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為什麼年輕人會焦慮?

為什麼年輕人會焦慮?

9/16 是大眼睛一周年


準備了200萬張現金券


只給陪伴我們到現在的你




最燒錢周年慶 | 20萬優惠券已為你備好





來源:GQ實驗室


ID:GQZHIZU






那天編輯部里討論起消費降級,聊到了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在馬斯洛看來,人的需求可以像階梯一樣,按從低到高的順序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互訴苦水的編輯們突然發現,

其實不僅需求可以分層,現代人連焦慮都是分層的。

它們是靚麗都市生活背後不為人知的陰翳角落,也是無數年輕人拼盡全力仍不敢放鬆的那根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要想戰勝焦慮,認清敵人是第一步。

於是我們把大家正在經歷的焦慮,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重新梳理了一遍。你不妨以此作為一份兵書,把這些藏在犄角旮旯的焦慮們各個擊破吧。









  


生理




誰又能想到,曾經最基本的需求,


卻成了如今最迫切的焦慮?







 1 

 穿狠心買下的大牌衣服吃飯總得小心翼翼,生怕弄髒,畢竟大牌衣服必須乾洗,那得是多少頓外賣的錢啊。


 2 

 想要買高仿的大牌衣服,但又覺得羞恥,然後又想。


 3 

 跟女同事相見尷尬而默契地一笑:發現對方身上的衣服是租賃衣服 APP上的, 因為剛好自己也用這個 APP。

 4 

 公司樓下唯一的一家黃燜雞米飯被拆了,方圓一公里內再也沒有人均20元以下的用餐場所。


 5 

 沒時間自己做飯,收入又維持不了每天都膳食均衡的外賣,擔心這樣下去身體會完蛋。


 6 

 房租又漲了,而且房東要我半年付。


 7 

 租屋的通風不好,夏天悶熱,但如果開一宿空調的話,電費會爆掉。


 8 

 花錢給家裡買來各種高逼格的北歐風小裝飾後,就沒錢整修老舊的電路和下水道了。

 9 

 每天早高峰坐兩小時地鐵,還沒開始工作就已經累了。所以什麼時候能住的離公司近一點呢?


 10 

 合租室友是一對情侶,自己卻要和他們倆平攤水費,不公平。


 11 

 擔心等自己有穩定性生活的那天,性能力已經不太行了。









  


安全




現代人的安全,是薛定諤式的。


今日隨緣熬夜,明日佛系養生。


就連租屋裡的甲醛濃度,也只能靠運氣決定。






 1 

 

工作的第一年,公司組織體檢,被診斷出脊椎側彎。


 2 

 熬夜加班之後,第二天坐在工位上心跳一直降不下來。


 3 

  「又失眠了」,我再次摸了摸自己的髮際線。


 4 

 發現自己對褪黑素有了依賴性。


 5 

 都說真正健康的人是感受不到自己有五臟六腑的,而自己現在對所有內臟器官的感知都格外清晰。


 6 

 每次去做肩頸推拿,遇到的每個師傅都會說:「你這個頸椎,情況很嚴重了啊。」


 7 

 換了一個泰國橡膠枕,會不會有甲醛?換了一間長租公寓,會不會有甲醛?


 8 

 Keep 通知我,我在上面已經練了100多次《辦公室頸椎放鬆》,現在是頸椎放鬆大師了吧。


 9 

 HPV 九價疫苗終於可以預約了,現在25歲零9個月的我,會不會排著排著隊,就超齡了?


 10 

 夜深人靜問自己,我賺的錢,夠我一次大病嗎?


 11 

 剛剛有些存款,聽到媽媽說她「胸口有點不舒服」。









  



社交




人們總說social是件考驗情商的複雜事,


當代青年的社交倒是大道至簡——


乾脆空白一片。







 1 

 來新城市的第三個月,第80次告訴自己「朋友在真不在多」。


 2 

 加班、參加活動、外出團建時一定要和同事合照,並兀自相信只要這樣就能真的融入團隊。


 3 

 入職的第三個月,同事一起點外賣時仍然不會喊我。


 4 

 沒時間交朋友,也沒錢養狗。


 5 

 為什麼社交軟體上跟我匹配了的人,都不願意主動和我說話?


 6 

 一想到認識新的朋友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遇到主動說話的人也懶得搭理了。


 7 

 工作後已經好久沒認識過新異性了。還有機會談戀愛嗎?


