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結直腸癌新葯上市,使用須遵醫囑

抗結直腸癌新葯上市,使用須遵醫囑

前不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我國自主研發的轉移性結直腸癌靶向治療藥物呋喹替尼膠囊獲得上市批准。其適用於既往接受過氟尿嘧啶類、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為基礎的化療,以及既往接受過或不適合接受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治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結直腸癌是全球常見高發的惡性腫瘤。有統計數據表明,每年新發的患者約為136萬,病死近70萬,是全人類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為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屬於發病率第三、死亡率第四的惡性腫瘤。約有50%的病例最終可以發展成為轉移性或者晚期結直腸癌。對於診斷為晚期結直腸癌、無法手術的患者,治療以化療為主。但在二線標準治療失敗後,晚期結直腸癌有效治療非常有限,可選擇的後續治療方案仍然匱乏。而部分患者體質較好,生存願望強烈,臨床上存在巨大需求。

呋喹替尼是一個喹唑啉類小分子血管生成抑製劑,主要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遷移和管腔形成,阻礙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使腫瘤細胞「營養不良」,最終「餓死」。

為了檢測這個葯是否能夠延長患者生命,研究人員設計了Ⅲ期臨床試驗方案:一組患者口服呋喹替尼膠囊(呋喹替尼組),另一組患者則服用安慰劑(對照組)。結果呋喹替尼組和對照組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9.30個月和6.57個月,呋喹替尼組延長了2.8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為3.7個月和1.8個月。除了已經結束的結直腸癌Ⅲ期臨床,目前呋喹替尼還正在進行三線(晚期)肺癌以及二線(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

呋喹替尼膠囊目前已獲得上市批准,但尚未進入醫保。有需求的患者請聯繫醫生準確評估病情,做出最優選擇。

文/亓展 指導專家 祝德秋(上海同濟醫院主任藥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在秋季選擇適合自己的「地黃丸」並不難,以下6種看你對應哪條?
人工智慧真能取代醫生嗎?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