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乞丐開寶馬上班 年薪高達30萬

乞丐開寶馬上班 年薪高達30萬

大家在廣東珠海購物逛街、觀賞景點等時,有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乞討"派"--老年派、賣藝派、"學生"派、賣慘派等。在今天召開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研討會上,摸底多次的香洲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職業乞丐,收入頗豐,"日薪"少則二三百元,多則一兩千元,甚至有"年薪"高達三十萬元的乞丐,在珠海漁女景點,有多位市民還目睹開寶馬車過來"乞討"的職業乞丐。為你揭秘這個賺錢的職業。

有個乞丐"年薪"高達30萬

香洲區是珠海的主城區,人流量大,景點集中,是流浪乞討人員的"主戰場",也是珠海救助管理的主戰場。香洲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經排查,整個香洲區的流浪乞討人員大概有50人左右,他們絕大部分都是職業乞討人員,很多是"熟面孔",有的行乞已有數十年之久。

這些職業乞丐,主要集中在人流密集的車站、商業區、旅遊景點,如香洲總站、香洲百貨、珠海漁女,普陀寺等。上述負責人表示,這些職業乞丐還有自己的"朋友圈",上個月珠海普陀寺舉辦開放十五周年暨明生法師升座慶典時,結伴而來的乞丐多達二三十名,從信徒處討了個"盆滿缽滿".

數年前的拱北口岸,是職業乞丐最"喜歡"的乞討場所,民政部門曾了解到,有個乞丐"年薪"甚至高達三十萬元。後經過整頓,已無職業乞丐盤踞。在香洲總站,這些職業乞丐有時一天能賺一兩千元;而在茂業百貨、珠海免稅商場等地,他們"日薪"平均有兩三百元;在珠海漁女等著名景點,也是"日進斗金",有多名市民都目睹過開寶馬前來乞討的,旁人指責,這些職業乞丐都無動於衷,看到熟悉的民政局工作人員來了,甚至還會主動打招呼,寒暄幾句。

有乞丐在珠海買房定居

"在珠海街頭看見的圖文並茂的重病需救助、借錢買車票回家等乞討行為,大多都是假的。"香洲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述負責人指出,比如在南坑,有三個青年男子跪成一排,豎牌子表示要給得肝硬化腹水的老師籌集治療費用;九洲城常年有一個穿著校服的"學生",唱歌為"病重母親籌集手術費用";香洲車站有"腿殘"老人披雨布乞討,還有假孕婦、假尋親無著、假遺像等招數,經查身份、事迹全部都是假的。一天結束後,這些乞丐會毫不避諱地清理"戰果",將百元、五十元、二十元等都分類整理好,揚長而去。第二天再周而復始。

許多乞丐,有的租住在中山與珠海交接的地帶,有的直接買房定居下來了,許多老年乞丐因為年齡達到免費乘公交的標準,經常乘車"流動作戰".

負責人指出,獻愛心時要注意甄別,免得助長職業乞討氣焰。如果在街頭碰到乞討人員,不妨上前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拒絕救助者多半是職業乞討人員;在街頭,那些拒絕食物、衣物和其他物品幫助,只要現金的人,也大多是職業乞討人員。

乞丐管理法規有真空

這些職業乞丐為何有恃無恐呢?主要是因為職業乞討人員通過乞討可以有豐厚的回報,獲得較大的利益,但相關政策原則性規定偏軟,以及針對職業乞討未出台明確的規定,使得落地實施出現政策的真空。

上述負責人指出,根據2004年1月20日印發的《廣東省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規定》(粵府〔2004〕10號)第三條明確規定:"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是一項解決其基本生活困難的臨時性社會救助措施,遵循自願、無償、公開救助的原則".新辦法貫徹的是自願原則,只要職業乞丐沒有違反法律,有關部門就不能對他們採取強制措施,這使得破壞市容、強討強要的職業乞丐處於管理的真空地帶。

乞丐倒是挺會吃良心飯,因為裝得更可憐,才能從人們的良心裡討到更多錢。但如今這時代,乞丐一哭,黃金萬兩,已不是傳說。這不,「珠海職業乞丐年薪30萬開寶馬上班,日薪多達一兩千元」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獵奇 的精彩文章:

英國第一細腰的女人,腰圍僅39厘米
21歲印度男孩重14斤 還是半歲時的模樣 被當地人當作神參拜

TAG:趣聞獵奇 |