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做這件事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做這件事






作者 | 

葉苓


來源 | 

拾讀(ID:sdds10)






剛搬來這個小區,女兒就喜歡上了鄰居家的小姐姐。




小姐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剛剛上幼兒園大班,就已經能拿著粉筆在地上寫出很多複雜的字,古詩詞更是張口即來。




不過,小姐姐沒有太多時間和女兒玩,一到周末,就會穿著舞蹈服去跳舞,或者背著琴盒去學琴。




而且,她對自己的才藝也很自信,有人請她表演,總是大大方方的給予展示。







到了上小學的時候,她去了一所只收外國國籍的純正的國際學校。




這才知道,小姑娘是一枚「米國人」,她父母之前一直在國外工作,回國做完這期項目還會帶她回去。




難怪之前偶爾會聽到她蹦出一兩句英文,而且說的字正腔圓。




但是,和我們以為的「國外孩子的學習很容易」的觀點很不同,她的媽媽並沒有因為生活在國外,就放鬆她的培養。




相反,媽媽一直鼓勵她廣泛涉獵,多多學習,而且,每學一樣都要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學好,學精。



有一次,她媽媽認真的對我說:「

其實,相對於國內來說,國外的素質教育更加貨真價實,大部分的家庭都非常重視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沒有音樂特長,有沒有開過畫展等等,都是要計入孩子的綜合成績,為日後的升學做鋪墊,沒有出色的特長,很難申請到一些優秀的學校

」。




看到我們訝異的眼神,她又笑著補充說:「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好學,我女兒這些興趣班,都是她自己挑的,但再有趣的事情,要一直做下去,最重要的也是『堅持』二字,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




確實,很多綜合類的名校如哈佛等,都非常注重選拔多才多藝的學生,因此,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從小安排豐富的課外活動,以此增加錄取的砝碼。


 


三年前,師姐為了事業的發展,和老公一起移居香港,閑暇時,經常會在微博發布自己的動態。




昨天,她又在微博里發了兩個視頻:




一個是姐妹二人四手聯彈。玉一般的兩個小人兒,專心致志,彼此配合,完整的彈了一首鋼琴曲。




另一個,是倆人又合作彈唱了吉它版的《童年》。




雖然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行雲流水,但對於觀眾來說,絕對是一種享受。




她的孩子四歲開始練鋼琴,至今已經練了七八個年頭。




有人請教她,是如何培養孩子練琴,而且練得這麼好,她說:




「其實,現在學鋼琴的孩子太多了,如果僅僅是為了升學的話,除了含金量非常高的獎項,普通的鋼琴比賽和考級成績,已經起不到什麼幫助。但我還是鼓勵她們堅持下去,而且,我要求她們除了鋼琴之外,還要再掌握這一門樂器。」







大家很意外,能彈好鋼琴已經很不容易了,幹嘛還要再學一門樂器呢?




她笑笑說:「學鋼琴,培養的是孩子對音樂的素養和持之以恆的耐力,學會了鋼琴,其他小樂器都可以觸類旁通,信手拈來;而鋼琴之外的樂器,則是出於實用。」




然後,她用自己女兒的經歷舉了個例子:「我大女兒讀的是私立學校,入學的時候競爭非常激烈,不但分數要達標,還要求有某方面的特長。在填表的時候,人家根本沒有問她『你鋼琴幾級?』,而是直接問『你除了鋼琴之外,還掌握什麼樂器』?,幸好她還會吉它和一些簡單的管弦樂,最後被順利錄取了。」




確實,現在很多知名學校的校樂隊,都很少有鋼琴的位置,想要在學校里不輸於其他同學,得到更多的關注,除了分數之外,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


 


王總是某私企高管,博士研究生,薪酬豐厚,年輕有為。




但他的妻子,只是本科畢業,在一家事業單位,雖然旱澇保收,但若論掙錢,妻子比他遜色太多。




而在王總自己的眼中,卻是他「高攀」了妻子。




原來,他是農村飛出的金鳳凰,從小沒聽過「

素質教育

」這個詞,名曲名畫知之甚少,而五線譜更是不認識。







而他的妻子則出身書香門第,雖然學業上沒有太高深的成就,但從小受到的教育,讓她很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本事,比如彈鋼琴、寫字畫等等,朋友圈子裡,大家都對她高看一眼,而她的這些才藝,也點滴滲透在子女教育的各個角落。




他們的孩子現在一所很有名的私立學校讀書,這裡的孩子們的家庭背景都非常好,家長們動輒是私企老闆,或是企業高管等等,因此,經濟條件並不是特別值得炫耀的事,而孩子們之間的隱形競爭也無處不在。




王總的妻子非常重視孩子的校園活動,經常幫助孩子們修改舞台劇的劇本,或在孩子們的英文短劇中客串角色,還會在家庭開放日的時候,教孩子們寫毛筆字、畫國畫。




所以,她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和老師們也建立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動,而他們的孩子,也因此而受到了學校更多的關注。




一次吃飯,王總很感慨的說:

「我去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感觸很深!不但孩子們多才多藝,連家長們都是這樣!而未來,只有分數與綜合才能齊高的孩子,才能進入真正的『精英階層』。



愛孩子,是動物都有的本能,而培養孩子,讓其通過一點一滴的學習,具備在未來立足的能力,和更多選擇的權力,卻是人類才有的本領。




分數不是好學生的唯一標準,才藝也不是藝術生的獨有專利,在可塑的年紀,幫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藝,他未來會感激你的。




所謂的快樂童年,從來都不是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而有的父母,甚至都沒有讓孩子嘗試過,就斷定某些學習會給孩子增加負擔,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




曾經流傳很久的那句話:「

最可怕的事,是比你牛叉的人,還比你努力」,這話落到孩子身上,同樣適用。




很多精英家庭的子女,都在爭分奪秒、馬不停蹄的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而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卻在一天一天的瘋玩中度過人生的黃金時光,還生怕孩子成為了「學習的機器」……




「學習」不能完全等同於「壓力」,只要方法得當,再加上一些習慣性的堅持,對於孩子來說,不但沒有壞處,而且是一本萬利、終身受益的事。




而作為家長,我們感嘆著「寒門難出貴子」的同時,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有沒有儘力去做到最好?




也許你窮盡一生,也只不過是達到別人的起點,但那有怎樣?




幫助孩子去努力達到他能夠著的最高點,才是一個負責任的父母該做的事。





作者:葉苓

,會計師,體制人,簽約作者,期刊寫手。唱念做打,兒女情長,煙火人間,以筆寫心。微信公眾號:葉苓(bi_an_xin)。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拾讀(sdds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讀 的精彩文章:

朗誦:誰是你可以靈魂相依的人
徐志摩:我的深情,你未必懂

TAG: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