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國的教師,為什麼這麼累?

中國的教師,為什麼這麼累?

教師為什麼這麼累?其中的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

01.有效勞動,應該做而且需要做好的工作;

02.無效勞動,做了沒有用卻又不能不做的工作。

一、做班主任

事實上,班主任的工作難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學生不具備較高的自控力,需要班主任布置具體的任務,班主任還需要每天了解班級動態,以下8點是每位班主任一天的常態:

1、每天清晨上課前先走進教室,了解班中學生的到課情況,了解課外回家作業的完成情況,指導早到學生的學習安排與有序活動。

2、每天表揚三位或三位以上作業認真的學生,好以點帶面,讓學生有羨慕,有驕傲,有方向,有努力。

3、每天能認真地與兩位學生交流,談學生個人情況或了解班中實情,使增進了解,處理班級事務有針對性。

4、每天關注喜歡看課外書的同學,並參與其中,至少逗留在一位或幾位同學的身邊,一起看上五分到十分鐘的課外書,默默中培養習慣,關注中培養認真,參與中激發興趣。

5、每天中午巡視學生的就餐情況,保證就餐文明,使每個學生盡量吃好。

6、每天鼓勵一位有進步的學生,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

7、每天放學檢查學生的課桌,促進學生學會收拾自己的東西,學慣用品不丟三落四,並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

8、每天重複一句話:心中有集體努力靠自己,全班同學一個也不落下。

班主任的津貼是多少呢?全國平均幾百元,有的還拿不到這麼多。教師做班主任,一方面是工作的定位不科學;一方面是工作的內容無邊無際;一方面是待遇出奇的低;一方面是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培訓。所以,教師工作第一累:做班主任。

二、行業保障單薄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旺盛期不過30年。如果一個行業是所謂的吃青春飯的,那它的早期收入就比較高。如果一個行業是經驗主導的,那麼它的後期收入就比前期高。可是教師就不走運了。

30年教齡的教師,如果擔任一線工作,強度和剛剛工作的青年人是一樣的,工資沒有多大的區別,漲幅並沒有多大,一線教師退休後每月也只能拿到三千多的工資。也就是說:30年的工作,工資基本是平行發展的。收入的平行抵不過體力的下降,再加上談婚論嫁,養小送老,買房看病,一個年輕人,踏入教師的行業,30年下來,順順利利也只能剛剛自保,一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就容易跌入生活的窘境中,怎麼能不讓人提心弔膽。

中國的教師,為什麼這麼累?

三、工作循環往複

有兩位水平差不多的大學畢業生,一個進外企,一個進中學。

進外企的那位,進去時要過3~8關,過關進去了,就是無休無止的培訓(在外企,培訓是員工的福利之一,因為它們培訓的內容確實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質的)。五年里,他會被訓練成一位適應社會、眼光開闊、待人接物的技巧和為人處世的方法都非常成熟的白領。面對未來,他接受不確定,他不怕換工作,他可以開始設計人生,如果已經有了管理經歷和經驗,更可以上獵頭公司的名單。

進入中學的那位,擔任班主任,從早到晚、假期補課、周末加班,不停地教,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被學生當作大哥哥。他無休無止地重述中學的知識,沒有時間培訓,甚至沒有時間充電,因為工作的內容瑣碎而具體,工作對象年齡小而幼稚,工作環境相對封閉而簡單,他沒有覺得自己需要立刻大量的學習在大學沒有學過的社會性內容。

五年里,因為他太早就教人而不是被人教,太早獲得認可而不是像別人一樣有個爬坡的過程,很容易自滿和產生高高在上的感覺,放棄系統的進修、培訓,畢業時的優勢已經不存在,傾注了心血的班級畢業走人,因為當班主任出色而必須再當下去,說不定被領導重視安排在畢業班當「骨幹教師」,一個更加辛苦的五年在等著他。

四、在象牙塔中逐漸被社會邊緣化

一位從課堂(大學)到講台的年輕人,如果上課沒有問題,他幾乎可以在校園裡幾年不和「圍牆」外發生關係,也就沒有什麼「頭撞南牆」「面對黃河」的機會。可是,要在社會上辦成一件事情,如果沒有人情、面子、關係,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老師的關係網除了家人無非就是同事、家長、學生。