 8 

 談了段同城異地戀,打車40分鐘,地鐵一個半小時,去見他的喜悅總是在路上就被耗盡了。


 9 

 好不容易開始同居,但每天他回來的時候我已經睡了,而我走的時候他還沒醒。


 10 

 三段失敗的愛情後,開始懷疑應該是自己的問題,難不成是人家三個人都錯了?


 11 

 母胎單身的我被朋友圈的娃曬著急了,終於跟我媽說,「我想去相親」。









  



尊重




手段不夠硬,身段就要軟。


為了維護人前的體面,


年輕人要在背後忍下多少辛酸?






 1 

 永遠在擔心穿著是否得體,在通往成熟職場人的道路上,生怕自己不經意間流露出學生氣。


 2 

 老闆喊我幫大家拍張集體照。


 3 

 最怕媽媽來北京看自己,因為那就意味著要當著她的面加班。


 4 

 春節時沒法和父母親人解釋自己的工作到底在做什麼,還被親戚訓斥「別老抱著電腦了」「吃飯別一直看手機」,根本沒人理解我是在工作。


 5 

 年紀尷尬,不再年輕到可以被照顧,也還沒年長到可以被讓著。


 6 

 和我關係不錯的上司跳槽了,沒把我帶走。


 7 

 而新來的上司並不喜歡自己。


 8 

 越來越多比我職級高的同事,也比我更年輕。


 9 

 把工作搞砸,再也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安慰了。


 10 

 在自己那個8平米的次卧里,堆著很多奢侈品的盒子。


 11 

 越成功,越被尊重,害怕失去這種尊重的焦慮就越嚴重,一件事沒做好,就可能毀掉多年的名聲。









  



自我實現




小時候喜歡《我的未來不是夢》,


長大後卻單曲循環了《夢醒時分》。







 1 

 入職三年,終於迎來第一次小幅度升職。


 2 

 升職雖然表面開心,但卻意識到,也許自己曾經那個在職場叱吒風雲的幻想,真的永遠只能是個幻想了。


 3 

 發現曾經看不上的無聊工作,卻有很多隱性福利。自己拚命逃出體制後選的工作,也談不上有多喜歡。


 4 

 擔心不遠未來的某一天,自己被人工智慧替代,然後失業了。


 5 

 閱讀《請做好5年內隨時失業的準備》,覺得每一句都是在說自己。


 6 

 換過5次工作才發現,曾經自以為的所謂「熱愛」和「擅長」,其實都只是錯覺和一廂情願罷了。


 7 

 發現單位好像沒有超過50歲的同事,然後開始擔心自己50歲的時候要幹什麼。


 8 

 在社會上混得時間越久,越相信高考考入985真的已經是自己人生的巔峰了。


 9 

 在外工作幾年之後,發現自己除了回不去的故土,還有一個扎不下根的異鄉。


 10 

 生活中能讓我發朋友圈驕傲一下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11 

 未來在我眼中,不再是一個個可以被期待的時間節點,而是一片沒有盡頭的茫然和漫長。






 


坦率地說,寫完這篇文章後,我們在編輯部內爭執了很久,糾結是否應該讓它呈現在大家面前。不可否認,它有些喪,甚至天然攜帶著販賣焦慮的嫌疑。




而正如你所讀到的,我們最終還是決定按下發送鍵。因為冷靜之後,我們拋給自己一個問題:這些焦慮,是不是真實存在?答案也許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我們不想、也沒有必要迴避——畢竟,這才是戰勝焦慮的第一步。




當把這些焦慮掰開揉碎地列出來後,就會發現其實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大多只是年輕人們一時迷茫而看不清方向。

某種意義上,它們

堪比當代懸樑刺股,適度持有反而能提神醒腦、讓人保持向上的動力,避免被無處不在的喪文化侵襲。




再說了,當代年輕人最擅長的不就是帶著焦慮的鐐銬跳舞?大可不必想太多,只管放心地去跳吧。也許跳著跳著,焦慮的鐐銬便鬆了,而迎接你的,正是新的自由。





大眼睛第一家線下店


杭州湖濱銀泰in77D區1層

開幕


每周末,我會在







還用我說么???




輸什麼都不能輸給胖





貴婦眼霜測評??

看人家做祛眼袋手術,我噁心吐了,還是乖乖塗貴婦眼霜吧(測評)


不動刀15分鐘臉向上提了1.41cm ??比起Lm,LP,刮痧才拯救了我垮掉的臉(皮相PK骨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小戈 的精彩文章:

沒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
空瓶記|為了省下奶粉錢,我發誓以後不熬夜了(冷門貴婦篇)

TAG:於小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