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國防部隊編製,「兵」和「勇」作為主要力量,待遇卻天差地別

清朝國防部隊編製,「兵」和「勇」作為主要力量,待遇卻天差地別

清朝國防部隊編製,「兵」和「勇」作為主要力量,待遇卻天差地別

在中華民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時期,從來不缺乏強大的軍事力量,歷朝歷代都有精銳的軍隊,動則就是上百萬大軍出征,一鼓作氣碾壓對手,因此,古代的中國一直都是強大的代表,這種情況一致堅持到清朝末年,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中國成為了落後的國度,加上晚清的統治者腐敗無能,曾經強大的中華民族淪為了外國列強欺辱的對象。軍隊一直都是中國為之自豪的國之利器,中國遭受磨難了侵略時,清朝的軍隊在哪裡?為什麼沒有挺身而出,揚我國威,挽救國家於危難之間呢?

據歷史記載,清朝時期,中國也擁有極其龐大的軍事力量,清朝前期,做強大的軍隊是滿清的八旗士兵,那是的清朝剛剛成立,滿族八旗軍隊剛剛經歷了和明朝軍隊的戰爭,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力極其強大,是清朝的建國之本,隨著時間的流逝,清朝奪取江山之後,滿清八旗軍隊習慣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戰鬥力逐漸下降,在面對叛亂時顯得力不從心,康熙皇帝不得不重用漢族軍隊,也就是綠營。

因此,清朝的主要國防軍隊就是滿族的八旗軍隊和漢族的綠營軍隊。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清朝的軍隊除了有滿八旗和漢綠營之分,還有著「兵」和「勇」之分,有的士兵軍服上綉著「兵」,而有些軍隊的軍服上綉著「勇」,那麼,這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清朝的「兵」一般是正規的部隊,在平時負責守衛國家的安全,都是有著正式的軍人編製,主要成員就是滿八旗和綠營士兵,而綉著「勇」的軍隊則不屬於正規國家軍隊,一般都是清朝遇到戰事,朝廷正規軍隊力量不足時,臨時組建的部隊,可以這麼說,綉著「兵」的軍隊是政府軍,而綉著「勇」的軍隊則是臨時組建的地方軍,雙方的地位不同,就連待遇也天差地別。

清朝的正式軍隊「兵」,無疑擁有更高的身份和地位,而地方軍隊「勇」就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這些穿著「勇」字軍服的士兵,都是各地官員臨時逐漸的「鄉勇軍」,不僅戰鬥力和紀律性比不上正歸士兵,待遇方面也有差距,更重要的是,一旦戰事結束,這些「勇」字軍就會解散。雙方雖然都是清朝的主要國防力量,但存在的地位卻不相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最尊敬的獨臂神父,拯救30多萬百姓,被稱為「難民之父」
東條英機搞笑自盡行為,成為世界笑柄,右翼曾欲將之移出靖國神社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