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美國,自1945年以來公認的藍星第一強國;中國,近年來不斷崛起的藍星第二強國。在49年之後,中美曾經直接或間接的交手過兩次,兩次都以美軍失敗告終。但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全新的作戰方式讓世人如夢初醒,甚至傳出了「如果把伊拉克軍隊換成中國軍隊,會敗得同樣慘」的說法。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果真我們奮鬥數十年,中美之間的差距比當初更大嗎?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50年代初那場戰爭和二戰僅經間隔5年多,美軍裝備主要依然是二戰時的制式裝備,只有空軍和海軍換裝了噴氣式戰鬥機,其陸軍的主力依然是二戰時的各類坦克、裝甲車、火炮等,輕武器也依然是迦蘭德M1和湯姆遜M1的組合。這裡對美軍武器不再贅述,主要分析一下我軍的裝備。

和許多人的印象不同,入朝作戰的我軍部隊堪稱「美械部隊」。以「萬歲軍」39軍為例:入朝時39軍共裝備38式步槍7320支,79步槍1512支,美製春田式步槍2408支,美製衝鋒槍3058支,捷克式輕機槍790挺,美製m1918式輕機槍168挺,英制布倫式輕機槍117挺,美製m1917式重機槍155挺,日制92式重機槍7挺。由此可見,雖然日式三八式的裝備數量最大,但是美式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總計裝備量達到5634支(2408+3058+168),接近日式槍械的裝備水平(7320+7)。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所以從裝備水平上看,我軍雖然還是「萬國牌」,但是美式裝備數量不少。特別是輕武器方面,美軍主要裝備迦蘭德M1式半自動步槍,我軍則主要裝備三八式和春田1903式栓動步槍,總體和美軍的差距大概在半代左右,完全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特別是在1951年後,中國訂購了多達60個師的蘇式軍火,並從中拿出36個師的裝備給我軍換裝。到1951年年底,我軍的一線部隊基本完成換裝,使用清一色的蘇式裝備。這時雙方的主要差距在步槍方面,無論是美式春田1903、日式三八式還是蘇式的「莫辛·納干」都是栓動步槍,只有美軍的迦蘭德M1是半自動步槍,除此以外,輕機槍、迫擊炮等武器方面,中美基本出於同一水平。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重武器方面,我軍沒有海軍,所以只能剃光頭;空軍方面戰鬥機比較,當時我軍裝備的蘇制米格-15戰鬥機和美軍的F-86基本相當,我軍主要缺乏的是作戰體系,單憑戰鬥機單打獨鬥,而美軍在那場戰爭時已經裝備了第一代預警飛機,再加上偵察機、電子干擾機等飛機的配合,經常可以躲在我軍機場附近伏擊正在起飛或降落的米格-15。同時,由於美軍在重型轟炸機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絞殺戰」這種名詞開始出現在各國的軍事教科書中,雖然那場戰爭中的「米格走廊」名氣很響,但是實際上,我軍(包括蘇聯空軍)的戰鬥機都只能給騷擾美國的空襲行動,而不能完全阻止空襲,可以說,即使是在「米格走廊」,我軍既不能確保制空權,也無法有效攔截美軍的大規模轟炸。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中美雙方的作戰水平和技術水平差異非常巨大,我軍在戰場上完全無力正面對抗當時的美國空軍,只是由於政治限制,美軍不能攻擊我軍位於中國境內的基地,才能讓我軍具備持續出擊作戰的能力。這一點在越南戰爭時也有充分的體現,由於美軍懼怕越軍跑到中國去建立大後方所以,在1968-1973年的越戰期間內,從未轟炸過越軍唯一的空軍基地——安沛空軍基地。而只是徒勞的在空中攔截越軍的戰鬥機。所以由此可見,我軍空軍在戰場上取得的戰績其實有深刻的歷史背景,那就是美軍受政治約束,不能打擊我軍的空軍基地。由於米格-15「腿短」的毛病,當時我軍也曾經考慮在那場境內修建空軍基地,以便把戰鬥機的防區向前推進,但是在美軍鋪天蓋地的轟炸面前,我軍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實現在朝修建機場的計劃。由此可見雙方之間的差距。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1991年的海灣戰爭雖然不是中美直接對陣,但是對全世界的軍界都有深刻的影響;尤其對我國軍界的震動不亞於爆了一顆原子彈。在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54萬聯軍,對陣號稱「百萬雄師」的伊拉克軍隊,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持續38天高強度轟炸,硬是用炸彈摧毀了伊拉克軍隊的防線,在隨後的100小時地面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全面崩潰,完全沒有出現激烈的裝甲交鋒的場面。整個戰爭進程完全出乎當時我國軍界的預料,也讓我國軍方對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有了深刻的認知,甚至於有人哀嘆「如果把解放軍和伊拉克軍隊調換一下,恐怕會解放軍會死得更慘」。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這一次,我們來看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主要裝備:當時美國空軍的主力是三代的F-15、F-16戰鬥機,海軍則是F-14和F/A-18兩款。而當時伊拉克軍隊主要裝備則以二代戰鬥機為主,主力為蘇制米格-21、米格-23、米格-25,只有少量的米格-29和幻影F1型戰鬥機在性能上可以和美軍的F-15/16相提並論。但是,即使這樣,一直到薩達姆宣布停火,美軍也沒有最終消滅伊拉克的空軍。在整個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米格-25戰鬥機至少擊落過1架美軍的F/A-18戰鬥機,同時伊拉克的米格-23也曾擊落過F-16。

