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必須要能帶你走向創新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維傑·高文達拉簡
創新不一定都具有策略性,不過,制訂策略最好具有創新性。策略的定義是指分配「當前」的資源,以確保更好的「未來」。重要的是,你必須了解創新與策略相關的那些細節,下面就是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四項:
每個產業的變動情況都不一樣。有些產業的變化速度比其它產業快。在短短的十年間,智能手機產業就經歷了好幾次破壞性的發展,而鋼鐵產業技術的變化則歷時一百年。
變化快速產業的管理經驗,並不一定放諸四海而皆準。
並非所有的創新都一樣。我把所有的創新分為兩大類:跟企業目前的商業模式一致的「線性創新」(linear innovation),以及跟目前商業模式不完全連貫的「非線性創新」(non-linear innovation)。不過,我們必須為這兩大類型增加一點複雜性:創新可能是漸進的,也可能是激進的。
以我任教的塔克商學院為例,如果不同學科的教授一起教授一門課程,就是一項線性、漸進式的創新。如果大幅改變企管碩士的兩年課程,就會是一項激進的創新(但還是線性的)。如果我們提供企管碩士網路課程,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商業模式,那就是非線性創新了。要創造這樣的課程,不僅目前還沒有公認可行的流程,塔克商學院也必須建立全新的一套能力。
創新和策略若要成功,「執行」很重要。創新是要把創意加以商業化。如果企業無法用某個想法來賺錢,那就沒有創新。真正的挑戰在於把一個想法轉化成規模夠大、有利可圖的事業的過程,這個過程往往耗費時日、令人沮喪。此外,創新並不一定要開發出新的產品和服務。當我們設想何謂「策略性創新」時,通常會想到耀眼的新產品或服務,可是這樣的想法過於狹隘。蘋果公司運用新的商業模式,而非新的技術,破壞了好幾個產業。
豐田汽車則是採用有系統的流程創新,也就是精益製造系統(the lean production system),徹底改變了汽車產業。
創新並不只是CEO的工作,因此策略也一樣不只是CEO的工作。如果企業領導人是唯一會擔心策略的人,那就會出現兩大問題。首先,策略就是要根據變化而做出調整,而組織底層的員工比CEO更貼近顧客和競爭環境。其次,當企業在創造未來時,必須選擇性地忘記過去。CEO可能是最難忘記過去的人,尤其是負責打造出公司當前局面的CEO,更難忘記一路走來的歷程。組織底層的員工不僅最貼近未來,也最不會拘泥於企業的過往。
—END—
(作者是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國際企業講座教授,著有《逆向創新》。)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五到八人與會,會議最有成效
※你掉進「低績效勤奮陷阱」了嗎?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