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侯德榜:創造「侯氏制鹼法」的化工泰斗

侯德榜:創造「侯氏制鹼法」的化工泰斗

在生活中,我們做麵包或者蒸饅頭時常常會加一樣東西,那就是鹼。同樣,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添加鹼這一工業原料,如:製作肥皂、玻璃、紙張、冶金等。可以說,鹼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但是你知道嗎?我國直到1926年才打破國外製鹼技術壟斷,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製造出優質純鹼。

侯德榜,正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堅持,才有了我國化工業的突破與進步。

20世紀初,化工在世界上還是一門方興未艾的學科。最初人們從鹽鹼地或鹽湖中獲取純鹼,但遠遠滿足不了工業生產的需要。為了能實現「富國強民」夢,侯德榜放棄了熟悉的鐵路工程專業而選擇了化學工業。1921年,獲得博士學位的侯德榜,受到愛國實業家范旭東的邀請,離美歸國,負責我國第一個純鹼廠——永利鹼廠的技術工作。

在當時,「索爾維制鹼法」為世界廣泛使用,歸國後,為了探索「索爾維制鹼法」的秘密,侯德榜脫下白領西服,換上藍布條工作服和膠鞋,身先士卒,下到灼熱的石灰窯里,鑽進油污淤泥的下水道中進行調查研究,帶領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他全身心撲到生產上,從調換碳酸化塔的水管,另行設計分解爐,到多次加強冷卻設備,改造過濾機以及處理不斷發生的生產故障,侯德榜都以探索者的勇氣、生產者的細心和科學家的嚴謹來對待。

功夫不負有心人,1926年8月,「中國永利」製造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得到「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徵」的評語,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要,還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

摸索到索爾維制鹼法的奧秘後,侯德榜並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繼續探索新的制鹼方法。他仔細分析了索爾維制鹼法的缺點,發現食鹽中的鈉和石灰中的碳酸根,二者結合才生成了純鹼。而食鹽中的氯和石灰中的鈣結合生成的氯化鈣,卻都沒有利用上。他大膽設想能否把索爾維制鹼法和合成氨法結合起來。

設想有了,能否成功還要靠實踐。於是他又帶領技術人員,做起了實驗。l次、2次、10次、100次……一直進行了500多次試驗,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才把試驗搞成功,使設想成為了現實。

這項新工藝使鹽的利用率達到98%以上,不僅節省了設備及輔助原料的1/3,而且解決了廢液污染環境的問題,將世界制鹼技術水平推向了一個新高度,贏得了國際化工界的極高評價。1943年,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一致同意將其命名為「侯氏聯合制鹼法」。直到今天,「侯氏制鹼法」仍然在世界制鹼領域佔有一定的地位。

侯德榜的傑出貢獻享譽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特聘他為名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也先後聘他為榮譽會員。面對掌聲和鮮花,侯德榜卻說:「我的一切發明都屬於祖國」。

作者: 李浩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山西選拔80名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可享相應政策支持
蘋果iOS 12最新公測版發布:提高系統穩定性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