而且由於媒體的宣傳,讓所有人都認為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大規模使用了精確制導武器,這誤導了相當多的軍事觀察家。根據美軍最後公布的結果,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所有空投彈藥中只有7%是精確制導武器,其餘都是常規彈藥,一直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美軍的精確制導彈藥使用量才達到全部彈藥量的70%。但是最終,伊軍喪失了作戰的信心,所以成建制的逃亡伊朗,才導致了薩達姆空中防線的崩潰,而且即使這樣,美軍始終也沒有完全殲滅伊拉克空軍,這說明在和中等強國對陣時,即使是美國這樣的霸主,且拉上整個北約,也無力徹底殲滅對手!只能寄希望於磨滅對手的戰鬥意志,用精神戰拖垮對手。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再說伊拉克的陸軍,雖然媒體都宣揚,稱伊拉克陸軍當時裝備的T-72和美軍當時裝備的M1A1主戰坦克旗鼓相當,但是媒體很顯然忽略了一個細節:作戰思想和人員素質。坦克本來是充作尖刀的突擊力量,但是伊拉克軍隊把他們的坦克像撒胡椒面一樣平均散布在其陣地上,這樣看起來似乎處處設防,但是沒有重點、沒有預備隊,實際等於處處薄弱,這樣的防禦根本就不堪一擊!而這不是武器的問題,是作戰思想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伊拉克人的坦克保養極差,基本上處於沒有保養的水平。這讓伊拉克坦克的作戰效能大打折扣,美軍事後統計,有相當數量的伊拉克坦克只是因為小的故障,就被遺棄,如果得到修理,這些坦克完全可以再上戰場。這方面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對比:1979年的反擊戰中,我軍投入戰場的530輛各型坦克總共被擊傷1700多次,但是最終僅有44輛坦克被徹底擊毀,其餘坦克都在搶修後重新投入戰場。伊軍顯然沒有我軍如此高的後勤保障水平,所以即使是先進武器,在伊軍手裡也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所以,從細節上看,伊軍主要敗在陳舊的作戰思維和糟糕的人員素質,而武器本身的威力完全沒有被發揮出來。僅從坦克裝備後勤保障的水平,我們不難看出,我軍遠強於當時的伊軍,所以所謂的「1991年時解放軍不如伊拉克軍」的言論可以洗洗睡了。

50年代那場戰爭,我軍和美軍在地面武器性能方面基本沒有差距,差距主要是武器數量和後勤保障能力,因為我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完全無法和美軍對比,所以仗打得非常艱難,而空軍方面我軍則完全無力和美軍爭奪制空權,整個戰爭期間其實都是被對方壓著打。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海灣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已經建立了完善的軍工體系,同樣在地面武器裝備方面和美軍差距不大,同樣差異在空中力量,當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還是二代的殲-7、殲-8甚至還有大批的老舊殲-6在服役,但是中國當時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防空體系,特別是我軍還裝備了大量的DF族中短程地對地導彈,雖然空軍無法和美軍一對一硬拼,但是大量的地對地導彈覆蓋敵方飛機場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得益於我國軍隊高素質士兵,各種裝備的性能必然比伊拉克發揮要更加充分,所以伊拉克的敗績並不一定會在我軍身上重演。

91年海灣戰爭,如果換成是我軍,結局能夠好多少?

由此可以判斷,那場戰爭和海灣戰爭時,中美之間的實際差距其實大致相當,但是,在海灣戰爭時,新中國已經建國數十年,已經擁有了全套自身的軍工體系,並具備了一些「殺手鐧」級別的武器,這是那場戰爭時期我軍所不能比的。

作者:龍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軍情 的精彩文章:

半月礁事件再思考,仁愛礁菲律賓的那艘破船為何還沒被拖走?
50年代那場戰爭與海灣戰爭,哪個裝備差距更大?很多人都錯了

TAG:晨曦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