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2018年9月12日,SELF+Dandong攜手7位不同領域的大咖,來到了鴨綠江畔的丹東,在這裡帶來了一場科學與智慧激情碰撞的精彩演講。

在這場持續了近3個小時的演講中,來自歷史、智能電池、水下機器人等不同領域的7位專家分別從他們的專業角度,從歷史到未來,從古文化到智能科學,帶領所有的觀眾乘坐智慧的時光機,從古代丹東穿越到未來世界。會場近千名丹東市民和學生認真聆聽,時常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活動同時也吸引了人民日報客戶端、經濟日報客戶端、中國經濟網、鳳凰風直播平台上180萬網民的收看。

這次self走進丹東,是SELF走出北京和上海的第一站,也是中科院SELF格致論道講壇第一次聯手丹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丹東市科學技術局、丹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為所有丹東以及屏幕前的觀眾帶來精彩的演講。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遲立安 丹東史志學家、檔案學家

站在丹東這片沃土上,看著滾滾流淌的鴨綠江,望著對面的朝鮮,丹東這座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就註定了它的過去不會平凡。隨著時代的變遷,丹東的歷史早已被大多數人遺忘。可是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生在丹東,長在丹東,對丹東愛的深沉。畢生都在研究丹東的歷史。他就是丹東史志學家檔案學家遲立安先生。長期在檔案館工作的他,挖掘出很多鮮為人知的丹東史實,發表一系列安東舊事的文章,成為了丹東歷史的記載者和傳播者。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于海利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提到科學家,你會想到什麼?在乾淨的實驗室,衣著白大褂,並操作各種高大上的儀器設備?你敢相信么,有這樣一些科學家,他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更像是在工廠里的工人,每天拿著研具,手上沾滿了研磨粉、煤油等試劑,並且還遍布著繭子和清洗不掉的黑漬。這些都是于海利研究員的日常。在這樣的艱苦環境和極大的工作難度情況下,他和他所在的大光柵團隊,通過60多年的技術積澱以及近八年的不懈努力和技術攻關,終於實現了我國大光柵刻劃機的從無到有,並且成功製造出世界最大面積的中階光柵。這個突破不僅代表著我國的光柵刻劃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國的高端光譜儀器從此不再因為刻劃光柵而受制於人。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張洪章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談到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可是為什麼這麼好的可再生清潔能源,遲遲沒能大規模使用呢?因為風是會停的,太陽是會落山的,這種能源的不穩定一直以來都在困擾著科學家。張洪章研究員所在的科研團隊將風能、太陽能與液流儲能電池相結合,可實現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李一平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

"人類源自於海洋,但是人類已經無法回到故鄉"。一直以來對我們而言海洋是充滿神秘感的地方。談起深海,那裡充斥的無邊黑暗和強大水壓令人望而卻步。水下機器人的誕生幫助我們下潛到海洋深處,為我們展現了真實的深海世界,它也成為了在深海作業的重要工具,幫助我們開發海洋資源,探索深海奧秘。李一平研究員所在的團隊,研製的系列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實現了從北極到馬里亞納海溝的探索應用。水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一定能夠早日幫人類實現重回"故鄉"的夢想。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王博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

眼睛是人類獲取信息最主要的來源,它讓我們能夠看到花開花落、日月星辰。可是我們的眼睛也存在缺陷,它看不到光合作用的過程,看不到食鹽水中的溶解,也無法獲知黑暗環境下的景象。為了拓展人類視覺的極限,讓我們的眼睛抵達無法企及的地方,經常以科研工兵自稱的王博和他的科研團隊通過多年努力,終於成功研製出了多種"相機",讓人類看清每一個"轉瞬即逝"的過程,捕獲每一個極其微弱的光信號。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張立斌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你聽說過"海洋牧場"嗎?由於近海污染、過度捕撈,海洋的生態環境嚴重退化,生物資源持續衰退。為此科學家一直想探索,尋找一個解決方案,海洋生態農牧化理念就因運而生,近年來發展為海洋牧場的理念。張立斌研究員及其所在的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海洋牧場的科技研發與實踐,他們建立了"調查評估-生境修復-資源養護-監測保障"的海洋牧場構建技術體系,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還海洋一片蔚藍和生機。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張舸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如果把大型光學望遠鏡比作"千里眼",那麼主反射鏡就是這隻"千里眼"的核心部件——"角膜"。張舸研究員的工作就是給"千里眼"配上"角膜"。隨著技術的進步,要求光學儀器的解析度越來越高,希望光學儀器看得越遠,看得越清楚,為此張舸研究員和他的團隊克服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研製出世界最大口徑的碳化硅反射鏡坯,為中國國防建設和空間探測與開發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無與倫比的推動作用。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現場座無虛席

中科院SELF講壇走進丹東 「智」能製造主題演講活動圓滿落幕

演講嘉賓合影

SELF+Dandong活動主辦方:丹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丹東市科學技術局。

活動協辦方: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活動承辦方:中國科普博覽、丹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

SELF格致論道介紹"SELF格致論道"講壇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講壇,致力於精英思想的跨界傳播,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SELF嘗試打破過去純粹以"知識傳播"為主的科普形式,專註于思想的傳播,力圖從思想的源頭上促進公眾參與科學的積極性,打造具有中國科學院特色的、融合創新、科學與人文關懷並存的公益演講品牌。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中國科普博覽 SELFtalk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普博覽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遭淘汰,俄羅斯「太空足球隊」卻秒殺所有「地表」球隊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化學獎口味甚重,研究對象居然是人類口水!

TAG:中國科普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