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要外國人下跪卻慘遭拒絕:我們雙膝跪上帝跪女人,就是不跪皇帝

乾隆要外國人下跪卻慘遭拒絕:我們雙膝跪上帝跪女人,就是不跪皇帝

跪坐,又稱席地而坐,是古人在高腳椅出現之前普遍採取的坐姿,即使在當代,仍流行於少數亞洲國家。根據五代《合樂圖》和宋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的坐姿來看,中國在宋代以前,即使在貴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還比較少見,人們一般都是盤膝坐在寬大的床榻上,或者席地而坐。入宋之後,高腳的椅子才在民間普及開來。自此,高足高座的傢具完全取代了矮足矮座的傢具,中國人從席地而坐的時代進入垂足而坐的時代。

坐姿的演變不僅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也改變了我們對跪的看法。跪坐時代,中國社會通行跪拜禮,因為跪拜禮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勢挺直腰板,臀部離開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與頭部的動作,如作揖、稽首、頓首,便是拜。這時候的跪拜禮,並無後世附加的貴賤尊卑之涵義,只是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而且,對方也回以跪拜禮答謝。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是相互的,是雙方互相表達禮敬與尊重。

然而,到了垂足而坐的時代,跪拜的動作便帶上了比較明顯的尊卑色彩。所以,剛剛習慣垂足而坐的宋人,除了「天地君師親」以外,基本上都不用跪禮,社交禮儀通常都是用揖遜、叉手之禮。南宋大臣樓鑰出使金國時,發現被金人統治的汴京人在接待客人時兼用跪禮與揖禮,「或跪或喏」。樓鑰說:「跪者胡禮,喏者猶是中原禮數。」「喏」即揖禮,可見依宋人禮儀,日常待人接物是不用跪禮的。

直到元朝,帶屈辱、卑賤性質的跪拜禮才推行開來。《元朝名臣事略》:「入見,皆跪奏事。」《牧庵集》:「方奏,太史臣皆列跪。」判斷出「元代御前奏聞時,大臣一律下跪奏聞,地位和處境比起宋代又大大下降了一步」。這一禮儀,跟元朝將君臣視為主奴關係的觀念也是合拍的。此後,明承元制,清承明制,也都將跪拜禮承襲了下來,而清朝更是將其發揮到了極致。

清代但凡臣對君,都必須行跪拜禮。大臣奏事要下跪,皇帝降旨宣答大臣要下跪…以至於下跪成了一門學問和必修課。大學士曹振鏞曾向門生透露為官的秘訣: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不但要跪,還要叩響頭,以頭觸地,叩得越響亮越顯示出忠心。當然,下跪太久會損傷膝蓋,聰明的清臣總會想出各種妙招,如「膝里厚棉」、「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清朝統治者沉浸於臣民的跪拜禮中,習慣了高高在上,沉湎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所以當英國使團帶著豐厚的禮品滿懷希望想和清朝平等交往時,卻因不下跪而被拒之門外。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說:你看這「獅子號」,配備64門大炮,是世界最強的戰艦,清朝使臣說:你先下跪。馬嘎爾尼又說:你看這天文望遠鏡,可以遙望地球之外,清朝使臣說:你先下跪。馬嘎爾尼又說:你看這槍和炮,可以每分鐘發射二三十發炮彈,清朝使臣說:你先下跪。

最終,馬嘎爾尼不想萬里迢迢而來卻徒勞無功而回,不得不做了一點兒妥協,按照中國禮儀雙膝跪倒了一次。清朝這才罷休,但並不非常滿意,於是按照平時封賞屬國一樣將馬嘎爾尼一行打發走了。1816年,英國再派使節阿美士德來華,最終連嘉慶皇帝的面都沒有見到,滿腔熱情再一次付諸東流。但是,這也讓他們看清了大清帝國的真面目。若干年後,他們帶著真槍實彈再次到來…

其實跪拜禮儀問題的背後,是清朝的開放和平等通商關係在天朝體制下根本不可能建立,這是個死結。英國人試圖通過和平方式將中國拉入他們世界的努力徹底失敗,剩下的事情,就只能是刀兵相見了。後來,美國人也來了,他們同樣被卡在了雙膝跪倒的禮儀上,不過美國人比較幽默,他們解釋說:西方人的雙膝,可以跪上帝,也可以跪女人,但就是不能跪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險些處死的皇曾孫,稱帝後功蓋曾祖父,將中國打造成天朝上國
一次小規模抗戰的偉大勝利:日軍偷襲我軍被全殲,事後卻致信表示感謝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