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雅的家畜」:回到19世紀前,一位女性的生活有多難?

「文雅的家畜」:回到19世紀前,一位女性的生活有多難?

文|於韡航

19世紀的英國,1832年所有成年男性都能夠投上一票,而美國從建國之時,《人權宣言》就宣布「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當然,Man指的應當僅僅是男人,美國的女人可沒有同樣的投票權利,而此時的法國、德國還沉浸在政體更迭之中,男人們爭權奪利,女人們只配在家裡幹活,俄羅斯此時還掙扎在與土耳其的衝突中,農奴們大字不識,連男人都沒有權利,女人們經常只能在家裡挨打受累??

1792年,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撰寫出女性宣言的第一部巨著《女權辯護》,這是第一部能夠完整地闡述女性權利,反駁男性偏見的著作。在書中,她提出:「人們提出許多巧妙的論點,用來證明兩性在道德修養方面應該以培養不同品格為目的,明確地說,就是不許婦女有足夠的智力」,當時的女性教育,只不過是為了讓女性保持無知,成為一個「文雅的家畜」罷了!她用理性而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證明「女性有靈魂」,女性同樣也有天賦理性,女性之所以顯得愚昧無知軟弱是因為男性的教育的結果。男性與女性本無心智上的差別,她尤其反感所謂女性是感性的、柔弱的這一性別偏見,並且進一步攻擊建立在這種偏見之上的男權壓迫。

「文雅的家畜」:回到19世紀前,一位女性的生活有多難?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夫人,英國的「婦女選舉權之母」

在19世紀的英國,女性在法律上是「不存在的人」,她們沒有法律主體資格,沒有權利繼承財產,當然也沒有權利選舉和被選舉,不管是上層貴族女性,中層資產階級女性,還是下層的平民女性,她們也許出身迥異,也許受的教育迥異,也許境遇天差地別,但是無一例外,她們都是男性的壁畫和附屬品,富裕文雅的女性是裝飾男性客廳的花瓶,男性們追捧她們,是為了彰顯自己的魅力,並且獲得她們的嫁妝,而許多富裕的女性在婚後往往在丈夫的逼迫下發瘋,被丈夫送入瘋人院,丈夫用她們的嫁妝迎娶下一個年輕女孩。而貧窮未受教育的女性則是男性的發泄品,她們不僅是丈夫的禁臠,性慾的發泄品,同時還是「解壓利器」,一個工人或者農民,當他們收成不順,或者在工廠被批評,就回家打一打老婆,心情就會舒暢很多。固然,也有夫妻相愛的故事,但放在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下,不過是特立獨行的個例罷了。

「文雅的家畜」:回到19世紀前,一位女性的生活有多難?

潘克赫斯特夫人在一次抗議活動中被捕,被判監禁6 個星期

1866年,芭芭拉·利·史密斯(Barbara Leigh Smith)組織了第一個非正式的婦女選舉委員會,在兩周內集合了1499個受尊敬的婦女的簽名,向議會提交了著名的「婦女請願書」,要求將選舉權賦予有財產的婦女。經過約翰·密爾等友好的男性政治家的幫助,1884年議會改革為婦女選舉權進入修正案提供了機會,然而最終在保守黨政治家的大規模反對下,議案失敗,這給奮鬥了十多年的婦女權益者們巨大的打擊。經此打擊之後,婦女運動一度陷入消沉停滯,婦女權益者內部也在爭論為誰爭奪普選權,是否容納下層女性,以及如何爭奪選舉權,是否採用激進手段,最終在1897年10月14日,「婦女參政會全國同盟」(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成立,由17個最大的婦女選舉權組織聯合而成,唯一目標就是婦女選舉權,並且擴大成員範圍,不僅僅限於上層有財產的女性,還有無產女性也融入其中,走的是正常的請願-立案-通過的法律程序,手段仍舊較為平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兩道決定大清命運的奏摺,慈禧看後徹夜未眠,但有一事一直沒看懂
生化武器哪家強?不僅做活人實驗,多項研究還破世界記錄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