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超強颱風來襲,千萬別出門浪

超強颱風來襲,千萬別出門浪



宇航員視角下的颱風眼。圖/

Axios



這個周末,整個廣東都在等一場颱風。

有的網民祭出了表情包,調侃這個星期的廣東人民,通通化身等待男友的初戀少女,怕他不來,又怕他亂來。









有人說,颱風有什麼好怕的,沿海地區的群眾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年不來個一兩次,都覺得不習慣。



小編想說:

人類啊,就是太naive,總以為自己能夠戰勝大自然。




要知道,這次即將登陸的雙颱風可不一般。

颱風「百里嘉」先行,被稱為「西北太平洋風王」的颱風「山竹」緊隨其後,直奔華南,預計風力達到18級!




18級颱風是個什麼概念?10級狂風能拔倒樹,11級暴風損害重大,12級颱風已經浪滔天,超過13級的颱風就已經極少見了。

達到17級颱風標準的,是30年前肆虐海南的「7314號颱風」,風過之處一片廢墟!

當時瓊海死亡人數達771人,重傷1531人,輕傷3825人。




而這次登陸華南,直逼廣州的雙颱風,很可能超過「7314號颱風」風力,大大考驗人民信心。





即將登陸的雙颱風。圖/深圳新聞網





01


那些年,我們戰鬥過的颱風





有人拿2008年在粵西登陸,並對當地造成嚴重破壞的15級颱風「黑格比」來和「山竹」做對比。

15級風力的「黑格比」是自1996年9615號颱風莎莉以來,登陸廣東省的最強颱風。




當時,被正面襲擊的粵西地區全面停工停課,居民家中的大型電器都紛紛被拔掉電源。在智能手機並不普及的那幾年,颱風中消磨時間的活動就是在家裡打撲克,或是齊齊趴在窗邊看狂風暴雨和傲立的大樹的搏鬥。


 


有正面襲擊、損失慘重的颱風,自然也有鬧得人心惶惶,最後卻拐了個大彎離開,揮一揮衣袖,只留下一天帶薪颱風假的颱風。




強颱風「菲特」給福建漁民帶來的損失。圖/中新網




2013年9月,號稱「2013年在地球上所出現的最強颱風」的颱風「天兔」朝東南沿海襲來,福建、廣東、廣西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都發布了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預測將被嚴重影響的廣州市緊急停工停課,上午還在上班上學的人們急急忙忙被趕回家裡,等待復工複課的通知。



然而,這個給廣州人民帶來一天假期的「天兔」,卻在大家惴惴的等待下輕輕地灑落一場雨,雷聲大雨點小地掉頭離開。





颱風「天兔」在海邊掀起的巨浪。圖/NYT


 



香港上班族對8號風球的「盼望」堪稱一絕,甚至有人戲稱,香港人是地球上最渴望颱風的族群。而他們對8號風球的感情,來源於香港在天文台掛出「八號風球」時,港人不僅不用上班,連股市交易都會被臨時叫停。




全球工時最長的香港人,對放假的渴望也是全球之最:颱風來前,整夜關注實時衛星圖的、燒香拜佛祈禱的、跑到海邊迎風而立求颱風的……總之,一場自然災害硬生生地變成了什麼「節日」。




對於香港人而言,颱風來了又如何?只要有帶薪假期,窩在家裡吃泡麵也美哉。





網友給18級颱風山竹做的P圖,被評論「看著好好吃」。圖/@一個阿獃仔



 




02


造訪的颱風,成了檢驗城市管理水平的鏡子




儘管氣象和防汛部門嚴陣以待,市民們也趕在周五下班前囤了糧水,準備在家緊閉門窗,風雨不動,

「山雨欲來」的廣東或許將在這個周末迎來「全省肥宅」的盛況。


 


學生黨和上班族在朋友圈苦求颱風假,主婦們奔赴超市囤積生活物資,前線記者例行在鏡頭前被吹得臉部變形……




颱風過境前後,如何進行風險防禦、秩序維護和災後重建,則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面明鏡。同樣受到颱風影響的,還有七月中旬的上海和北京。





在颱風中遭受災害的居民。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根據上海颱風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1949年至今,登陸上海或颱風環流中心經過上海的颱風,年均僅0.3個。

而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已有3個颱風直接在上海登陸,被戲稱「捅了颱風窩」。




2018年7月21日,10-11級颱風「安比」登陸上海崇明,上海開啟了全城抗風防禦狀態。直到颱風離開上海,由於災前對排水系統的排查和堆積物的清掃,全市僅出現18處積水,且大部分在郊區,曾經因自然排水能力弱,被稱為「看海城市」的惠南鎮,也因為市政部門的未雨綢繆,提前解決了排水問題。





颱風「安比」來襲,部分城市交通受影響。圖/央視網




然而,颱風「安比」正面襲擊上海後,稍減威力,裹挾著大雨越過山東,降臨北京。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中關村的上班族在高至小腿的積水和開不動的公交車面前,只能無助地掏出手機請假:「老闆,公交船淹了,我去不了公司了。」而那個撐著小傘蹲在路邊花壇上躲避積水的背影,也成了北漂們朋友圈裡的黑色幽默。




8月山東那場大雨也沒有放過勤勞淳樸的齊魯人民,隨之而來大幅上漲的菜價波及了大半個華北。




有人稱讚上海對自然災害的處理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操作,卻少有人在這面鏡子前發問:為何有了本土化的教科書,我們還是學不好治理城市?





虎撲網友已經在嚴陣以待。@WezXX占士



 




03


超級颱風天,別浪




山雨欲來,颱風將至,此時每一個廣東人都在晴空萬里的曝晒中等待颱風。




調侃也好,囤糧也罷,除了向那些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致敬以外,普通市民能做的不過是保持心態平穩。

畢竟,無論是菜價上漲,還是停水停電,我們都需要好好生活。





颱風來襲,海浪翻滾。圖/解放日報





不過這次18級的雙颱風,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秉著關愛他人的精神,小編溫馨提示:





1、颱風天不要在室外搞朋友圈攝影大賽,遠離大樹、建築、廣告牌。 




2、通訊、照明設備充滿電,不僅防止電量不足時強迫症發作,還以便突發情況聯繫暢通。  




3、家裡儲備好水,分飲用水和清潔水準備,充分估計困難。




5、準備充足的食物,最好不需要加工的(碗面、麵包),畢竟外賣小哥也不想被風吹走。 




6、冰箱清理乾淨,有可能連續幾天停電,冰棍都化成冰水。 




7、整理陽台和窗口,把花盆都收進室內,別掉東西砸下去給他人添堵,誰都不想倒霉。 




8、當颱風來臨時,關閉所有家用電器,拔掉所有電源,關閉水管。 




9、不要趁這時候愛美,

保命要緊。

外出不要穿涼鞋和高跟鞋,盡量平底前後不露。




10、盡量跟家人呆在一起,畢竟颱風天不是瞎出去溜達的時候,尤其是瘦子! 




最後,祝您好運~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看民生節目就是low?那是你不懂生活的藝術






永遠被招聘拒絕:35歲的人都去哪了?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張鹽,編輯/歐安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GZLWL3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極小,極冷,極難!這10個專業,普通人讀不了
他幫10萬農民修別墅,設計的房子好看又便宜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