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啟賦資本顧凱:探索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之路

啟賦資本顧凱:探索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之路

由創業邦主辦的 Demo Asia 創新中國亞洲峰會將於 9 月 18 日在新加坡金沙酒店舉行。

本次峰會以「創新無疆」為主題,數十位產業領袖、技術專家和投資大咖將齊聚一堂,分享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案例及在東南亞的發展機遇。

屆時,顧凱先生也將出席本次峰會,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數位專家圍繞區塊鏈在中國的實踐應用做深入探討。

啟賦資本是我國領先的創投機構之一,近年來在產業互聯網、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進行了重點布局,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產業推動力量。

2018年,啟賦資本聯合社會領先的研究及商業機構,成立了「通證經濟實踐聯盟」,並發表了兩份白皮書和報告:一份是《通證經濟模型與實踐白皮書》,一份是《分散式自組織商業體 DAC:組織形式的演進》。可以說,啟賦資本已經是我國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社會對區塊鏈技術,還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對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路徑和痛點,還不是很清楚;對區塊鏈之於區域經濟以及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還不少好奇的領域。

就此,筆者採訪了啟賦資本分管區塊鏈投資的聯合創始人顧凱,現場傾聽這位資本大咖對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影響社會未來的最新見解。

特整理如下。

1

初識區塊鏈

顧凱自 2013 年就開始接觸比特幣;2016 年,啟賦資本開始布局,先後領投了布比、巴比特等圈內優秀企業。

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啟賦團隊更多是從技術角度切入去理解這個行業。

彼時,整個行業內的大環境分為幣圈和鏈圈,通證的概念還沒有被提出。幣圈注重發幣、炒幣的行為;鏈圈更傾向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中的一些痛點,試圖通過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去降低行業信任的成本,提高協作效率。

顧凱認為,投資一個行業不僅要看能不能賺到錢,更要注重相關行業、技術是否對實體經濟有貢獻、對百姓生活水平有提高。因此,他和啟賦資本更傾向於鏈圈的路線。

在之後的探索過程中,他們發現鏈圈的路線問題、困難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要數「落地難」。

顧凱對創業邦說,「與鏈圈的秋風蕭瑟相比,幣圈卻發展得如火如荼,當時我們就反思,是不是在對區塊鏈的思考中,我們忽略了什麼重要的因素,同時,我們也開始借鑒幣圈的一些思維方式,希望能夠將底層技術和 Token 這種金融形態融會貫通」。

「所以在 2017 年 8、9 月份,我們重新審視了Token 對於區塊鏈的價值,Token 以及社區組織這種新型的商業形態對項目發展的作用」。

「我們隱約感覺到,區塊鏈和價值互聯網的關聯,區塊鏈降低的是信任成本,而金融的核心就是信任機制,如果能降低信任成本,那麼就可以降低交易的摩擦成本,進而可以實現價值在更廣範圍的傳遞流通」。

「再後來,我們發現這種思路與 2017 年底提出的通證經濟不謀而合。從那時起,我們在吸收了行業內一些專家的思想以及已經成功案例的經驗後,開始系統性地對通證經濟進行思考、探索、實踐」。

2

通證經濟

通證經濟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一條可行之路。通證是連接底層技術和商業落地的橋樑,是區塊鏈落地應用中的核心,也是區塊鏈撬動實體經濟的支點。

Token 最早時候,是計算機的術語,意為(臨時性)身份認證令牌,可以理解為接頭暗號。後來區塊鏈概念火熱,Token 被翻譯成「代幣」,再後來幣圈污濁不堪,Token 回歸本源,被翻譯成現在的「通證」,意為「區塊鏈上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

要理解通證經濟,需要從「區塊鏈」和「通證」兩個維度去理解。

從定義上講,通證是一種可流通的權益憑證;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權益激勵的符號。

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通證的引入可以讓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這三種原本對立的角色融為一體,可以化服務的提供者和用戶這一組對立的關係為統一

通過激勵機制的設計,可是實現讓所有創造價值的人都可以公平合理地分享到價值,鼓勵每一個個體都沿著與集體目標相一致的方向去努力,進而實現個體與集體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從而加速經濟體的發展。

這種激勵形式帶來的變革,是以往薪酬、股權、期權、榮譽等激勵形態所無法比擬的。在一個有通證的經濟體裡面,每個人都是這個體系內的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甚至有可能成為治理者。

用通俗的話來講,通證的引入調動了生態內各角色的積極性,在資源導流、降低摩擦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協作效率,進而實現了經濟體生產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另一方面,區塊鏈的誕生實現了價值的自由傳遞

從廣義上來講,在區塊鏈誕生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通證」存在了。包括騰訊的Q幣、趣頭條的金幣、華為的虛擬受限股等等,都可以理解成通證。

但以往這些通證有什麼痛點呢?核心的問題在於這些通證只能在發行方的體系內流通。為什麼只能在發行方體系內流通?因為權益的登記和確權在中介,因此中介的規則就是價值傳遞的規則,中介的邊界就是價值傳遞的邊界。

而隨著區塊鏈的誕生,我們可以將通證直接用技術的手段進行登記確權。在保證賬本可信性的基礎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不依賴第三方中介的前提下,實現了權益的確權、分割、流通、定價、交易,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次巨大飛躍。

