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娘則國娘,魏晉時期崇尚畸形美、病態美,一股陰柔風最終導致國家亂象叢生
史書上形容男子美貌,多用一些「相貌魁偉」、「儀錶堂堂」、「氣宇軒昂」、「美須髯」等辭彙,可是到了魏晉時期,審美標準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魏晉時期,史書上出現一些「玉樹臨風」、「沈腰潘鬢」、「面如凝脂」、「容貌整麗」、「膚白」、「玉人」等形容詞,聽著像比喻女人,其實都是讚美帥哥男神的。
西晉人潘安容貌俊秀,舉止優雅,風度翩翩,號稱史上第一美男,其實這位就是一個晉朝版的娘炮,他年輕的時候,駕著車走在大街上,引來眾多女人圍觀,其中不乏一些奔五奔六的廣場大媽。
一大群追星的粉絲紛紛向潘安的車投擲水果,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車。皮膚黢黑的純爺們左思也效仿潘安,到大街上閑逛一圈,結果遭遇了唾沫雨,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婆紛紛往他身上吐口水。
左思灰溜溜回家了,「小鮮肉」大行其道的時代,英俊男、肌肉男、威猛男反倒成了猥瑣男。有一個極端例子,足可見晉朝人的審美已經達到了變態的程度。
史書稱,晉朝人衛玠神態異於常人,實際上他確實異於常人,他體弱多病,弱到經不起風吹,病到能被人「看」死。人們傳說衛玠是個「玉人」,都想看看他病態的美貌。
有一天,衛玠從豫章郡(今屬江西南昌)到京都(江蘇南京),途中被粉絲團圍堵,由於經受不住勞累,衛玠得了重病去世了,時人謂之「看殺衛玠」。、
為了適應粉絲的口味,魏晉時期的男人們「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個個塗脂擦粉,沐浴熏香,醉心於梳洗打扮,樂此不疲。
現代女性化妝品隨身攜帶,便於及時補妝。而魏晉時期的大老爺們也是粉盒、鏡子不離身。還有貼面膜的,寫「煮豆燃豆萁那位」曹植自製面膜——「七月七日取烏雞血,和三月桃花末,塗面及身,二三日後,光白如素。」
更有甚者,魏明帝「好婦人之飾」,喜歡戴珊瑚項鏈,繡花的帽子。晉朝名士謝尚喜歡穿女人花花綠綠的褲子,每次出門都要穿上經過熏香的衣服。
古代男人基本上不刮鬍子,晉朝卻是個例外。為了令臉蛋看上去更光滑一些,「剃面」(也就是刮鬍子)是晉朝男人每日的必修課。
少年娘則國娘,曾號稱三國最強大的曹魏帝國,只存在了四十六年,就被司馬家族取而代之。晉朝並沒有認識到這股陰柔之風誤國誤民,百餘年間亂象叢生,從賈后亂政開始,接下去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世族亂政、朋黨之亂……豈一個「亂」字了得?


※宰相肚裡哪能撐船 楚國宰相就為了一件皮大衣 誤國坑主
※唐朝京官執法嚴苛 不顧權貴壓力 重判美女罪犯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