醫生越老越值錢,教師越老卻越"邊緣化",為什麼呢?教師以教書育人為一技之長,其他的社會活動老師或許不適合參與。師範技能競賽是可以的,但是,各級各類教師競賽,幾乎都有年齡限制。40周歲的界限偏多,有些則劃定為35周歲以內,好像35歲、40歲以上的教師就不需要專業發展了。

教育教學事業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事業,教育對象千變萬化,教育內容時常更新,教育手段總在發展……沒有哪一位老師能說自己的專業成長早已登峰造極。為什麼不能給教師營造一個終身發展的體制環境?

人,總是有惰性的,成長需要藉助外力。當老教師面對各種競賽心安理得地說,熱鬧是年輕人的與我們無關,教師邊緣化已成常態了。

五、學生方面

老師每天面對班上40~60個精力旺盛、自制力卻不高、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生,隨時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

比如:

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帶動周圍的學生一起玩,學習進度跟不上,老師其實會在之後拿出更多時間重複、複習舊知。

學生心理太脆弱,受不了一點打擊,為了保證學生健康的心理,班主任老師還會擔任學生的心理老師。為其排憂解難。

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大多由祖輩代為撫養。不能得到應有的關愛,為了照顧這樣的特殊群體,老師經常會犧牲自己的周末去學生家裡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時的狀態,和監護人交流,這樣才會對學生有比較完整的了解。

每個教過中學的老師都有這方面的例子:當眾撒謊、抵賴,有意的傷害,過激的手段,幼稚而自認為成熟,需要老師無條件的愛,卻隨時會說出傷害老師的話和做出傷害老師的行為。

對於這樣的行為老師只能自己在心裡安慰自己,視為其年幼無知退一步為學生考慮,在學校老師就像一個大家長。不僅傳授學科知識,還監管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心理健康。

中國的教師,為什麼這麼累?

六、內耗成本出奇的大

古人云:師道尊嚴。知識分子本來就自尊感強,再來個師道尊嚴,教師就不僅具備了知識分子的細膩,又再加之雙重的自尊,在出世入世間,教師的心理演繹得格外的複雜。

教師本就是收入微薄的一個行業,職稱就是教師加薪的一項重要指標,但是職稱不是想評就能評。他和老師的工作效率、所獲獎項、有無違紀等是成正比的,加之每個學校每年可評職稱數很少,那麼老師若想自己評上職稱,說明前幾年的工作必須兢兢業業,而且還要不斷地參加市區的賽課(並獲得獎項),老師與老師之間的競爭就顯而易見。

七、新時代:上課不易,備課難

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嚴格說,從教師的穿著到上課中的內容設計,都屬於備課的範圍。但一般把「教案」當作最重要的一環。教案,分為詳案,簡案,微案。總的說來,一個學校的教師,大部分都必須備詳案。

如果老師只按照教案順利地上了課,在課後討論時領導會說:按部就班、沒有創新、拘泥於教案。如果這一切你都可以忍耐,你心裡裝著的是學生,是課堂。你會發現,有經驗的老教師告訴你:好老師是不按教案上課的。教案只是教學的基礎,要學會掌控課堂,以不變應萬變。這時你就知道做一名好老師是需要藝術的,而這不是照搬別人的課堂就能學到的,需要自己的日積月累。

八、來自家長的壓力

學校教育不萬能,家庭教育不可少,社會教育離不了。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送孩子上學,一旦進入學校,家長就如釋重負似地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推到教師身上,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但是教師的精力和時間也是有限的,全班40—50人,家長在家一兩個孩子都會焦頭爛額,更何況老師呢。

另一方面很多過分溺愛自己孩子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不準老師進行批評教育,更有甚者以孩子年齡尚小,避免影響孩子骨骼發育為由不讓孩子寫作業?看見自己孩子沒有別人家孩子優秀又反過來指責老師教的不好。

現今社會家長大多都是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人,但是不排除一些家長溺愛孩子而過分為難老師,讓老師進退兩難。

總之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相互體恤、相互理解教育才會越來越好。

放鬆一下

看完了這麼多的累,是不是頓時覺得心塞塞的,感覺對整個世界都「累覺不愛」了……

那麼希望《詩經》版教師博您一笑——

起床自習

雞鳴喔喔,鬧鐘嘀嘀。

火急火燎,洗漱完畢。

三步兩步,趕到教室。

開門開燈,迎候學子。

清點人數,輔導自習;

哪個缺課,誰又晚起?

