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分析:藥物治療PK心理疏導,誰才是抑鬱症患者的最佳選擇?

專家分析:藥物治療PK心理疏導,誰才是抑鬱症患者的最佳選擇?

據統計全世界將近有3.5億人,預計在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第二大疾病,每年全球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100萬之多,在我國抑鬱症患者將近9000萬人,每年大約30萬人都會自殺,而就診的患者只有10%其中還包括中間停止治療的患者。

現實中的我們對抑鬱症的治療也不是很了解,今天專家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治療方式:一種是藥物治療。還有一種是心理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效果主要用作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化學遞質,從而改變人的大腦的思維活動。

很多朋友聽起來會感覺非常嚇人,這種藥物可以控制人的思維意識。

其實不然,現在醫學上還沒發展到可以精確找打哪根神經元可以代表患者在想什麼。

藥物專家只發現了抑鬱症的情緒這樣的心態以及五羥色胺、多巴胺等,用藥物調節中樞神經纖維的突觸間隙間的濃度以及抑鬱心態,除了這種疾病研製原理是這樣,其他疾病的藥物原理也是這樣的,藥物治療是跳過了外部情緒原因,直接通過化學方法來改變腦功能。

有些患者吃完藥物可以很清楚的告訴專家患者自身的感受:「煩心的事還在,自己低落的心境被藥物慢慢的吞噬了」。也就是說藥物非常有效果,過去患者還是陷入抑鬱情緒無法自拔,現在可以走出來了,自己也能解決生活中不好的事情了,也有部分患者情緒是改善了,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困擾,這部分患者人群就是都市人群。

我們可以這樣比喻:如同一片肥沃野草地,藥物就像除草劑,雖然草的表面是除掉了,但是根還在一樣可以長出草。

很多患者對藥物會產生一些誤解,認為自己經常吃藥會對藥物纏身依賴性,從而陷入兩種境界中,吃藥怕上癮,不吃藥又怕抑鬱症纏身。

2、心理治療

很多人認為心理治療是沒有用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心理治療治療的關鍵在於患者對自己問題的「自知力」和「自我改變的願望」作為依託,治療才能奏效,而不會像藥物治療那樣,不管你任何想像強行改變患者腦內的化學環境,這兩種治療手段心理治療更為人性化。

心理治療可以拉近患者與醫生的關係相反藥物治療雖然有效,會慢慢拉遠醫生與患者的關係,患者一旦開始服藥所有人都會關注癥狀的改善以及藥物的副作用,從而忽視了癥狀背後的深刻心理意義。

心理治療是通過一對一的深入交流,理解、共情、澄清患者的產生心理問題的實際原因,而藥物治療患者是沒有發言權的。

通俗的來說藥物是別人給你解決問題,問題多了壓力大了,藥物的確非常有效,但是我們只是緩解的癥狀,但沒有真正的解決心理上的問題,而心理治療是自己在別人的指導下解決問題的,心理上的問題是解決了,精神上的問題沒有得到相應的解決。

如果抑鬱的時間周期不長的話是完全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解決的。

溫馨提示:藥物真正能夠改善的是癥狀,但不是你的全部。我們還需要勇於面對自己的實際產生困擾的問題,加以解決,才是自我成長,自我療愈之道,抑鬱症嚴重的話還是需要藥物以及心理治療一塊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焦慮的表現有哪些,一旦發現該如何應對
有一種疾病它叫植物神經紊亂,我們很少聽說但很常見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