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後期為什麼突然打不過清軍了?最主要問題並非內鬥

太平天國後期為什麼突然打不過清軍了?最主要問題並非內鬥

原標題:太平天國後期為什麼突然打不過清軍了?最主要問題並非內鬥


1851年,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發動了一場後來席捲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史稱「太平天國運動」。起義軍雖然都是農民出身,但個個驍勇善戰,不畏犧牲,打得清軍節節敗退。在很短的時間內,起義軍就橫掃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並佔據了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建立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


1853年,太平天國派出兩路軍隊進行北伐和西征,最終兩路太平軍的命運截然不同,但都對大清王朝造成了沉重打擊。1856年,清軍主力在天京附近建立的「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相繼被攻破,太平天國進入鼎盛時期。


不過,正當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太平天國內部卻發生了嚴重分裂(史稱「天京變亂」)。結果導致東王楊秀清被殺、翼王石達開率部出走,太平天國實力急劇下降。這場內鬥對太平天國來說是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但是太平天國後期打不過清軍的最主要原因卻並非這場內鬥導致的。



其實在「天京變亂」發生後,太平軍的整體戰鬥力還是很強。1858年,清軍重新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但是,這兩座大營又相繼被太平天國後期名將陳玉成、李秀成給攻破。而作為清朝後期對抗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湘軍,也在淮北三河鎮遭受重創。直至1860年的時候,清朝和太平天國誰勝誰負還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僅僅過了四年後(1864年),清軍就攻破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成功消滅了太平天國政權。這四年時間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對太平天國而言,這四年時間並沒有犯什麼致命錯誤,但他們卻發現清軍越來越強,越來越難打了。原來,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結束後,原本對清朝和太平天國都持中立態度的英國、法國等西方列強開始逐漸改變立場。因為西方人擔心太平天國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那就會使中國的商業秩序陷入混亂,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在華利益。此外,太平天國的那套另類基督教也讓許多西方人非常反感。



從1861年開始,清朝政府陸續從英、法等國購置了大批先進武器裝備。同時,西方人還以僱傭軍的方式,直接介入到清朝和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因此,清軍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勝利的天平迅速向清朝這邊傾斜。


太平天國在江蘇、浙江等地佔據了許多重要城鎮。原本這些城鎮以城牆為依託,有很強的防禦能力。但自從清軍擁有了火炮後,城牆的優勢瞬間被瓦解,太平軍在戰場各處節節失利,最終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滅亡。

當然,導致太平天國滅亡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兵源不足、高層的腐化墮落、一些重大戰略上的失誤。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些影響都遠遠不及武器裝備方面的差距。「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真可謂是字字千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這個皇帝歷史評價很高,但一生只寵一個女人卻成了他最大的污點
此人封號比皇帝還牛,自以為天下第一,結局卻是被人吃了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