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人皆知馬上林沖,地上武松,後面還有一句與三國有關,經典到爆

世人皆知馬上林沖,地上武松,後面還有一句與三國有關,經典到爆

眾所周知,《水滸傳》的故事,主要圍繞樑山一百單八將展開。在這個故事中,大多數好漢,還有各的絕技,例如有人以道術見長,有人憑智計取勝,有人能妙手回春堪稱當世華佗,有人擅長模仿筆跡稱聖手書生,等等。但是,他們既然在梁山聚義,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名義,最重要的本事,卻還是武藝。雖說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中,誰的武藝最強這個問題,一向沒有定論,但是有這樣一句,評價梁山好漢武藝的話,估計沒有人會陌生。

這句話不是其他,正是「馬上林沖,地上武松」。雖然說,僅是梁山,就有盧俊義、關勝等人,武藝應該在他們之上,但是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馬上功夫非常精湛,有著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標準,這一點是其他人沒辦法比的。至於「地上武松」,差不多就是字面意思了,畢竟武藝最擅長的就是步戰,而且在步戰的時候,他的表現一向非常出彩,不僅能夠赤手空圈打死老虎,還能醉打蔣門神;甚至在手上戴著枷鎖的情況下,還能憑一己之力,打倒四個官差。

雖然「馬上林沖,地上武松」這句話,還有一部分讀者不信服,但是大多數人對此都耳熟能詳,並且能夠接受這樣的說法。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非常的經典,評價的卻並非梁山好漢,而是與另一名著《三國演義》有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呢?評價的又是哪些三國名將呢?

按理說,林沖和武松都是梁山上武藝名將前矛的好漢,三國中能夠與他們相提並論的,也該是一流名將才對,例如劉備的五虎將,等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馬上林沖,地上武松」後面接的是「水上甘寧,陸上魏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眾所周知,在演義中,甘寧並非像真實歷史上那樣,原本是益州的惡霸,後來因為反叛,被逐出蜀地,逃往了荊州,之後又替黃祖效力,最終才投奔了荊州。在小說中,他是水賊出身,有「錦帆賊」的稱號。因為《三國演義》中,水戰描寫比較少,擅長水戰的名將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他的水上功夫,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於是有了「水上甘寧」的說法。

至於後面一句,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在陸地上能夠稱霸的人太多,例如劉備的五虎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八虎騎,以及江東的太史慈、呂蒙等人,更不必說三國第一猛將呂布,魏延實在排不上號。可是魏延本身與甘寧名氣相當, 用來對比應襯最合適不過,而且他自從出場以來,在當挑上幾乎從無敗績,例如他剛剛出場,就敢單挑荊州名將文聘,並且不落下風;追隨劉備後,兩度生擒益州名將泠包;平定南蠻時設計生擒祝融夫人;北伐成為蜀漢頂樑柱,等等。

再者說,他雖然在名氣上,不及當時的一流名將,但是單論武藝,他能夠戰平龐德,而龐德則是能夠戰平關羽,並且得到關羽認可的人,因此他的實力並不算弱,就算不能在陸地上稱霸,也是武藝最頂尖的一批人之一。因此,小編認為,「水上甘寧,陸上魏延」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了,就像三國武將排名,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一樣,這些俗語大都是約定俗成的,並非標準答案,因此,大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提出質疑。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八大封神之戰,每一戰成就一位名將,使其封神,名垂千古
岳飛繼續揮兵北伐,若不聽趙構的旨意,下場會怎麼樣呢?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