正是有了這樣一次飛躍,才可以使通證跨越邊界,不再完全依賴發行方的體系,進而實現了更廣範圍的流通。這也才有了我們今天所提到的價值互聯網。

3

通證化

在對通證經濟的思考和探索過程中,啟賦資本順應「通證化」的歷史車輪,和bumo等聯盟成員一起內部頭腦風暴,而後聯盟提出了「自商業公司」的概念,英文翻譯作DAC(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mpany)。

其定義為:通過基於區塊鏈技術及通證經濟激勵模型構建一系列公開公正的規則,從而使整個商業活動可以在無人干預和管理的情況下實現自主運營的經濟組織。

一個成熟的 DAC 包含三個關鍵要素,即區塊鏈技術社群Token

其中,Token 是整個 DAC 生態裡面的價值標識,生態的參與方可以通過付出勞動、提供技術/資源或者交易等方式獲得 Token,成為該組織的成員和利益相關方,並分享 DAC 成長的收益;繼而形成社群的共識,而持有通證的人可以通過社群創立的某些規則參與組織的發展和運營。

其中最重要的,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原理確保了這些機制設計是在公開透明、且可信的基礎上可以自行運行。

總體而言,DAC 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技術創新而引發的制度創新,並通過新型的社群組織及激勵機制釋放個體的創造力,從而顛覆了原有的公司治理制度,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行機制。

關於通證化,啟賦資本認為,通證化是以Token 為紐帶的 DAC 形態,代表著一種更高級、更有威力、更有魅力的生產關係和組織結構。

未來,以 DAC 為代表的新型分散式自組織商業體,將會變革以往公司制的組織形態、權力結構、利益分配機制。

歷史經驗無數次證明,一個強協作的小集體完全可以戰勝一個弱協作的大集體。而通證經濟的引入,就是通過智能合約等技術手段降低大家信任的成本,同時通過正向和反向的激勵去促使大家實現強協作。

關於通證經濟如何落地,顧凱也表述了其觀點。

他說,「通證經濟比較適合於互信較為重要的行業,參與者較多且價值傳遞比較頻繁的業務模式」。

「目前來看,比較適合通證經濟改造的是有大量 C 端,且用戶行為主要發生在互聯網上的場景,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一些互動進行價值轉移,比如轉賬或交易系統內的一些稀缺資源等等」。

「網路社區、數字內容、分享經濟、新零售及資產確權交易等都是比較合適的通證化落地場景」。

4

通證化的另一面

談到通證化,顧凱進行了兩點必要補充。

第一,傳統公司制並非是毫無價值,在未來DAC 的商業結構裡面,肯定會吸取借鑒公司制的一些精髓。

第二,雖然從更長的時間軸上來看,通證化是大勢所趨,但通證經濟在各行各業的落地需要因時因地因勢制宜,並非一蹴而就。

除此之外,通證化作為一種現象級概念,難以避免會觸動一些既得利益,改變一些現有格局。

中國古訓講:「財散人聚,人聚財聚」。

這裡面的「財散」往往是許多既得利益者難以做到的。以往的分配機制主要是面向投資者進行財富分配,但現在通證化來了,財富的分配不僅僅是投資者,而是要面向生態內所有角色,面向所有做貢獻、創造價值的人進行分配。這勢必要犧牲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收益。

反過來講,正因為在通證經濟在前期做到了「財散「,才使得整個經濟體內所有參與個體的利益與集體的利益高度綁定,使得這二者的目標達成一致。表面上看,短期內確實犧牲了一定利益,但通過這種激勵手段調動了參與個體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了經濟體的跨越式發展,最終得以實現「人聚財聚「。

從長期來看,當價值的蛋糕在逐漸做大的同時,生態內任何一個角色都將獲得比以往更為巨大的回報。

此外,區塊鏈和通證化的探索之路也並非一蹴而就,早期的區塊鏈作為一種新的技術,被一些不可控的投機分子掌握,打著利用「區塊鏈」進行金融創新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代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將中性化的技術作為一種投機工具,引發了政府對於區塊鏈相關活動的強監管政策,導致了新型經濟系統的泡沫和崩潰。

而現在規範化的通證經濟改造,其實是因應了前期區塊鏈技術、模式大爆發的情況下缺少相應的負反饋機制而衍生的新需求。探索的道路還在繼續,區塊鏈引發的技術、制度創新究竟會走向何方,還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參與貢獻。

顧凱將於 9 月 18 日出席由創業邦在新加坡舉辦的 Demo Asia 創新中國亞洲峰會。屆時,顧凱將繼續與數十位知名投資人、產業領袖等探討區塊鏈的技術本質及在中國的實踐應用。

最後,顧凱向創業邦說道,「長期來看,考慮到通證資產的強烈金融屬性,監管是保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近期監管的加強,在我們看來是重大利好」。

顧凱簡介

1994 年畢業於北京商學院,之後進入投資行業,先後出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場內交易員、某知名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助理、某券商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現為啟賦資本聯合創始人。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邦 的精彩文章:

雷軍50歲,180億身家超李彥宏,他靠的是什麼?
日虧損1200萬,「中國特斯拉」上市,劉強東、馬化騰看中蔚來的什麼?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