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熙熙然」,熙熙就是我們笑的聲音「嘻嘻」,寫成「熙熙」,形容一個人非常活潑自由,如沐春風中,一臉的自在相。人生最後有一天要死,可是沒有死以前還是高興的、快樂的,臉上不要綳得那麼緊。我經常在街上看到,尤其到銀行、辦公的地方,每人都是債主的面孔。



有個人說,老師啊,我在美國的時候,一個美國人好朋友對我說,你從出生到現在會不會笑啊?我才警覺到我這個臉孔太不對了,不會笑,像討債面孔。




所以要學著笑,人生何必擺起那個死樣子啊?活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反正在沒有死以前要快活自在,宗旨在這裡,這個叫做養生。用不著吃維他命,你就是快樂,這就是中國道家說的「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就會得道。




所以你看從前大陸的叢林,不管是顯教、密教的修行,已經傳道給你了,一個大肚子的彌勒佛,哈哈地笑,彌勒佛前面一副對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就是先學笑。所以學佛的人先學彌勒佛,學道的人先是「熙熙然」。



莊子叫「逍遙」,佛學叫「自在」。我常常告訴一般同學朋友們,你們修道要修到「逍遙」,學佛要學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臉宗教相,裝起那個修道的樣子,那個死相最討厭,既不自在又不逍遙。




現在用功的重點告訴你,浮游自在,又逍遙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話說,我們講過好多次了,要想長生不老,「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一個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幾次,比你打維他命吃補藥都好,一笑,腦神經就鬆了。你看每一個人走在街上,那個苦瓜相像銀行討債的面孔,一天到晚心裡在煩惱,臉上每一個細胞都繃緊了。你這樣修能夠成道?我第一個不相信!




莊子曰:「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這個「兌」字就是悅。假使一個人的修養,到達了隨時隨地都和平愉悅的境界,心中沒有煩惱,沒有悲憂痛苦,「和豫通」,流通和豫之氣,與天地相通,入於靈府的境界。「而不失於兌」,一天到晚,都是愉悅,那就是道家修神仙長生不老的名言:「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要學神仙,沒有別的方法,只生歡喜不生愁。能夠隨時隨地保持心境在愉悅的狀態,沒有憂愁煩惱在心中往來,自可以達到神仙的境界。




人要笑,一笑呼吸就出來了,很開心,整個鬆了。一般人都很緊張,我說那是討債的面孔,一笑就放鬆了,就好了。「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修道想成神仙,沒有另外一個法子,只要一切煩惱痛苦都丟掉放開,永遠高興,這樣才會修成神仙。會不會成為神仙不管,至少可以冒充神仙,活得很快活對啊!這一笑就好了。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我常常告訴一般同學朋友們,你們修道要修到「逍遙」,學佛要學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臉宗教相,裝起那個修道的樣子,那個死相最討厭,既不自在又不逍遙。現在用功的重點告訴你,浮游自在,又逍遙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話說,我們講過好多次了,要想長生不老,「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一個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幾次,比你打維他命吃補藥都好,一笑,腦神經就鬆了。你看每一個人走在街上,那個苦瓜相像銀行討債的面孔,一天到晚心裡在煩惱,臉上每一個細胞都繃緊了。你這樣修能夠成道?我第一個不相信!

 


——《我說參同契》




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是學大乘菩薩必須要培養的心情,也就是我們必須培養的情操。我們讀佛經真應該一邊研究,一邊掉眼淚,自己感到很難過。為什麼?就拿喜心來說,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煩,別人看到你也煩死了,臉孔像討債的冤家,一點喜心都沒有,你還能度眾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來。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悅之心,真學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個神情,臉上的細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歡的,即使他在罵人打人的樣子都是慈愛的。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跳出三界外


是哪個三界











  • 《地藏經》隨喜助印,培福消業



  • 看起來是個好人,其實是個混蛋



  • 走自己的心,不要去模仿他人




  • 累積福德,任何時候都很有用



  • 念地藏菩薩名,度一切苦厄



  • 南懷瑾:打坐的好處



  • 真正的出離心,讓你大吃一驚







點擊↓閱讀原文↓


在這裡許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08.16】每日一禪:相由心生
禪修,體驗自然的呼吸

TAG:每日一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