何人生病,身體有疾?

仔細詢問,弄明就理。

批改作業

N摞作業,等你去批。

對的打√,寫上評語,

還得表揚,以資鼓勵。

錯的打×,誤在哪裡?

來龍去脈,都有依據。

分析到位,講清道理。

一絲一毫,不能漏遺。

制卷摸底

閱完作業,再出試題。

單元過關,章節模擬。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

期末期中,次數難計。

題量適中,搭配難易。

查查網頁,翻翻題集。

今天出完,明日印製。

抓緊考完,加班閱畢。

統計成績,寫出分析。

誰的第二,哪個第一?

張三李四,王五趙七。

兩次比較,名次何異?

課上講評,面向全體。

考後談話

下課以後,單獨找你。

排名後退,是何道理?

知識水平,心理問題?

思想根源,是否努力?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老師父母,話語謹記!

展望未來,分析形勢。

事關前程,怎能兒戲?

張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解決問題。

不聽音樂,電視鎖起。

颳風不管,下雨不計。

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多背單詞,多做習題。

下次月考,東山再起。

老師聽罷,始露笑意。

期中考試,就看你滴!

講評授新

談話剛完,鈴聲即起。

拿起教案,直奔教室。

師生禮畢,一課即始。

先評作業,昨天做滴。

普遍問題,大家注意。

個別錯誤,單獨處理。

今天學習,第幾課時。

幾頁幾行,會出考題。

這塊內容,一定牢記。

半個課時,很快過去。

現在來做,鞏固練習。

選擇答案,ABCD。

回答不錯,學得紮實。

布置作業,課後溫習。

複習鞏固,課前預習。

再找時間,做張卷子。

片刻午休

兩節課完,已近午時。

口乾舌燥,四肢乏力。

飯菜已涼,聊以充饑。

桌上一歪,權作休息。

下午上班

剛見周公,鈴聲又起。

抖擻精神,再上班去。

明天上課,觀摩學習。

校長也聽,教師都去。

精心準備,不得有失。

製作課件,列印練習。

幻燈電腦,現代工具。

全體觀摩,不得缺席。

上述各項,準備完畢。

晚修輔導

吃罷晚飯,輔導自習。

學法指導,疑難解析。

有何疑問,提出問題。

但對考試,必須有益。

輔導完畢,正要離去。

突然想起,還有一事:

有人反映,學生某乙。

最近時間,不思學習。

異性同學,眉來眼去。

關鍵時期,這還了得?

叫上某乙,到沒人地。

把你找來,可知何事?

從實招來,不得迴避。

學生某乙,支支吾吾:

我殊不知,老師明示。

青春少年,陽光沐浴。

情竇初開,本不為奇。

但要清楚,學習目的。

一切圍繞,學習成績。

有礙升學,必須放棄。

他日登榜,出人頭地。

男子丈夫,何患無妻?

學校規章,利害得失。

一條一條,分清利弊。

某乙聽罷,滿面淚涕。

痛改前非,回心轉意。

從今以後,專心學習。

若是再犯,不是東西!

轉眼放學,學生離去。

喝一口水,喘兩口氣。

下班回家

十點將到,要查寢去。

龍頭已關,廊燈已閉。

夜深人靜,呼嚕聲起。

一天工作,終告完畢。

輕手輕腳,回到房裡。

忽然想起,政工通知:

學分登記,資料整理。

法律考試,先要學習。

一來二去,又一小時。

洗刷洗刷,已到子時。

兩眼一合,酣然夢裡。

不是上課,就是考試。

與清醒時,並無二致。

第二天

公雞啼鳴,鈴聲又起。

又是一日,周而復始!

2018已過四分之三,不管多忙,

老師您也要好好愛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