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版紅箭12兩次試射成功,印軍迷歡呼:再也不怕99A了

印度版紅箭12兩次試射成功,印軍迷歡呼:再也不怕99A了

在9月15日和16日兩天時間內,印度負責武器研發的DRDO(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在本土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Ahmednagar測試區連續的進行了兩次新型的MPATGM(Man Portable Anti-Tank missile 單兵攜帶型反坦克導彈)導彈的測試,這是該彈自2012年啟動研發以來的首次實彈測驗。據悉,兩次實驗中的導彈都命中了不同距離上的目標,這使得參試的研發人員非常振奮。而從之前公開過的該彈的一部分技術宣傳手冊上的信息來看,這款導彈實際上是和我國自研的紅箭12及美國的標槍反坦克導彈一樣,都是使用圖像制導並具備射後不管能力的第三代反坦克武器。

DRDO公布的實驗照片

MPATGM項目的最早啟動時間是在2012年左右,不過它並不是DRDO單獨推動的項目,在實際的研發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印度本土的國防承包商VEM技術有限公司做的。該彈的技術起點很高,DRDO提出的技術指標直逼美軍著名的標槍反坦克導彈,而VEM公司在前幾年所展出的實物模型在尺寸和外觀上來說,也的確不輸標槍。它的彈體長1.3米,直徑120mm,全重14.5公斤。可以看到,雖然比標槍要細7毫米,但是由於彈體長了20厘米,所以重量方面更重,不過也就重了兩公斤多。

DRDO公布的實驗照片

在性能方面,該彈也非常接近標槍(當然是從宣傳上來說),據印度媒體介紹,它的導引頭使用了基於氮化銦鎵和氮化鋁鎵合金半導體所研製的新一代紅外凝視焦平面陣列,圖像解析度較高,同時導彈的發動機殼體也使用了RCI(DRDO下屬國防研究實驗室)所開發的全複合材料。它能夠打擊200米到2500米之間的各種裝甲或非裝甲目標,射手在發射前使用具備熱成像功能的瞄準單元鎖定目標,然後發射導彈。導彈和標槍及紅箭12一樣使用攻頂彈道,在飛行後半段導引頭開機自動識別目標並與發射前儲存的鎖定圖像進行匹配,最後俯衝攻擊目標頂部。由於導彈的破甲戰鬥部的破甲威力為750到850mm均質鋼左右,因此理論上現役各國主戰坦克的頂部都扛不住。

正是由於該彈的宣傳性能先進,因此印度軍迷在得知此次實彈測試成功後,一個個在網上都歡呼雀躍,不少印度網友更是把我軍的99A和巴基斯坦陸軍哈立德主戰坦克的圖片弄出來進行各種PS,搞的好像他們的心頭大患終於可以被解決了一樣。印度政府對MPATGM項目的期待值也非常高,為了支持該項目,更是直接取消了從以色列進口321具長釘反坦克系統和8356枚導彈的計劃,可見印度政府的決心之大。不過現階段,作為主要用戶的印度陸軍仍然對MPATGM持懷疑態度,認為該彈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MPATGM的性能介紹

印度陸軍的反坦克導彈武器一直就比較落後,據悉目前他們全軍擁有的反坦克導彈發射器約850具,搭配的導彈則是68000枚左右,但是基本上全都是米蘭和9M113這類的二代反坦克導彈,性能已經落後於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印軍的換裝壓力和需求都比較大。可是這個MPATGM按照計劃至少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量產,而且前提還是得研發順利才行,這顯然就有很大變數了,而且考慮到印度另一款國產重型反坦克導彈NAG的坎坷研發歷程,印度陸軍對其充滿懷疑也就可以理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波震長空 的精彩文章:

不靠中國幫忙也能搞維護,這個非洲小國宣稱玩轉殲7沒問題
我軍山地旅支援火器全展示,用隔山打牛和精確點穴讓敵人灰飛煙滅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