也更加能揭露出印度空軍這隻"南亞紙老虎"真正的實力到底如何。(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江南造船廠盛況空前:10艘726A型氣墊登陸艇同時生產
沒錢以後還真是別打仗了 看看美軍在伊拉克花了多少錢?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