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5歲女孩兒拯救了百萬非洲兒童!但為什麼最該感謝的是媽媽?

5歲女孩兒拯救了百萬非洲兒童!但為什麼最該感謝的是媽媽?

最近,一位17歲的美國女孩兒Katherine Commale因為她的善舉走進了公眾的視線。

2006年的一天,5歲的凱瑟琳看了一部關於非洲瘧疾病的紀錄片,裡面提到瘧疾每年會令80萬非洲兒童致死,平均每30秒就會有一個孩子死亡。得知這是由於當地人沒有能力購置蚊帳,小凱瑟琳非常難過,決心為那裡的小朋友做點兒什麼。

從此以後,她從不吃零食、不買玩具,到聯繫到Nothing But Nets(只有蚊帳)協會,再到吸引來柯林頓、蓋茨、貝克漢姆等名人為其助陣解囊。截止到2015年,她已募集到超過30萬美元的資金,為消滅瘧疾的公益事業貢獻了不計其數的蚊帳。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母親琳達一直以來給予的正確引導和支持。琳達一直鼓勵女兒,慈善是一場馬拉松,一定要堅持跑到最後一圈——「當你心中裝著他人時,即使你只是一個人,也會變得特別有力量!」

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很多讀者都為小凱瑟琳點贊。而當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小姑娘身上時,我則關注到了她的媽媽琳達,因為媽媽才是女兒善心的培養者,引導她將愛心落地,最終達成心愿。

今天我們不妨來捋一捋琳達母女這十年來的心路歷程,看看好孩子和他們背後的好媽媽都是怎樣煉成的:

有一些父母,當孩子提出他要做一件小小的好事時,他們脫口而出的卻是:「你這點小事算什麼?」 當孩子想做一件大事時,家長又會說:「你那點付出杯水車薪,根本實現不了那麼大的目標,還是算了吧!」 總之,孩子剛剛萌芽的想法就被家長打擊了。幾次下來,孩子就很難再升起新的想法和希望了。

而家庭氛圍較差的孩子就更悲催了。他們感受不到家庭給予的溫暖和媽媽的愛,內心也經常積壓著很多的憤怒,所以他內心天然的愛會變得越來越弱小,善良最終被自私和怒火吞噬,變得暴虐起來。

那麼我們為什麼特彆強調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媽媽的愛」呢?現代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孩子出生後,雖然脫離了母體子宮的環境,但是嬰兒與母親依然是處於一個「一元共生」的關係——嬰兒分不清哪個是自己,哪個是媽媽。

在他看來媽媽就是自己,從媽媽看他的眼神、對待他的方式里來看待自己,並逐漸地發展著自我認同。出生6個月以後,嬰兒才開始進入「分離——個體化」的過程,逐漸開始區分哪個是自己,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別人。

正是在「分離——個體化」的過程中,孩子很多心理結構的成長開始加快了,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才誕生了。而這些歷程都是由主要養育者,絕大多數是媽媽來陪伴完成的,所以媽媽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結構和內在品質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溫妮科特有句名言:「沒有嬰兒這回事」,意思是說嬰兒只是媽媽的再次呈現,能養育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全在於媽媽。因為媽媽是孩子身邊最直接的照顧者,媽媽不但照顧著孩子身體的成長,更是孩子心靈的養育者。

所以小凱瑟琳能成為這樣的好孩子,一定是擁有琳達這樣的好媽媽。而那些「問題孩子」,其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媽媽或者問題家庭,孩子只是一個病態家庭的形象代言人而已。

回到故事裡,當凱瑟琳想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媽媽琳達教給了她方法。畢竟孩子只有5歲,不明白非洲孩子遭遇了什麼、什麼是瘧疾,媽媽引導她到電腦上去查詢相關知識,還查到了Nothing But Nets(只有蚊帳)這個國際慈善組織,既沒有對孩子「微小善舉」的反對和不懈,也沒有代勞,而是指引,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好媽媽都特別有方法,他們總是能不急不燥地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例如,當我們為孩子沉迷網路發愁、抱怨電子產品害人時,琳達卻善用網路和電腦,延伸了女兒的視野。所以不是工具不好,關鍵看你會不會好好的利用它。

媽媽琳達還有一點特別可貴,那就是適時地放手和退出。當凱瑟琳站在台上做演講時,媽媽站在台下靜靜地聆聽著女兒的演講。當女兒去往教會尋求更多的合作資源時,媽媽聽從女兒的安排和她同往。這讓我想到了我兒子幼兒園的一次演出。

在幼兒園彙報演出的後台,擁擠著大量的家長,有的不停地叮囑著孩子不要忘記動作,有的給孩子喂水喂飯,有的反覆地檢查著孩子的化妝、穿著……一次小小的演出,讓家長各種不放心、不放手。不是孩子能力差,而是我們從來都沒有給過他們鍛煉的機會。

我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唯獨沒有望子成「人」——人格結構健康的人、獨立思考的人、明辨善惡的人……而這些,都需要我們的養育者——媽媽敢於在孩子童年時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發展。

一個合格的媽媽,既不是會忽視、拋棄孩子,也會凡事沖在前面替孩子遮風擋雨,而是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做一個默默的陪跑者。任何時候當孩子轉身,你都在那裡。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官方吉祥物花落誰家?
會買的家長更省心,會玩的孩子更聰明,連專註力都這樣玩出來的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