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來接盤噹噹

誰來接盤噹噹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6個月前,噹噹要賣身海航系旗下天海投資的消息鋪天蓋地,李國慶在朋友圈用「情懷」告別噹噹。但是現在看來,這筆交易似乎要擱淺了。

就在今年3月份,李國慶否認了半年的「噹噹賣身」的消息還是坐實了,噹噹花落海航系。4月11日,天海投資發布正式公告:公司擬以6.23元/股的價格發行6.52億股,並支付34.4億元現金,初步作價75億元收購噹噹科文100%股權及北京噹噹100%股權。公司同時擬募集不超40.6億元配套資金。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的變更,交易完成後,俞渝和李國慶合計直接持有公司16.49%股份。

眼看要塵埃落定的交易,卻一直沒有落地,這都是海航系資金告急所致。交易達成之時,人們只看到了噹噹的身價和李國慶的情懷告別,沒看到的是,在那個時候,海航系的資金危機早已經露出了端倪。

海航困局

根據各媒體的報道,海航和噹噹的接觸是從2017年中上旬就開始的,而就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海航資金鏈困局已經徹底暴露在人們的視線中。

1月24日早間,海航系的海航投資發布臨時停牌公告,自此,海航系10家上市公司已有7家遭遇停牌。

早在1月18日,海航集團董事會主席陳峰就承認了海航正在面臨資金流動性的問題。但是海航方面依舊錶示其上市公司停牌與集團資金流動性問題無關。

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海航系的狀況並沒有好太多。這期間,海航一手忙著併購,一手卻在忙著變賣自己的「家產」,首當其衝就是海航的生財之道——房地產資產。

彭博社在4月下旬報道過,海航集團正與SL格林不動產公司(SL Green Realty Corp.)洽談出售海航在2017年斥資22.1億美元(約合142億元)收購的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的至少部分產權,當時這筆交易被認為創下紐約大樓有史以來最高的成交價。

一個月之後,5月30日消息,海航又以約3億美元(約合19億元)的價格將位於123 Mission St.的舊金山辦公大樓出售給Northwood Investors LLC,據了解,海航是在2016年8月以2.55億美元(約合16億元)的價格買下的這座辦公大樓。只是當時海航和Northwood的代表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而就在2018年年初,海航還撤出了對希爾頓酒店及度假村(Hilton Hotels & Resorts)的65億美元(約合416億元)投資(套現85億美元,約合544億元),除此之外,海航還被曝出售了香港啟德機場原址地塊開發項目,海航旗下航空公司還一度被曝出拖欠航油費......

9月13日,海航創新(海航旗下上市公司)被曝出3億元信託借款逾期,公司隨後發布公告承認逾期的事實,同時稱正與湖南信託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

外媒更有傳言,海航為更填補資金缺口,與日本歐力士集團(Orix Corp)協議,擬將手中握有的英國航空租賃公司阿瓦隆控股(Avolon Holdings)約30%的股票轉售給歐力士集團,換取約22億美元現金價值。而這些阿瓦隆股份,是海航在2015年以25億美元的金額購入的,如今縮水「賤賣」,也足見海航在資金周轉上的艱難。

欠費、賣地、撤資......海航一系列拋售資產的行為,自然讓人為海航不樂觀的資金狀況捏一把汗。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起,海航在全球剁手一共花出超500億美元(約3000多億人民幣)。而這一筆一筆的錢正是來自各大銀行的授信貸款,其中八大主要銀行對海航集團的授信額度高達8000億。

大摩財經文章《海航系「落地」後首發10.6億債券,然後呢?繼續「賣賣賣」?》對此有分析:海航之所以能夠從銀行獲得資金,手法無非是通過大量抵押資產、股權,借錢收購資產,然後再抵押再借款。當資產價格不斷上漲時,這種擴張路徑就可以不斷循環。但當資產價格下跌或銀行槓桿收緊時,其龐大的負債就暴露出來。

海航集團財報顯示,2017年底其債務總規模增長到驚人的7300多億人民幣,其中有息負債5700多億。當年僅利息支出就達300多億。相比之下,海航的經營現金流、變現能力等並不能支撐這種高負債擴張:去年海航總收入近6000億,經營現金流凈額只有600多億,利潤為116億,但其中投資收益佔90%。

而同時還有天海投資2017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2238.95億元,但其中光營業成本就高達2230.71億元。

只是,流年不利的海航遇到了過期不候的噹噹。

噹噹何去何從

天海投資的真金白銀一直延期到帳,海航也在一直延期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二次問詢函》。如此一來,噹噹的命運很可能又一次被改判。

雖然噹噹大勢已去,但它背後依然擁有足以被認可的流量和數據,海航似乎是認準了噹噹。根據36氪的報道,有接近交易人士透露,儘管資金告緊,海航仍有意願收購噹噹,希望降價買入。但噹噹在收購價格方面似乎不打算讓步。

「不存在這個選項。」噹噹方面表示:要麼原價收購,要麼放棄交易。

而一旦海航終止收購,噹噹網是否會繼續尋求出售?在上述i黑馬的報道中,闞敏的答案是「會」,他透露已經有很多基金和資方在聯繫噹噹,戰略投資或財務投資都在考慮範圍中。

除了噹噹,還有天海投資剛買下來沒兩年的英邁國際也在尋求出售。英邁和噹噹網,曾被看作是海航轉型互聯網的兩大動作。現在看來,轉型是談不上了,還是先把錢湊夠再說。

而已經過了待價而估的階段的噹噹,能不能維持住75億元的身價,也還要打個問號。

海航的「承諾」不知還能不能作數,噹噹這回「當」的,到底是個潛力股還是個燙手山芋也就不得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遊俠索羅》靜悄悄地虧了8000萬美元,星戰怎麼續?
Steam 中國版,是 V 社的「絕地求生」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