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件春秋時的國寶當真不簡單,自帶3個歷史謎團,至今讓專家無奈

這件春秋時的國寶當真不簡單,自帶3個歷史謎團,至今讓專家無奈

這件春秋時的國寶當真不簡單,自帶3個歷史謎團,至今讓專家無奈

文 | 韋爵爺

上海博物館面積約一萬二千平房米,其中一樓展廳陳列著四百餘件青銅器文物,在這些春秋晚期的青銅器中,有一件名叫「犧尊」的文物,可謂上博館的鎮館之寶。這件珍貴的文物造型十分奇特,它的身份更是十分神秘 ,還帶著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想知道這件寶貝身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嗎?那就讓小編給您一一揭秘吧。

據史書記載,古代的六尊分別是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和山尊。而這裡的犧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其實通俗點講它就是一件牛尊。《詩經》里曾提到過犧尊,解釋稱它就是在宴會上宴客用的牛形的酒杯。凡是見到過犧尊的人都不禁讚歎它的美,因為它真的是太漂亮了,獨特的造型,別緻的花紋 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這件犧尊長約六十厘米,高約三十四厘米,重約十一公斤,它是在山西被發現的。剛剛問世就被各方勢力爭相搶奪,還差一點被偷運出國,幸好,最終沒有流失出去。

原來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 ,一個古董商以販賣仿古製品的名義將十七箱文物運到碼頭,準備送出國去,就在裝箱上船的時候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正巧在碼頭檢查,沒想到碰到了這個試圖倒賣文物的古董商,終於在最後一刻留住了犧尊。

那這件犧尊到底有什麼用途呢?其實它是一種盛酒的器皿,也可以說是一種用來溫酒的酒器,這從它的形狀上可以看出。在犧尊的後背上,有三個小容器,中間的容器里可以放加上熱水的鍋具,這樣兩邊放酒的小容器里的酒,就會變得溫熱,所以很顯然,犧尊其獨特的外形正是它便於實用的原因所在。

再來說一下它身上的三個秘密,第一個謎團就是犧尊上的鼻環到底是怎麼掛上去的?從它的整個外形我們可以發現犧尊的鼻環是一個圓形的銅環,而且銅環上並沒有任何焊接的痕迹,那它到底是怎麼安到牛鼻子上去的呢?

根據考古專家的研究推測,這件鼻環用的鑄造方法是二次成型的方法,也就是說先將鼻環單獨鑄造完成,然後將鼻環放到這個犧尊的造型模具中,再在上面澆上銅水,這樣鼻環就先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樣子了;

第二個謎團就是犧尊的尾巴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由於出土的時候保管不利,犧尊的尾巴已經被遺失了,所以它尾巴的形狀引起了許多學者的好奇。在小編看來,牛的尾巴不是翹起的就是往下垂的,當然這純屬個人猜測,也許這麼獨特的造型的牛會有一根同樣特別的尾巴也不一定;

第三個謎團就是犧尊背後那三個容器,按道理應該還有三個蓋子但是卻毫無蹤跡。既然是為了溫酒,那那應該有蓋子利於保溫才對,不然這麼露天開著口,就算酒熱了也很快就會涼,這件溫酒器的作業就不存在了。

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的鑄造才能,如此奇形怪狀又非常實用的器物是怎麼被他們想出來的,這3個歷史謎團至今讓我們的考古專家無奈,最後希望遺失的物件可以順利找回,也希望這件珍貴的寶物能完整地被流傳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刨根問史 的精彩文章:

孫權墓即將露出真顏,可挖了一半為何突然喊停?專家:要國家批准
安徽阜陽出土一國寶,連毛主席都讚不絕口,如今收藏在國家博物館

TAG:刨根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