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易經天機:因果與輪迴,真的是迷信嗎?聽聽老祖宗的實話!

易經天機:因果與輪迴,真的是迷信嗎?聽聽老祖宗的實話!

何為因果?佛家把因果與輪迴在放在一起,要知今世因,前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何為輪迴?輪迴又稱生死輪迴,在佛家的思想里,所有眾生都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不已。所以佛家解釋今生的窮通壽夭,悲歡離合都是要聯繫前世,就是說今生你為什麼要受罪?是因為你前生做了很多錯事。但是,我們不知道有沒有前生,即使有前生,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前生做了什麼?

因果

其實,在遠古的中國,也有因果輪迴的思想,但中國的因果思想一定與佛教的因果輪迴思想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是什麼?佛教的因果是被動的承受,中國的因果更側重於說明因果的規律而讓人努力破除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最早也是最神奇的著作——易經。在易經的世界裡充滿了辯證的規律學,但卻沒有迷信與死板的輪迴和因果。易經的世界裡有因果的規律,但是更強調破除這種因果規律的方法論。

輪迴

在易經64卦中,最完美的一卦就是易經第63卦——水火既濟卦。在既濟卦里,6個爻為全部陰陽得正,而且上下相應。具備了易經6爻結構中:得中,得正,得應,得位的全部優點。但是正是這樣完美的一卦,卦辭卻說:亨小,利貞。初吉,終亂。一句初吉終亂就是易經中解釋的因果的規律。五千年的歷史,兩千年的封建王朝,那一朝一代不都是在重複著從既濟到未濟的規律嗎?正如當年民主人士黃炎培所提出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在古代幾千年的封建王朝興衰史中,都是一部從既濟到未既,從未既到既濟又回到未既的歷史。

三生三世

正如大秦帝國中,商鞅對秦孝公說的一番驚世駭俗的話:山東六國變法之途只行半路,其法令半新半舊,名為法制,實為人治,這樣的國家,遇明君則強,遇庸君則衰,遇昏君則亡。其實,也正是這句話道出了中國人輪迴的根本,實際興盛與衰敗都在人,在人的自身。所以易經的既濟卦提出了一個更重要的觀點: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經之所以把既濟卦放在未濟卦之前,可謂用心良苦。就是在告誡世人,盛世之後的規律就是衰落,一個人覺得什麼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就是達到了既濟的狀態時,下一步往往就是未濟。

歷史興衰

但是這種規律是迷信嗎?根本不是,完全是由人自身造成的,一個人自身成功後活驕傲自滿,心生懶惰造成的。一個人能做到艱難困苦時的兢兢業業,但很難在榮華富貴中時刻保持清醒,甚至有的時候你自己想清醒,周圍人也會把你推進深淵。歷史上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保留了一個魏徵作為自己的諍臣,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在易經64卦中,既濟之後是未濟,但這不是必然的結果,只是常規的規律。

商鞅變法

在既濟卦的六爻中從初爻的曳其輪,六二的婦喪其茀,勿逐;一直到九五的實受其福,從初爻到五爻一直在講解人如何思患而豫防之的步驟的智慧。但是世人往往看不到這些。直到自己走到了萬劫不復的濡其首,走到不能挽回的地步,落入了興衰往複的因果輪迴規律後才蘇醒,實際已經晚了。所以說,中國最古老的思想中,沒有因果與輪迴的迷信,卻又因果與輪迴的規律,更有破除因果輪迴規律的方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機易測 的精彩文章:

說一千,道一萬,成功與失敗都是格局,究竟該怎麼提升你的格局?
易經處處是天機:老祖宗留下1條規矩,做到了,日子越過越舒心

TAG:天機易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